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1627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教学要做到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法教学要做到三“适” 我认为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一些语法知识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运用语言的盲目性,能够让他们更牢固、正确的掌握语言。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如何才能又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让他们掌握这种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呢?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度?我认为,语法教学应该“因生而异”,对于不同年级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要求应该有所区别。我觉得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做到 “适量”,“适时”,“适当”。首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要“适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我认为,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语法教学出现的时机。教师要安排好在一学期或是一节课中,什么时候需要语法教学,更适合。 其次,

2、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要“适量”。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语法教学的内容量也有所区别。我认为,语法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尽量少出现,在中高年级教学中也应该“适量”。再次,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要“适当”,也就是教学方式要适当。正如在视频中的专家老师所说,语法教学可以分为“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别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我认为,相对而言,“隐性”教学更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我觉得语法知识应该老师在潜移默化当中渗透,让学生在老师的一些暗示中去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语法知识。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有些语法知识采用直

3、接呈现教学的“显性”教学方式反而更合适,更恰当。闹”与“不闹”的选择 成功的课堂,究竟该是怎般模样?“闹”与“不闹”之间,该如何取舍? “生动活泼”的课听多了,接触多了,实践也多了,却也有这般感触。这些形形色色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不知不觉开始模糊了我们的视觉,有时让我们陷入了另一个危险的境地:那就是,注重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忽视了教学的本质的东西学生的发展。比如说,为了,上一节公开课,我们的老师绞尽脑汁,煞费心机,想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特别体现在制作电脑软件上(为一个软件,可能花上好些天,甚至个把月的时间), 并且把这些绝妙的活动一一组合在一节课上。他们经常会把2-3节课才

4、能完成的教学活动,通通放到一节课内展示,期望在公开课上,尽量多地给与会老师新的收获,得到认可。通常,为了一节公开课的成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试教-修改-再试教的过程。渐渐,我们也就发现,这样的课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成功率并不高。 教学形式本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结果,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无意中却成了教学形式的“奴隶”。于是,在课前,老师们为了准备活动而劳心伤神;在课堂上,他们忙于“走教案”,头脑想的全是如何一一落实教案的每一个活动,学生成了活动的接受对象,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于是,不知何时开始,我在“闹”与“不闹”之间有所选择,我喜欢“不闹”,觉得平静更适合日常教学,更适合长期教学。 让

5、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 任何形式的教育,不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借助怎样的教学媒体,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课例:教学内容是关于水果类单词教师在进行了几次简单的跟读后,为了巩固教学成果,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现活动教学的理念,安排了下面的活动:拍皮球比赛,赢者读单词,读得好得奖品。这样,经过20分钟的活动,在学生挣着拍皮球,抢着拿奖品中完成了教学。到了最后,课堂是活跃起来了,但是却将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了拍皮球上,结果学生对单词掌握也很不理想。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巩固操练环节,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闻香识水果”的游戏,让学生通过闻水果香味来猜出是哪种水果。同时简单的游戏,却更具实效性。 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必须尽可能使所有教学活动有效化,让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不管我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在规定的优先教学实践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