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995810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说到白居易(772 年846 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 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 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 里重点欣赏长恨歌。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 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 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 矛盾;二

2、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 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 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 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 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 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 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 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

3、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 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 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 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 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 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 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 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 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

4、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 后者。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 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 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 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 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长恨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唐、杨都有鲜 明的个性,而个性又与命运相连。另一特色是在叙事中写景状物,反复烘托、渲 染人物心理。有触景伤情,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有借景传 情,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有融情入景,如“黄埃散漫风萧 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等等。作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起 伏,描写详略得当,细节剪裁得体。语言精练传神,有鲜明的形象性。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写出杨玉环的千 娇百媚;“梨花一枝春带雨”,生动地描绘仙境中杨玉环的美丽凄凉的情态;还 借鉴发挥了乐府歌行的特点,这首诗的音节优美,语言流畅,非常适合诵读。长恨歌对后世的小说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曲中的梧桐雨,清 代的长生殿,都曾取材与参照过长恨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