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996762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历史复习的误区如何迎接综合科目的考试,提高复习课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走出复习课的误区,提高复习课的质量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广大同行。误区之一: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复习课内容多、容量大,再加上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给教师们提供了发挥潜能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好的复习课就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复习课的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发展的总趋势。把握住了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也能够解决学

2、生答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而这一点正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尤其是回答问答题时洋洋洒洒万言,却很少能扣住得分点的最主要原因。二是要针对课本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是高考出题比较集中的区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瓶颈”,其记忆与理解的难度都比较大。只有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才能突破这一课本中的“瓶颈”,以求在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三是要针对基本的历史理论。相对于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说,历史理论的教学难度更大,而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历史理论,其答题就只会罗列史实而不能达到史论结合这个档次。四是要针对热点知识。所谓热点知识指的是历史

3、上发生过的现在仍然存在着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与现象。比如我国的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政治和地理知识是紧密相联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回答综合性试题的能力。五是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误区之二:以练代教,敷衍了事复习阶段既要温故又要知新,同时还要检查学生有哪些薄弱环节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但是如果练习题过多,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就会造成以练代教的现象。以练代教的弊端较多。首先是使学生陷入题海,疲于应付,没有一个消化过程,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都会产生懈怠情绪。以致学生抄袭答案以敷衍教师;教师没有了对练习的创造性而成为一个只会照

4、搬照抄别人题目的文抄公,其复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以把握,难度大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推动练习与考查的目的。一到复习阶段,各地的试题满天飞,但是能考虑一下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地把握试题难度的练习是不多见的。再次题多必滥,题目的科学性大失其水准,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况且每一个出题者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与立场来出题,对同一个知识点,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这样就会产生同一个题目会有不同答案的现象。所以对待复习阶段的练习一定要精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能让那些速成题来干扰教师的视线,浪费学生的时间。误区之三:猜题押题,投机取巧复习阶段已临近高考,但往往有一些教师会

5、根据自己以往带毕业班的经验和对近年高考趋势的不确切的研究,进行猜题与押题,这是不可取的。首先从理论上讲,猜题与押题是一种投机行为,因为要冒猜押不中的风险。比如1997年高考在材料题中出了清朝前期的经济这一部分的题,便有人预测,第二年明清部分不会出主观题了,结果1998年出了明清文化特征及其原因一题。连续两年出了中国古代史的主观题后,有人预测1999年绝对不会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再出主观题,而去年却出了唐朝的用人政策这一题。这些都令猜题、押题者大跌眼镜。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猜题与押题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师以往经验和成绩的信赖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很少会有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及观点产生怀疑,再加上复习阶段经常会有一些高考信息发布会,打着考试中心的幌子,发布一些模棱两可的所谓的高考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加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所以复习阶段切忌猜题与押题。当然教师会对课本知识中的某一部分情有独钟,认为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思维是积极的,关键是我们只能把这种思维在备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针对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或是知识面加深拓宽备课,不仅备内容也要备形式,不仅备史实也要备所涉及到的史学理论,以达到或接近高考的高度与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