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淀粉和油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00565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淀粉和油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学习目标:1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油脂以及摄取途径 2掌握淀粉在人体中的转化过程以及脂肪是人的重要热能储备3物质理解并掌握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了解油脂提取过程学习重点:1 淀粉和葡萄糖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循环;2 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课堂学习:一、 引入: 几种常见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二、师生互动: (一)淀粉和葡萄糖问题讨论人体维持一定体温和从事各种活动需要的能量是什么物质提供的?学生回答 人体中的葡萄糖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师生讨论 1、人们每天吃饭,从大米、面粉、玉米等中摄入的物质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转化成葡萄糖的。2、什么是低血

2、糖?3、哪些物质可以称为糖类,什么叫糖类(碳水化合物)学生练习 1、大米、玉米、马铃薯等食物中主要含有( )A、蛋白质 B、淀粉 C、维生素 D、葡萄糖2、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补液的原因是( )A、葡萄糖是人体必须食用的营养素B、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的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学生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 + 6H2OC6H12O6 + 6O2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化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淀粉葡萄糖水水学生练习 3、人在口中咀嚼米饭时会感到有甜味,这种甜味物质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

3、芽糖 D、淀粉4、下列植物的种子一般不选用来酿酒的有( )A、葡萄 B、大麦 C、大米 D、花生活动探究 实验一、检验淀粉用碘水(或碘酒)滴到马铃薯、粉条、芋头、面包上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1)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2)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淀粉实验二、检验葡萄糖 在试管中滴入2 ml10%的NaOH溶液再滴入5%的硫酸铜溶液混匀观察现象 ,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 这个实验说明 。师生总结 1.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淀粉与碘变蓝。(强调:碘单质、淀粉变蓝) 2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有红色沉淀生成(顺便归纳:铜、氧化铜、氧化亚铜的名称、化学式、颜色)学生练习 5、用

4、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牛奶和米汤 在实验室中检验葡萄糖的方法是; 。(二)油脂指导阅读1.哪些食物中富含有油脂?2油脂的组成元素?3油脂的分类4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转化师生总结牛油、猪油、菜油、花生油中含有油脂,油脂的组成元素和淀粉一样,也是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不同,是不同的物质。油脂在人体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人体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一个人消耗的能量较多时,脂肪转化成能量,消耗的能量较少时,摄入的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储备下来。拓展提高1、酒精 2、大豆中的油脂提取 3、大豆中油脂的检验课堂小结1、糖类物质主要有淀粉、纤维素、蔗糖、葡萄糖等,利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与二氧化碳的循环。 2、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 3、淀粉、葡萄糖、油脂在人体中的转化和生理作用学生练习1. 葡萄糖是一种 色 味粉状物,化学式为 ,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 和 ,释放出热量,写出反应的化学议程式: 。2糖类主要包括 、 和 。 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室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 ,例如 ;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称为 ,例如 。在实验室中检验葡萄糖的方法是:(1)在试管中加入2ml 溶液,滴加 溶液4-5滴,可看到 现象。(2)立即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22、怎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花生中含有油脂?3完全燃烧3.2g

6、某有机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1:44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核糖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核糖含碳40%,含氢6.7%,则核糖的化学式为( )A、 B、 C、 D、5下列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且属于有机化合物( )A、碳酸 B、纤维素 C、甲烷 D、油脂6食物中的糖类对人类所起的营养作用是( )A、构成、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 B、帮助维生素的吸收和消化C、提供能量 D、保护内脏器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