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01291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孩子创造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绘画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心理学家康定斯基曾经感慨的说:“儿童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处所构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希腊式的模仿作品更富有创造性吗?”的确,幼儿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我们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非常重要。绘画是一门艺术,绘画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绘画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起着特殊的作用。幼儿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向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绘画活动中,有很多机会需要用想象进行创造,他们在欣赏创作绘画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如果教师在绘画教学活动中能有意识地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那么幼儿的艺术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2、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均衡的发展。如何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创造性的火花爆发于思维的高潮,激励幼儿的思维是创造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教育,在绘画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首先要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善于发挥绘画活动的自身优势。一、激发幼儿思维,提高儿童作画兴趣教师的教导态度应当是和蔼可亲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尤其要把握好提问的坡度和办法,不断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优先考虑非唯一答案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的思维。基于这一原理,教师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激发儿

3、童作画兴趣应做到:1、激化表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幼儿联系已有的感情经验,随着绘画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入绘画的意境。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

4、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如:在画春天的景色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从天空、树木、花草上寻找春天已来到人间的消息,使幼儿仿佛感受到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感觉;使幼儿仿佛看到微风轻轻吹过杨柳树,柳枝长出了嫩嫩的细芽;小草茁壮成长花儿吐出了花苞等等情感体验。老师在启发幼儿的时候,不要急于画出来,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让孩子借助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展现出一幅

5、诗情画意般的春天的景色,也可让幼儿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这样幼儿才能画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另外,还需要老师善于与幼儿一起欣赏美的事物,积累丰富的表象。如:春天带孩子到郊外,看绿茵茵的大草坪,美丽的蝴蝶花;夏天带孩子在池塘里游水、打水花;秋天去拾落叶,欣赏色彩斑斓的树叶和彩色的树木;冬天带孩子滚雪球、堆雪人,欣赏银色世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及亲身的活动,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就为其愉悦的心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智慧的源泉。2、创设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的氛围和条件,提供恰当的绘画材料,为幼儿发挥想象力提供条件。良好的创造教育氛围和条件,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6、,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绘画创造能力的发展创设条件,促其产生。在活动室的适当位置,有意选择摆设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结构简单的),最好在四周再添加一些背景,目的是尽可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逼真的情景;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材料,如各种颜色的、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纸张,为幼儿创作提供绘画方便。二、重视思维过程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同进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而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

7、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作为绘画的中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比绘画的结果更重要。1、启发幼儿观察事物,充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外界物体的基本形状、主要特征、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比例,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间位置上的联系等,是使幼儿能充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基础。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画,或者在画面上添枝加叶,而不仅仅是临摹教师的范画。例如:教师让幼儿画火车,一个幼儿在临摹教师

8、的范画,在火车样子基础上,又添上了按照灯,还放出了光芒,并在天空中画上了月亮。他说自己画的是“晚上开着的火车。”这个幼儿在画火车时,表现自己的认识,渗透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想象力表现得愈充分,思维的积极性就越高,情感也就愈丰富。2、让幼儿充分为画面添画新内容为未完成的画面添画上新内容,这类画叫添画。添画是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展示其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常常能创作出老师想象不到的新颖画面。如:添画大树爷爷过生日,老师把画有大树爷爷过生日的底画发给幼儿,启发幼儿:“今天大树爷爷过生日,小朋友猜一猜,有谁来祝贺?他们都想送给大树爷爷什么礼物呢?你们用画笔画出来好不好?”在老师的启

9、发引导下,有的幼儿画了一只小猴子抱着大桃子,有的画了小白兔拿着一盒生日蛋糕,有的画了一只小熊猫,有的画了一只小鸭子,还有的画了花娃娃和树娃娃,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大树一旁时,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手来。有的小朋友说:“大树爷爷生日快乐!”“真漂亮!”孩子们添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活泼欢乐的气氛中,幼儿的创作欲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三、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绘画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

10、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能坐下来画三五分钟已算不错了,这时教师不断以各种形式鼓励他们迈出可喜的一步,口头表扬、奖小五星、奖小礼物等,即使进步较慢的孩子,也会有优点有成绩,哪怕是一点点,也进行大大的鼓励,然后善意地提出一些建议,如对小班小孩子说“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千万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使其创作的积极性更高涨、更来劲,画面效果更好。美术教师应该牢记,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既要遵循一定的创造教育原理,又要发挥绘画活动本身对创造力培养的特殊作用。幼儿期是绘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给幼儿创设条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让孩子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