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00774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成绩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津区小学六年级语文调研测试质量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小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区教委关于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精神,2015年1月27日对江津区小学语文六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抽测。现将抽测情况作如下分析。一、抽测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11267人。二、抽测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要求和西师出版社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的内容,重点检测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三、抽测形式:统一限时80分钟笔答试卷。四、抽测成

2、绩:平均分83.14及格率96.16优生率73.70%五、抽测的质量分析:本次抽测从“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表达”三方面对六年级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综合素养进行了检测。试题以教材为基础,既重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又重语言实践运用,多方面检测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表达能力,题量适中,结构合理,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灵活,难易适度。现对试卷分析如下: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包括看拼音写词语、判断读音正误、词语正误、选择多音字的字音和义项、词语接龙、按课文内容填空、选择词语填进语段中、标点符号的作用辨别、按要求写句子(包括仿写夸张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起来、用“怎么”写陈述句)

3、、综合改错等。这一部分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但都立足教材,题型有所创新,既检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语言的积累,又灵活而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总的来看,看拼音写词语、辨别字音和词语的正误、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和义项以及选词填空等完成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错字多出现在“颠”和“肺”。第五题用“春华秋实”完成词语接龙,这是积累运用一“名不符实”词语接龙稍作改动而来的,相当于教材原题,但学生在此题丢分不少,主要是接龙时词语书写错别字多。第六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考查了本册中积累运用中的句子积累、一首古诗、一篇散文、一篇古文的重点句的补充和理解。卷面反映出部分学生

4、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准确运用关注不够,对原文中句子意思理解不准。第八题,在省略号和引号的作用判断方面掌握不好。第九题句子运用、句式变换,句型中的转述句,人称转换掌握得不好。用“怎么”写一个陈述句,表面看有难度,但这是积累运用中的原题,学生失分较多。对于积累运用中的原题,完成质量不好,说明平时教学落实不够。第十题综合改错,意在考查学生对应用文的格式及句子语法、标点的综合运用,但普遍都有小错误,对“成分残缺”的病句掌握不好,对“日期”这一书信格式忽略了,说明学生综合判断和运用能力有待加强。第一部分还存在部分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第二部分:阅读感悟。第三学段课标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

5、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等,本次阅读题紧扣课标要求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能力。大部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强,大多数学生能够初步读懂文章,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变成书面文字,对词语理解、有关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题完成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阅读部分(一)阅读简短的说明文。按要求从短文中提取信息和勾画语句以及过渡句的作用等题目完成较好,对文本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不准,有的将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混淆。阅读部分(二)阅读一则记事短文。

6、第1题,写出文中词语的反义词,很简单,但有的学生粗心,写成近义词,少数学生找不准。第6题“说说短文中的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完成较好,说明大多数学生阅读短文后概括能力较好。第2题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和第4、第5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关注不够。第三部分:习作百花园。语文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次习作围绕“童年的美好回忆”展开叙写,习作要求很有开放性,范围宽泛,题材丰富,切合孩子

7、生活实际,写人、记事、写活动都可以,习作话题能照顾各种层级的学生,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本次习作表现出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是大多数学生能根据习作要求合理选材,做到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写出来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二是多数学生习作结构完整,清楚记叙,还能准确用词,能清楚表达一件事,且能分段表述。三是部分优秀习作不仅结构安排合理,还做到详略处理得当,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言辞优美,富有感染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习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孩子习作能力差,缺乏生活观察力感受力,不能较好地选材,语句不通,不会正确运用标点,表达不得体、不到位,语言表达力差,叙述简单,空洞,有的只为了凑足字数,缺

8、乏写作技巧,书写不规范。六、教学建议1. 抓实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尊重教材,教好教材,用教材教。教材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点、语言现象等,一定要扎实训练,并以教材为核心,以年段目标要求要尺度,作适当拓展延伸。抓好生字、词语、短语、句式等语言积累,做到基础扎实,又能灵活运用。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还要加强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增强语文综合运用能力。2. 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静心读书的好习惯,只有用心阅读,才能深入文本。一方面要重视阅读感悟、信息提取、理解概括、语言赏析等多种能力训练,一要加强“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句的意思”的指导和训练,二要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 ,概括一件事或一段话、一篇文章

9、的主要内容,不仅要抓住、抓齐关键要素,而且语言要尽可能简洁。另一方面,阅读课进一步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目标,既关注文本语言内容的理解,又重视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要让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让理解与表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更加注重揣磨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加强实践、迁移。特别是结合“小学语文课时目标的制定与达成”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课标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和“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每课教学都应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在拟题、

10、选材、结构、写法、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色,并创设语境作好相应的训练。针对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典型句式、重点段落等恰当安排仿写、变写、续写等练习,使课堂练笔常态化,读写结合,多练多积累,才能做到一课一得,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 在习作教学方面,一是要加强阅读与表达的密切结合,在读中学写,读写迁移,增加随堂练笔的机会。二是要加强每次习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习作教学课时目标进行深入研究,让每次习作教学的任务和方法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技巧的教学指导和专项训练更有序列。比如加强结合学生生活选材、构思的能力训练;增强优美词句段的积累与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养成用心感受、及时记录的习惯。进一步加强书写指导,严格要求,规范书写。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希望各校认真学习和钻研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当地本校实际情况,加强教研课改工作,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作深入探索,加强语文学科教学研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真正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