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定稿).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02335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定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 长征教案三和初中 陈健华教学目标: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设计意图:目标1不仅仅是为厘清诗歌主题而设,而且是为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畏惧,勇于直面,勇敢担当,将困难和挫折踩在脚下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从而真正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目标2和3从技术和艺术层面帮助学生学习文本在语言锤炼上的不凡功力,体会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教学方法: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来源于生活而远远高于生活,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真实体现。我们曾经拜读

2、过他的沁园春雪,领略了他的雄韬伟略。而这首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实生活的概括、提炼而来的七律长征又有怎样的气魄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它。根据题目,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首写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谁能说得更好,更具体呢?交流、总结二、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汉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情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设计意图: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并非无源无头的象牙之作,而是有真实而深厚的长征经历凝注而成,交代写作背景对诗歌学习非常重要且必要,是知人论世的阅读。)三、文体介绍七律

3、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律诗的文体知识的阙如,故加入这个环节,便于分解学生的理解难度。)四、检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逶迤(wi y )磅礴(png b )岷山(mn )2、解释词语。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设计意图:看看学生预习情况,同时将难读易读错的字强化记忆,将理解难度最大的词进行巩固性练习。)五、指导朗读,1、要求: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4、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学生齐读课文。(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理解的前提。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性有效性,领会诗歌的音乐美。)六、整体感知要求:结合书下注释及个人理解,自主质疑,合作释疑,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讨论交流后,明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

5、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设计意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首先说出对文本主题和感情基调的一己之见,即展示学生形象思维的求异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行质疑释疑,丰富完善一己之见并吸收他人之见,水到渠成地达到求同存异的理想目标。)七、文本赏析请从颔联、颈联、尾联中任选一联,进行赏析。可以从词语、修辞、情感等多个方面入手。教师示例: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

6、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作局部赏析示范,并由赏析示范为学生指点赏析方法、途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可资参照并行之有效的行为指南。)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

7、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

8、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八、合作探究。1、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2、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明确:“更

9、喜”“尽开颜”从这几个字上体现了红军一种乐观主义精神。3、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你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明确:“难”、“不怕”“只等闲”、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4、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明确:因为毛泽东希望并相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

10、任。5、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明确:轻快豪迈、气度不凡(设计意图:将文本解读中的难点交给学生共同探讨,学生通过各自观点的碰撞激辩,反复咀嚼诗人遣词造句的张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深切深刻理解诗人豪迈气概和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透过这首诗,窥见伟人毛泽东既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卓越诗人的风采。)九、总结归纳1、主题: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

11、力和战斗力。2、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A、本诗以“万水千山”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通过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凸现长征精神;B、依据生活的真实顺序叙述长征途中的典型场景和史实,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直接抒情除外)“腾”“走”以动写静、“暖”“寒”赋予云崖、铁索以感情色彩、“更喜”“开颜”将雪山之貌与红军之情相交融;(2)本诗巧用夸张手法颔联,体现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博大胸襟和英雄气魄,体现了诗作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设计意图:此环节进一步明确巩固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对文本学习收获的全面梳理,对文本学生的再次回顾,力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十、课堂巩固【拓展阅读】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阅读建议】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这首诗与七律长征有许多相同之处。如,体裁相同,都是七言律诗,结构也相同。试分析两首诗的内容、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思想有哪些异同之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有效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设置。所选内容与所学文本七律长征联系紧密并附有背景助读,相信学生有能力有浓厚的兴趣完成阅读体悟。学生如能顺利完成这一环节的任务,那么对七律长征的学习就不但是句号而且是惊叹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