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00833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自考文学类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七)第五章 大历诗坛名词解释:大历十才子一。“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二。“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三。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四。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试论大历十才子作品的艺术特色。“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

2、的艺术特色有:一。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个性表现不强烈不分明,遣词造句都偏重于工整精练。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二。受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选择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萧瑟、暗淡的色彩,因而其诗具有凄凉的整体风格。如用“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三。喜用白描手法,多用描述性意象。其意象虽为生活中常见事物,但描写细致,刻画逼真。如钱起湘灵鼓瑟,追求精确和具体的写实倾向,往往是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真地描绘出带有清幽韵味的小境界。四。诗的意境疏于浅近狭小。往往一、两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诗境,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试论顾况和李益的诗风对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的影响。在过

3、度时期的大历诗坛,顾况和李益是有突出特点及贡献的诗人,他们对中晚唐诗的影响很大。一。顾况诗风既有通俗明快,真率自然的一面,如苔藓山诗;又有奇思异想,充满狂放之气的一面,如悲歌。他的诗预示了贞元元和间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共同特点,其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其纵横不羁的奇异一面为韩孟诗派所继承而变本加厉。二。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写景抒情时,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可已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他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诗中的感伤情调,带有大历的时代特点。而他的塞下曲又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

4、。第六章 中唐诗歌名词解释:元和体一。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二。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三。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呈现出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写实尚俗特征。试论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一。讽喻诗的特点: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2.诗歌的内容: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3.讽喻

5、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二。闲适诗的特点: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诗风浅近平淡。如问刘十九三。感伤诗的特点: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以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名,代表着白诗的最高成就。试论元稹对新乐府诗创作的推动作用。中唐诗人,字微之、行九,世称元九。一。元稹注意到李绅的新题乐府,并起而和之。二。他在乐府古题序中提出以杜甫为榜样,大胆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歌中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专门有讽刺执政,代民伸冤。三。他在当时兴起的新乐府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试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中

6、的创新。中唐诗人,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以文为诗:一。按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如山石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二。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为七言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三。铺排的手法,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写。诗歌上的创新:一。以文为诗二。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在艺术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险劲的境界。如其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三。着意搜罗奇语,但因有真情实感贯穿,所以仍然不失诗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赠张功曹四。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试比较白居易与元稹在

7、艺术上的异同。相同:一。文学主张相同,都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政治、民生推动了讽喻诗的创作。如白居易的轻肥卖炭翁;元稹上阳白发人,都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二。部分诗歌的题材、内容相近。如讽喻诗、艳情诗三。艺术上都写实尚俗。不同:一。元稹部分新乐府借用古题,不似白居易那样坚决彻底,旗帜鲜明。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的生动性方面,都不及白居易。三。白居易最看中讽喻诗,但成就最高的是感伤诗,以长恨歌和琵琵行最为有名。元稹创作成就表现在艳情诗和写生离死别的悼亡诗,如物腰行宫离思谴悲怀名词解释:长吉体一。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

8、歌也被称为“长吉体”。二。“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一帜。简述刘禹锡咏史诗的特点。中唐诗人,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他的咏史诗在他的诗歌中占的分量不大,艺术上却极精湛:一。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借古喻今。二。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三。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识。简述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风格。中唐诗人,字梦得,有“诗豪”之称。一。刘禹锡的民歌体竹枝词和杨枝词,是他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受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谣俚曲影响而创作的独具特色的作品。二

9、。这些作品注意吸收民间口语,学习民歌悠扬婉转的情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如竹枝词二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请”。以七绝写民歌体诗,前两句保持了七绝声律谐婉的特点,后两句则吸收了民间传唱的竹枝词曲调凄凉怨慕的特点,有采用谐声双关、重叠回环等艺术手法。简述柳宗元江雪、渔翁诗的意境与艺术风格。柳宗元再次遭贬后为从悲愤中解脱出来,他幻想象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净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如江雪渔翁一。这两首诗是作者山水诗代表作,营造出地老天荒的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如“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二。艺术上写得精刻孤峭,虽受

10、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平淡风格影响,但没有陶诗那么恬静闲适,而多了一层冷漠空寂。试论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孟郊作诗尚奇峭,出自苦吟。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顿失意的广阔社会背景下,孟郊为成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一。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二。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三。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之鸣的创作理论。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

11、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苍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二。诗歌的一向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如李凭箜篌引。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三。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字词上浓妆重墨,如雁门太守行。他的诗歌都在修辞设色上,千锤百炼而成的诗句和奇诡用语,美化了他的苦闷和悲观消极的情绪,使

12、诗歌带有浓重的伤感冷艳风格。四。唯美倾向。他的诗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试论柳宗元诗歌的主要内容。中唐著名诗人柳宗元,字子厚。一。他的诗仅存一百余首,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其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谪贬的抑郁悲伤和思乡之情。如登柳州城楼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二。在贬谪期间所写的山水田园诗,主要写自己试图以清静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消除现实的困扰为内容。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渔翁,营造出地老天荒的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试论刘禹锡、柳宗元被贬谪后创作的诗有何不同之处。一。题材不同1.刘禹锡的大半生是在谪贬中度过的,在贬谪期间

13、创作了咏史诗,分量不大,却艺术精湛思想深刻。他的咏史诗多为登临历史遗迹的怀古之作,借古喻今。采用五七言律绝的形式。含有精辟的议论和卓识。如西塞山怀古在寄寓怀古的风景中,融入了现实的忧患意识。是他被贬逐的二十三年间,受民风淳朴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谣俚曲影响而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作品:民歌体竹枝词和杨枝词,2.柳宗元在贬谪期间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作者再次遭贬后为从悲愤中解脱出来,他幻想象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写了一些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净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如江雪渔翁二。艺术特色不同1.刘禹锡的诗歌总的特色比较明快,民歌体诗新鲜活泼、格调明快,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近体则写得含蓄精练,风格刚健爽朗,具有积

14、极向上的精神。如竹枝词二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2.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了空旷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远。如“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艺术上写得精刻孤峭。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名词解释:无题诗一。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二。无题诗的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原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准无题”近三十首。主要包括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内容和特征。晚唐诗人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是他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关于无题诗的内容和作意,主要说法有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一。无题诗多数与爱情有关,有的寄托痕迹比较明显,有的则似有似无。抒写的是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悲剧性爱情和爱情心理。一些无题诗,在爱情篇章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清凉体验、和那种恍惚不定、总是有所失的情感,如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写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渴望相间而不得的心情,可能寄寓了作者落拓不遇的感伤。二。善于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十分注意比兴本身形象的鲜明、生动、完整,力求其既富于生活感受,又具有启发性,创造出交织着希望与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带有伤感情调的情诗之美。如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两心相应一点通,但徒留羡慕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