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9866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余光中)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愁(余光中)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愁(余光中)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愁(余光中)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愁(余光中)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愁(余光中)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余光中)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青春遇上诗歌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学习现代诗歌。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培养阅读诗歌的习惯,感受诗意的生活。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诗歌。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四人小组形式、复印教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说的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平凡的生活更需要诗歌。读诗,会让你的生活更快乐,更精彩。也会让你的生命更有追求和梦想。我们学诗,实际上就是要学会诗意地生活,学会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能笑对人生。这堂课,老师想教给大家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掌握它,你就

2、找到了打开诗意生活大门的钥匙。二、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学习第一首诗歌乡 愁。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如果把这首诗当作一个故事来读,你怎样说这个故事?、如果给这首诗配上插图,你会画上什么?用上哪些色彩?、如果给这首诗配上音乐,你会选哪一种?请你试着朗读。(注意:语调、语速、停连、轻重)、这首诗让你想起什么?(某个人、事、景、情绪)归纳如下:、 把握基本内容,了解精巧构思。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

3、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教师点评:以故事形式来读诗,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记叙要素来理解诗歌大意。、 理解独创意象,感受深刻主题。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单纯、明朗而强烈,它们又是丰富、含蓄而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把本是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

4、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邮票,船票,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渴望祖国的统一,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教师点评:以画面形式来读诗,是让我们快速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帮助理解诗歌中的情感。3、感受音乐之美,品味意境之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理解基础上请学

5、生代表来全文朗读,师生一起点评,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教师点评:以音乐形式来读诗,是让我们感受诗歌的形式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拓展诗歌内涵,激发读者联想。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以联想方式来读诗,是让我们与诗歌共鸣,它可以穿越时空,来慰藉我们的心灵。、 小结:现代诗歌自学方法: 一个故事(内容)一幅画面(意象)读 诗 一份情思(情感)一种氛围(意境)一段联想(共鸣)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合作学习第二首诗歌雪花的快乐(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五分钟,师生共同讨论)请学生分享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归纳如下:、 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雪花纷纷扬扬,潇潇酒洒,它裹挟着爱情向一定的方向飞扬,飞扬最后消溶到所爱的人心

6、里。雪花代替我出场,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直奔向清幽的住处,会见花园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 理解诗歌独创意象,感受诗歌深刻主题。 以雪花自比,有纯洁,飘逸,潇洒,自由,快乐的个性。浑身有朱砂梅清香的她是既指心中的爱人,更象征爱情、理想、一切美好的事物。表达情感:对爱情、自由、理想、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感受诗歌音乐美,意境美。快乐中略显忧伤。 假如一词,避开现实,为整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现实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诗节与诗行十分均齐,每个诗行基本三顿,每个诗节的三四行都退

7、后一格。句后加上破折号,从视觉上赋予诗节以错落有致的动感。再加上每一节,都有三句排叠,造成雪花飘飞的意象动感,从听觉上赋予诗的往复回环的韵味。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给人以轻快的感受和向上的激情;消溶,消溶,消溶带给人的则是舒缓,随音调而飘动、沁人心脾。娟娟地飞舞清幽的住处朱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隔行短语的运用,使诗句节奏鲜明,如同乐曲中的回环复沓,旋律鲜明,一叹三咏,注重押韵,使得诗句朗朗上口。现场朗读。男孩组、女孩组,一人一节,分别点评。男女齐读。4、拓展诗歌内涵,激发读者联想。学生自由发言。三、课堂总结现代诗歌自学方法: 一个故事(内容)一幅画面(意象)读 诗 一份情思(情感)一种氛围(意境)一段联想(共鸣)四、结束语:推荐阅读现代诗歌名篇。鼓励学生自己模仿写诗。(补充方文山经历)借用诗人林徽因的一首诗歌朗读来作结。请学生齐读。“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配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