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00953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试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笔试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笔试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笔试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笔试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试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试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道经典演绎推理题目(含答案) 试题1:售价2元一市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因为后者()。 A: 味道更好闻些 B: 具有添加剂 C: 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D: 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答案: A 试题2:1958年,中国由于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试点,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凭着领导者的主观意愿出发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可见()。 A: 没有调查是危险的 B: 应该防止把政策建立在主观意愿上 C: 国家大政方针

2、是应慎重的 D: 领导者也会头脑发热犯错误 答案: B 试题3: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不过,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差别并不大。这意味着()。 A: 不合脚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 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 不合身的衣服有时仍然有穿用价值 D: 在买礼物的时候,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答案: C 试题4:地方保护主义使德国国内市场分崩离析,妨碍经济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同时,地方保护主义强化了地方政府以及所属企业的短期行为,并因此而妨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另外,地方保护主义妨碍了中央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可见()。 A: 地方保护主义普

3、遍存在 B: 地方保护主义对经济生活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 C: 地方保护主义对社会生活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 D: 地方保护主义是对中央权威的挑战 答案: B 试题5:道德与法律,都是用以协调人们关系的。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见()。 A: 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B: 在一个社会中,只有法制才能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 C: 必须把道德与法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理一个社会 D: 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社会稳定 答案: C 试题6:社会整体是由若干个个体组成的,社会整体发展的活力必须建立在每个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如果每个人都

4、没有自我意识,个性积极性都被束缚得死死的,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什么活力。所以()。 A: 应该否定个人主义 B: 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精神 C: 一个社会要有活力,则其个体就要有完全的自由 D: 对于人们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不能简单地否定 答案: D 试题7:社会财富占有的差异是难以绝对消除的,它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它不像平均主义那样向人们提供向低看的思维方式,而是引导人们不断走向人类的高峰境地。所以()。 A: 贫富差别应该鼓励 B: 应保持适度的贫富差别 C: 应鼓励平均主义 D: 以后不要再提共同富裕了 答案: B 试题8:当代青年应具有现代社会实践所要求的锐意进取,刻意

5、创新等现代精神,又要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素养与个性。因此()。 A: 跨世纪青年要一切向西方看齐 B: 青年要厚古薄今 C: 青年既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眼睛向外 D: 青年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答案: C 试题9:世界目前是分为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国家里,拥有一定的国籍。而人权作为人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其各项具体权利的形成,尤其是政治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形成,必须要由国家主权来确认或认可。可见()。 A: 人权高于主权 B: 人权有着普遍的标准 C: 国家主权是人权的源泉与体现 D: 有没有政治自由是衡量人权是否得到保障的标准 答案: C 试题10: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决定了我

6、们在未来战争中必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是最终胜利之本。将来因跨界民族矛盾引发边界战争的战场一般都在边疆地区。因此()。 A: 团结、依靠跨界民族群众是赢得未来边境局部战争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B: 要防患于未然,就要把边境地区的民族迁到内地来 C: 要阻止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与其在国外的同一民族交往 D: 要压制各种民族主义的思潮与运动 答案: A 试题11: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告诉人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不明智的选择,我们的起点不应当是古典市场经济,而是现代市场经济。因此()。 A: 我们要抛弃市

7、场机制 B: 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市场机制为辅 C: 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 D: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内在统一于现代市场经济之中 答案: D 试题12: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充分表明,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程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变化。市场经济内在的竞争机制本身就倡导公平与质量取胜,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商品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可见()。 A: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假冒伪劣商品 B: 假冒伪劣产品一般存在于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中 C: 实行市场经济,假冒伪劣产品必然泛滥 D: 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制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答案: D 试题13:公民往往是通过某个

8、团体来参与政治活动,所有团体的行为最终可归结为组成团体的个人的行为,而个人都以自利为本性,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基于利与自利的交易。因此()。 A: 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是为了追求真善美等社会目标 B: 人们参与政治活动一般都是为了满足个人动机与愿望 C: 在政治活动中没有公共利益 D: 参与政治活动如做生意一般 答案: B 试题14:从文化本身来看,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向度。一般而言,经济与道德在同一文化格局中被要求共生发展,但现实生活本身变化不定,且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又处于极不平衡之中。因此()。 A: 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维护道德规范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 B: 经济目的与道德要

9、求是统一的 C: 人类永远不可能使经济与道德相统一 D: 只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可以不管这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答案: A 试题15:“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们应有其价值内容。现代法律文化以实现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自由、平等、尊严、幸福为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A: 所有产生于现代的法律文化现象都具有现代的特征 B: 所有来源于传统的法律文化现象都不具有现代的特征 C: 并非所有产生于现代的法律文化现象都具有现代的特征 D: 传统的法律文化现象无法包容于现代的法律文化的价值内容 答案: C 试题16: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5年内,美国对墨西哥出口3/4的零件的关税将取消,立即

10、取消2.5亿美元美国向墨西哥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限制,将在6年内取消对另外7亿美元的纺织品和服装的限制。墨西哥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允许美国银行和证券公司建立独资机构,允许目前合资的公司到1996年获得100的所有权。可见()。 A: 墨西哥将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B: 墨西哥将成为美国具有极大潜力的出口市场 C: 墨西哥的纺织业与服装业将被美国商品挤垮 D: 美国将控制墨西哥的金融业 答案: B 试题17:在中国历史上曾相继出现过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文化、楚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而这些区域文化的形成,一般与当地社会有力姓氏家族的支持分不开。在中国,姓氏家族一直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11、要弄清某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这一地区姓氏家族的变迁史,有些甚至只有借助家谱、宗祠遗址等才能解决该区域文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可见()。 A: 家族文化是区域文化的全部内容 B: 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 C: 家族文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不断出现地方割据的主要原因 D: 家族文化与区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18:西方企业面临的供大于求的宏观环境迫使企业竞争、提高效率。我国生产受资源限制,由于往往提出过高的经济指标,使经济处于求大于供的状况,因此()。 A: 我国的企业都没有效率 B: 西方的企业都有效率 C: 我国的企业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压力 D: 我国的所有产品都

12、是供不应求 答案: C 试题19:教育上“谁受益、谁出钱”这一提法如果是正确的话,只能理解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A: 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承担是合理的 B: 教育经费应由个人、社会与国家共同承担 C: 教育是个人的事情,因此经费也应由本人负责 D: 应该实行由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 答案: A 试题20:城市是第三产业的载体或“容器”,而第三产业则是“容器”中的“反应物”。没有城市化的相应发展,则“化学反应”即第三产业就无法高

13、效地进行。因此()。 A: 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 B: 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城市化进程 C: 未来城市将只有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而第二产业即工业将不复存在 D: 第三产业能大量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 A 试题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意味着()。 A: 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两极分化 B: 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发展生产力 C: 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D: 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资本主义竞争 答案: C 试题22:一项技术出现或引进之后,自然会产生技术客体即机器等实物和技术主体即操作

14、的人。但仅有主客体还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活动。客体和主体只有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构成一定的“社会结合”,技术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运行,才能成为改造自然的现实力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社会结合”也就是管理。可见()。 A: 管理的建立是技术活动得以正常展开的必然要求 B: 技术活动的主体没有管理重要 C: 技术活动的客体没有管理重要 D: 技术可以引进,而管理不可以引进 答案: A 试题23:黄河流域等文明发源地的气候条件一般比较恶劣。相对严酷的自然条件要求人们更多地致力于生产经济,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社会组织、发展自己的文化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汤因比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对困难的挑战的产生而产生的结果。所以()。 A: 人类文明一般都起源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 B: 人只有面对困难才能发展 C: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没有文明的发生 D: 黄河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答案: A 试题24:制度的开明,对于发扬民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要提倡民主、自由,以利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干自然界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运动变化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