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99550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白细胞(WBC或LEU)2. 血小板(PLT)3. 红斑狼疮(LE)细胞4. 血常规化验报告单5. 华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仪(CELL-DYM3500型血球分析仪)报告形式6. 尿颜色7.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8. 尿蛋白(PR0)9. 补体成分C3(C3)10. 抗平滑肌抗体(ASMA)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

2、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PL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100300)109/升(旧制单位:10万30万/mm3)【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红斑狼疮(LE)细胞(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为阴性,即未找到LE细胞【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阳性率可高达8

3、0%),亦可见于一些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常规化验报告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2。表1-2 XX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血)门诊号_检验号_姓名_结果:性别_年龄_血红蛋白:60g/L血型:A诊断血小板:40l09/L标本出血:5分凝血:2分目的白细胞:18109/L中性:84%淋巴:14%_单核:1%酸性:1%送检日期 年 月 日碱性:0%送检医师其他_收到日期_年_月_日报告日期_年_月_日检验者:华珊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仪(CELL-DYM3500型血球分析仪)报告形式(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3。表1-3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类报告单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

4、常参考值计量单位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女3.55.0红细胞比容HCT男0.400.54%女0.370.4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4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MPV6.813.5fl血小板压积PCT男0.1080.272%女0.1140.282%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5.518.0%红细胞分布宽度RDW0.1090.157%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血红蛋白HGB男120160g/L女110150g/L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

5、M2040%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5070%单核细胞绝对值M0N0#单核细胞百分比尿颜色(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正常人新排出尿液多透明、淡黄色或黄色【临床意义】(1)乳白色(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腹腔肿瘤、结核压迫肾周围淋巴管等。(2)淡红色或棕红色(血尿):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毫升,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常见于肾脏疾病(如结核、结石及炎症等),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3)清晰红茶色、酱油色、葡萄酒色(血红蛋白尿):镜检无红细胞者,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蚕豆病、恶性疟疾等。(4)浓茶色(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

6、性黄疸,药物影响,如核黄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等。(5)蓝绿色:常见于尿布变蓝综合征,药物影响,如亚甲蓝(美蓝)、氨苯蝶啶等。(6)深黑色:常见于黑尿热(奎宁等引起的溶血反应)、中毒(对苯二酚等)、黑色素原尿症等。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1个/高倍视野(个/HP)【正常值】(1)白细胞:玻片法,平均05个/高倍视野;定量检查,012个/微升尿。(2)红细胞:玻片法,平均02个/高倍视野;定量检查,男012个/微升尿,女026个/微升尿。(3)上皮细胞:0少量/高倍视野,其中大圆上皮细胞偶见,小圆上皮细胞及尾样上皮细胞不易找到。(4)管型:透明管型平均为01个/高倍视野,健

7、康人剧烈运动后可见少量增加。粗颗粒管型无,正常人在运动后可见少量细颗粒管型。细胞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蜡样管型、宽大管型(过去称肾衰竭管型)无,脂肪管型少见。(5)尿结晶:酸性尿液中,尿酸结晶,偶见;草酸钙结晶,为尿液正常成分;磺胺药物结晶、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胆红素结晶、胆固醇结晶,无;胱氨酸结晶,极微。碱性尿液中。【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加(脓尿):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2)红细胞增加:超过10个/高倍视野(为血尿)或肉眼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肾结核、泌尿系结石、泌尿道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前列腺

8、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3)上皮细胞增加:尿液中出现大量或片状脱落的上皮细胞,并且伴有白细胞、脓细胞,常见于尿道炎;尿中出现较多的大圆上皮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尿中出现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尿中尾样上皮细胞增加,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或膀胱颈部炎症时。(4)管型:尿中出现管型,可提示肾实质性损害。透明管型增加。高热、心力衰竭者,可少量增加。大量出现,特别是出现复合性透明管型,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药物中毒等肾实质病变;出现复合性透明红细胞管型,为肾脏出血的标志;出现复合性透明白细胞管型,为肾脏炎症的标志;出现复合性透明脂肪管型,是肾病综

9、合征的重要标志。颗粒管型。发热或脱水时,尿中可见少量细颗粒管型;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病变,尿中可出现大量细胞颗粒管型。尿中出现粗颗粒管型,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等引起的肾小管损害。细胞管型。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妊娠中毒症、药物及重金属盐中毒等;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等;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尿中出现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等;尿中出现蜡样

10、管型,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肾淀粉样变、肾功能衰竭等;宽大管型从尿中出现,常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后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等。(5)尿结晶:酸性尿液中的结晶。痛风时,尿酸结晶增加;尿中出现尿酸结晶并伴有红细胞时,提示有膀胱结石或肾结石的可能。尿中草酸钙结晶增多,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及尿中有红细胞,应考虑结石的可能。服用磺胺药物时,如尿中出现大量磺胺药物结晶并伴有红细胞,则有发生泌尿道结石或导致尿闭的可能。尿中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增加,常见于严重的肝病、急性肝萎缩、肝硬化及肺癌等恶性肿瘤。胆红素结晶增加,常见于黄疸、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癌、肝硬化及磷中毒等。胱氨酸结晶增加,

11、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出现胆固醇结石,多见于肾淀粉样变性、乳糜尿、尿路感染、肾炎、泌尿系肿瘤等。碱性尿液中的结晶。尿中磷酸钙结晶大量出现,常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肥大、慢性肾盂肾炎等。出现尿酸铵结晶,表示膀胱有细菌感染。尿蛋白(PR0)(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24小时尿(mg/24h尿)【正常值】(1)定性:阴性。(2)定量:080毫克/24小时尿。【临床意义】尿液蛋白定性试验阴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20毫克/24小时尿,称为蛋白尿。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尿蛋白在120500毫克/24小时尿为轻度,尿蛋白在5004000毫克/24小时尿为中度,尿蛋白大于4

12、000毫克/24小时尿为重度。(1)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性肾病、肿瘤、肾动脉硬化、肾病综合征等。(2)肾小管性蛋白尿:多见于肾盂肾炎,肾间质损害(如金属盐类、有机溶剂、药物引起),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3)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性溶血,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4)组织性蛋白尿:多见于肾脏炎症、中毒等。(5)混合性蛋白尿: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补体成分C3(C3)(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克/升(g/L)【正常值】速率散射法:为0.851.93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肝癌、组织损伤等。(2)降低:肾小球肾炎、活动性红斑狼疮、自身溶血性贫血、冷球蛋白血症、肝脏疾病等。抗平滑肌抗体(ASM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间接免疫荧光法:1:10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狼疮性肝炎、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