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1917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及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探讨带电作业主要指在10千伏及以上设备上的不停电作业,特别是在电压等级越高的电压线路设备上,带电作业就更具有经济意义和创造更高社会效益。为了安全可靠的实现带电作业,应具有五个基本条件:要有良好的绝缘,绝缘是带电作业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空气间隙和大小(即安全距离)绝缘工具的长短及耐压水平、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相间距离的宽度等。人体在电场中良好屏蔽。训练有高素质、操作熟练的带电作业人员。有合理正确的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有良好的适合设备特性的技术装备。根据操作人员处于电场的不同位置,带电作业人员应具有下面几种常用操作方法。如图所示1、零(地)电位作业法,对称间接作业法,如图1这是作

2、业人员处于大地的地电位状态,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绝缘,通过绝缘工具接触带电体的作业。2、带电作业的直接作业法(即等电位作业法)如图1,作业人员站在良好的绝缘体上,将自身良好屏蔽后直接接触带电体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身体充电带上了带电体的电位,它是一种安全可靠,作业方便灵活的先进方法。3、中间电位法,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介于地电位和等电位之间的作业方法。也就是说作业人员处在大于地电位而低于带电体的状态,仍然是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不过作业人员是处在两种绝缘工具之间,只是高带电体近了些,操作比零电位方便安全一些。根据上述内容提示,人身应如何带电作业?下面就拿带电作业中的等电位法进行探讨,人是如何实现等

3、电位的?1、从飞鸟的启示,我们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观察到鸟类接近或休息在带电导线上,就是一种等电位现象。鸟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停留在带电的导线上,是因为它处在一个绝缘良好的空间,尽管鸟体充电到导线的电位,但它与导线之间没有电位差,不能成为流过线路电流通路,所以鸟就可以在带电导线上自由安全地站落了。2、人体对感知电流的敏感性,从飞鸟在带电导线上的启示和以前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人体充电试验来看,是不是说人就和鸟一样可以自由的等电位了。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人和鸟不一样,人体比鸟的体积大得多,因此对电容有很大差别,体质结构不同,电阻率差别也不同,人体的电阻率在表皮约在40000欧姆/厘米,而在真皮大约在100欧

4、姆/厘米,人的神经系统对电流敏感得多,通过各种试验证明,能使人感觉到最小稳定状态的电流起始量大约为1毫安(1000微安)较长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可以允许在100微安以下,由此人体对电流的敏感性就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3、电场强度的考虑,在带电的输电线路周围存在一个交变电场,电场强度(千伏/厘米)随着电压的增高而增高,而随着离开导线距离增大而减小。交流电场的存在问题在画出环绕导线圆周。用ABCD的电位分布在曲线上来表示,带电导线和该导线周围空间存在着电位。离开带电导线越远,电位差越大,即从导线到A的电位差可能为100伏,从导线到B可能为200伏,从导线到C可能为250伏。A和B之间的电位差可能为10

5、0伏,B和C之间为50伏等。人体如果和带电导线连接时,也成为带电体,同时和导线的电位相同了,电场也相同,当人体穿着屏蔽服时,可以看作穿过人体的内部没有电位差,所以没有电流通过。在等电位时、等电位体表最大场强如下:在35KV线路上:线别对杆塔距离(米)体表场强(KV/厘米)中线0.80.80.9边(下)线0.81.01.1在110K线路上:杆塔结构相别对杆塔距离(米)体表最大场强(KV/厘米)直线中线1.03.5直线边线1.04.0耐张中线1.02.0耐张边线1.01.8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电压较低时,等电位表面的场强较小,电压越高,则场强越大。4、电场的屏蔽,等电位电场的屏蔽是根据法拉第笼的

6、原理工作的,带电电笼的表面是不会出现电荷的,虽然充电电流和电晕放电与加电压有关,但不管是什么电荷总是出现在外表面。就是说在导电体(人体)要有很好屏蔽时,人体内没有电流流动。没有充电电流的影响,等电位作业时,要考虑充电电流作用,当作业人员在未等电位前,与高电位的带电体存在一个电容,同时两者的电位也不同。在人体搭接带电体的过程中,有一个充电电流通过屏蔽服和人体。随着电压增高,充电电流也随之加大。5、等电位人员在转移电位时距带电体的最小距离。等电位作业时由于人体与大地之间存在着电容,人体靠近或离开带电体时,都与带电体有着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的大小与处在加电压高低有关,所以当作业人员接近带电体到一

7、定距离时,将产生火花放电。为了保证作业员的人身安全,在作业中转移电位时,应与带电体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下表:工作电压(KV)相对地电压(KV)产生火花放电的距离(米)人体转移电位的安全距离(米)110640.100.302201270.200.406、等电位作业的屏蔽。等电位人员一般是靠屏蔽服来屏蔽的,把电场和人体屏蔽开,所以一整套屏蔽服如导电帽、袜子、鞋子、屏蔽服、手套等都要连接良好,把整个作业人员包围起来。因此,对于整套屏蔽服各最选端点间的电阻值不小于20欧姆,在规定的使用电压等级以下,衣服内胸前、背后及帽内头顶处等三个部位的体表场强不大于15KV/m,人体外露部位的体表局部场强不大于24

8、0kv/m,屏蔽服内流经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0微安。在进行整套屏蔽的通流容量试验时,屏蔽服任何部位的温升不得超过50,对于屏蔽服的各部分电阻值要求如下表。类 别电阻(欧姆)上 衣15(最远端点之间)裤 子15(最远端点之间)手 套15短 袜15鞋 子500等电位作业在良好的屏蔽下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应该采取限时的措施,不应允许等电位人员较长时间地处在强电场中。在我们的工作中,等电位作业是带电作业中技术较为复杂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是目前带电作业中最高级作业方式。便用这种方法,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水平,提高了带电作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了带电作业的应用范围,就象平时的停电作业一样方便,但应

9、注意的是:作业时,作业人员对相邻带电体保持一定的间隙距离,作业前,必须与调度联系,停用重合闸作业。人体对各相邻的安全距离:如110kv线路,人体与地最小距离1.0米,人体距离相邻距离1.5米。作业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应满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在导地线上挂梯(或飞车)作业时,其导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钢芯铝绞线120mm2,铜绞线70 mm2,钢绞线50 mm2。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35kv0.2米,110kv0.3米。严禁用断,接空载线路的方法使两电源解列或并列。必须在天气良好情况下进行等电位作业。7、必须申请停用重合闸。因此,等电位作业法,在带有自动保护装置的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技术较为复杂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是带电作业最高的作业方式,等电位作业广泛地在带电作业中应用,是人们对等电位作业认识加深结果。等电位作业真正于生产和实践,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水平,提高了带电作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产中带来更高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袁 佛 德2008年11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