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00668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高考专题复习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1 高考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 .尝试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和梳理气候分布的基础知识、在分析气候的成因和特征规律的基础上,最终搭建起判读气候的知识框架。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数据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判读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与命题趋势: 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必考点,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本节课是大气一章的综合和提升,地位非常重要。 近年来所占分值比重

2、不断提高。从历年出题方向上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区域气候类型判读。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通过题型转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特点。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 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所授班级为文科班的慢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弱。 三、 复习目标: 1: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2:了解世

3、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 3: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本节重点); 4: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高考真题的体验,提高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 ,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从气温和降水的坐标图判断气候类型 复习难点: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及能力提高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法、讲练结合法、图文转换法及多媒体展示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五、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说出西安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 高温

4、多雨。西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我们上节课讲了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世界有13种气候类型那么具体每一个地方是什么气候类型我们将如何判断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授课过程: 请大家翻开复习提纲按提纲顺序我们先总结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我们将进行四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将采取竞赛的形式每一环节获胜者将会得到奖励卡片,下课有很多奖品等着各位。第一环节:按照热量带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气候类型分类。第一个完成这项任务的同学回答。第二环节:看课件,总结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第三环节:根据气温曲线找到判断热量带的规律。第四环节:根据降水量找出判断降水类型的规律。在四个环节的比赛中我们的选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5、,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找到了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我将这个方法总结成一副对联送给你们上联:以温定带看最冷,下联:以水定型看多少 ,横批:祝你成功。 4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6、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5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高考实战演习。下面是我们近年来在气候类型判读部分的高考真题,我们利用总结的方法实战演练一下。 课堂总结:本节课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各种类型的气候图为学生归纳总结判断规律。 六 作业布置:完成复习提纲里的练习题。 七 板书设计(后附) 八 学生用复习提纲(后附) 6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