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6026331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分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分析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河流是水说的主体,单一由河流组成的网络系统又称河系。水系包含的范围较河系广,但习惯上这两种概念经常通用。从全球范围而言,以海洋为归宿的水系称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大西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等;没有出海口的水系称内陆水系,多注入湖泊、沼泽或消失于沙漠。外流水系一般按干流名称命名,如长江水系、尼罗河水系;内陆水系则多以地域名称命名,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水系等。一般来说,最长的或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河系的干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则需要尊重历史习惯。例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2、较同一河系中的密苏里河短得多,但人们还是按习惯把密西西比河作为该河系的干流。河系的支流以等级相称,流入干流的支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支流为二级支流等。为研究工作的需要,有时可把级数颠倒排列,即将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支流称为一级支流,流入干流的支流称为末级支流。每个河系的支流级数不等,少则一、二级,多的可达20级左右。河系级数是表征河系发育程度的指标之一。(图1)形状水系具有各种形状,表现出复杂的几何特征。常见的水系形状有:树枝状水系。河流排列成树枝状,干流与支流之间以锐角相交,主要发育在地面倾斜平缓、岩性比较一致的地区。平原地区的河系常属于此种类型。辐合状水系。河流由四周山岭或高地向中心低

3、洼地汇集,多发育在盆地中,如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水系。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图2)特征参数水系的特征可以用各种计算参数表示。河网密度。水系总长与水系分布面积之比,表示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河流的长度。其大小与地区的气候、岩性、土壤、植被覆盖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措施有关。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河网密度

4、越大,河水径流量也越大。河系发育系数。各级支流总长度与干流长度之比。一级支流总长度与干流长度之比称为一级河网发育系数,二级支流总长度与干流长度之比称为二级河网发育系数,等等。河流的发育系数越大,表明支流长度超过干流长度越多,对径流的调节作用越有利。河系不均匀系数。干流左岸支流总长度和右岸支流总长度之比,表示河系不对称程度。不均匀系数越大,表明两岸汇入干流的水量越不平衡。湖泊率和沼泽率。水系内湖泊面积或沼泽面积与水系分布面积(流域面积)之比。由于湖泊或沼泽能调节河水流量,促使河流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于均匀,减少洪水灾害和保证枯水季节用水。因此,湖泊率和沼泽率越大,对径流的调节作用越显著。目标定位以

5、流域为背景的区域分析,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之一。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应熟练掌握河流水系图、河流径流过程曲线图等图表的判读技巧,形成分析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 一、河流流域图的分析例1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表河流A河B河长度(千米)6 6704 640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280369河口平均流量(立方米/秒)2 20039 000(1)图中A河名称为_,注入_;B河名称为_,注入_。(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B河流经_盆地中部的河段,具有_价值;穿过峡谷

6、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资源。(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 _。(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雨。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与_。A河上游与支流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 _ _。【反思归纳】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1)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要注意对照流域地形图进行分析;阐述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方面入手。长度:可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的_位置、_等判定。流向: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而可通过分析_来判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

7、线弯曲方向_;河流干流与海岸线的交点多为河口,河口所在的方向也是河流的流向。水系形状:河流干支流分布形状有树枝状、格子状、平行状、辐合状、放射状、网状等,前四种水系形状的河流,因为各支流能很快将水汇集到干流,所以易引起_,是重点治理的对象。河网密度:与气候、地形有关。一般地说,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的地区,河网密度_。(2)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要与流域地形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结合起来。径流总量:取决于_、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_的水量变化,应主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由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

8、气温低于_。凌汛:一般多发于_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_纬度流向_纬度的河段。含沙量:取决于流经地区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_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_游,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很重要,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_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资源较丰富,峡谷地区适于_。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状况。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例2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地一条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A、B、

9、C分别是这条河的补给水源,则A是_,B是_ _,(2) C是_ _。理由是_。(2)C的补给量在河流汛期比枯水期_,其原因是_。(3)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反思归纳】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_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_出现的时间和长短。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1)流量是由_决定的。(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_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_补

10、给。(4)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_补给。(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_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_,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6)曲线变化和缓,多是_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3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方法(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量,特别是对纵坐标应更加注意,要看清它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2)以横坐标的_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的流量,确定汛期、枯水期。(3)统

11、计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补给图确定河流补给的形式。 一、选择题(2011武汉调研)读下图,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 B地势因素C纬度因素 D降水因素2乙河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气候湿热人口稀疏城市密集种植业发达台风多发下游不能通航A B C D3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流下游形成绿色走廊,灌溉农业发达C因为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有凌汛现象D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2011福州质检)读下图,其中图3为“甲河不同年份的水量变化图”,完成46题。4如图1所示,若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则甲河流域()A此时盛行西南风B此时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多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5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洋流流向及对沿岸影响是()A向北流降温减湿 B向北流增温增湿C向南流降温减湿 D向南流增温增湿6据图判断,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