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01992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数轴上的点表示的一定是 ( )A.整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实数2、 的值是 ( )A.-4 B.4 C.4 D.16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 B. = C.( -1)2=3-1 D. =5-3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的立方根是-1,-1的平方是1B.两个有理数之间必定存在着无数个无理数C.在1和2之间的有理数有无数个,但无理数却没有D.如果x2=6,则x一定不是有理数5、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1-a|+ 的结果为 ( )A.1 B.-1 C.1-2a

2、D.2a-16、已知 =2.515, =0.2515,则x的值是( )A.1.59 B.0.159 C.O.0159 D.0.001597、若0A.x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则x=y B.若xC.若|x|=( )2,则x=y D.若x=y,则9、不小于4 的最小整数是 ( )A.4 B.10 C.9 D.810、如图是正方形纸盒的展开图,若在三个正方形A,B,C内分别填入适当的实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人三个正方形A,B,C内的三个实数依次为 ( )A.-, ,0 B. ,-,0 C.-,0, D. ,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

3、4分)11.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按键 2 5 - 6 4 顺序的结果是 .12.如果x2=64,那么 = .13.若x,y为实数,且| x+2 |+ =0,则(詈)( )2009的值为 .14.如图:数轴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整数点有 .15. A,B分别表示数轴上 -1, +1两点,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16.有-列数,1, , , , , ,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个数.三、解答题(共66分)17.(6分)设a= -1,b=-32,c=-|- |,比较a,b,c的大小.(用连接)18.(6分)计算:(1)(-2)2-(3-5)- +2(2)-22+(-2)

4、2+ +(-1)2019.19.(6分)用计算器计算:3 -4 +3 - .(结果精确到0.01)20.(8分)若 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2+6- 西的值.21.(8分)一正方形的面积为10,求以这个正方形的边为直径的圆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O1)22.(10分)已知 是一个正整数,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x的值.23.(10分)(1)用,-填空:(2)由上可知:|1- |=(3)计算(结果保留根号):|1- |+| - |+| - |+| - |+| - |.24.(12分)-段圆钢,长2分米,体积为10兀立方分米,已知1立方分米钢的重量是7.8千克,那么这段圆钢横截面的半径是多

5、少分米?这段圆钢重多少千克?(精确到0.01)参考答案1.D 2.A 3.B 4.C 5.A 6.C 7.C 8.D 9.B 10.B11.1 12.2 13.-1 14.-1,0,1,2 15.2 16.5 17.b19.2.45 20.6 21.正方形的边长为 ,那么以 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为7.85.22. =8,x=4.23.(1),(2) -1, - , - , - ;(3) -1.24.设这段圆钢半径为rcm,则2r2 =10,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

6、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

7、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r2=5 r= 2.23(分米) 107.8103.1427.8=245.08(千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