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02022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版地理浙江选考大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三 大气环境 提升训练1 Word版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训练10气候判读与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练第22页图1是40N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图2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图2是图1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图1四地中最符合图2所示气候特点的是()A.B.C.D.答案1.D2.D解析第1题,据40N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经度可以判断该剖面位于亚洲东部,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大,且最低气温在0 以下,应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地位于日本本州岛北部的日本海沿岸地区,冬季,西北季风受到日本海的增湿作用,加上地

2、形的抬升形成比较丰富的降水;夏季,该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故地符合图2情况。(2019浙江11月选考,1314)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第34题。3.甲、乙两地气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C.7月气温甲比乙低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风的影响B.副极地低压控制C.沿岸暖流影响D.盛行西风的控制答案3.B4.D解析第3题,考查气候特征。据图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经过对比可知,1月降水甲比乙少,7月气温甲比乙高,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大,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3、,故选B项。第4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据图可知,乙为地中海气候,1月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1月受盛行西风的控制,故选D项。墨西哥是双国花的国家。第一国花是仙人掌;第二国花是大丽菊,喜阳喜湿。读图,完成第5题。5.双国花反映了墨西哥()A.气温南北差异突出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量季节差异小D.降水量空间差异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双国花中仙人掌耐干旱炎热,大丽菊喜阳喜湿,反映了墨西哥降水空间差异大的特点。下面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第67题。图甲图乙6.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A.地势B.洋流C.人类活动D.太阳直射点移动

4、7.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A.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D.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答案6.D7.A解析第6题,读图,比拉姆位于03N之间,每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赤道低气压带有两次经过比拉姆,所以该地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洋流、地势都是稳定的,没有季节变化。人类活动不会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第7题,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次数变成一次,两个多雨期变为一个。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

5、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第89题。8.三个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9.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气象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丙站甲站D.乙站甲站丙站答案8.C9.B解析第8题,从三个气象站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三个地方最热月均出现在1月份,所以三个地方应该位于南半球,而且气温高时,降水较多,是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是气温高时,降水少。第9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根据三个图的气温可知,甲站的气温是最低的

6、,所以海拔最高,而乙站是气温最高的,所以海拔最低。读图,完成第1012题。10.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11.b地肯定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12.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7、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A.abcB.bcaC.cabD.cba答案10.B11.C12.D解析第10题,图中a地7月气温高,且此时降水量大,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第11题,从气温情况来看,图中b地1月均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的亚热带;从降水量来看,b地1月降水量大于7月,即雨热同期,由此可判断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第12题,对比图中三地最热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即1月和7月气温,结合气温分布规律即可得。1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

8、”的美誉。图乙为两地的气候特征图。图甲(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2)比较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答案(1)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2)地全年降水明显小于地。地处于东南信风带,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降水少;68月因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此地,几乎无降水。地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且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解析第(1)题,“春天国度”强调的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较小且较温暖,图中显示该地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四季温暖如春。第(2)题,从两幅图的纵

9、坐标可看出两地降水差异较大;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可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4.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

10、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从气候角度推测卑尔根和巴黎所在地区的小麦生产规模。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11、,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答案(1)差异性:巴黎年均温较高,卑尔根年降水量远大于巴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

12、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巴黎的纬度位置较低,年均温较高(或卑尔根纬度位置较高,年均温较低)。卑尔根地处西风迎风坡,且有暖流流经,年降水量多。(3)特征:北部面积狭小且呈带状,南部面积广大。原因:南部地势平坦广阔,利于西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北部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暖湿气流深入。(4)由于两地热量条件(作物生长期)差异较大,故巴黎所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广,(单或总)产量高;卑尔根所在地区小麦种植少,(单或总)产量低。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注意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第(2)题,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与洋流等。第(3)题,分布特征可从面积大小及形状角度分析,地形是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第(4)题,两地纬度差异大,热量是小麦种植的制约因素。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