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儿麻醉.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98371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8章 小儿麻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8章 小儿麻醉.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8章 小儿麻醉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内容检索: 第58章 小儿麻醉 发布时间:2011-02-06 点击数:1561次 第58章 小儿麻醉 小儿年龄范围自出生至12岁。年龄在1月以内者称新生儿,1月1岁称婴儿,23岁称幼儿,412岁为儿童。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越大。新生儿、幼儿时期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迅速而急剧的变化,与成人的差别大,至学龄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即减小。因此,不能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从事小儿麻醉必须熟悉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药理特点,并应用相应的麻醉方法和适合小儿的监测设备,使小儿在麻醉期间能处于生理内境恒定的状态,从而使小儿安全渡过麻醉和手术,

2、并在术后顺利恢复。 第1节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 (一) 呼吸系统 婴儿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气管导管如能通过鼻孔,一般均能进入气管。婴儿鼻腔较狭窄,易被分泌物或粘膜水肿所阻塞。由于婴儿主要经鼻腔呼吸,因此鼻腔阻塞可产生呼吸困难。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腺样体增大,但不影响经鼻腔气管插管。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第34颈椎平面(成人第56颈椎平面),且较向头侧及向前,其长轴向下向前,而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角,因此会厌常下垂,妨碍声门显露。婴儿有时需用直型喉镜片作气管插管。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该处呈圆形,气管导管通过环状软骨后行控制呼吸

3、或肺脏扩张时,可无明显漏气,故婴幼儿一般不需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但6岁以后儿童,喉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而声门并不呈圆形,为防止控制呼吸或张肺时漏气,应该用带套囊的导管。 婴儿气管短,仅长4.04.3cm,直径小,新生儿气管直径为3.54.0mm(成人1014mm),环状软骨处的粘膜如水肿1mm,气管直径即减少50%。根据Poiseuille定律,呼吸阻力与呼吸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故直径减少50%,阻力增加16倍。婴儿气管支气管分叉高,在第2胸椎平面(成人在第5胸椎平面)。气管支气管分叉处所成角度在小婴儿两侧基本相同,如气管导管插入较深,导管进入左侧支气管的机会与右侧相等。婴儿支气管的平滑肌较

4、儿童少,小婴儿哮喘时,用支气管扩张药治疗常无效。 婴儿肋骨呈水平位,胸壁顺应性高,而肋骨对肺的支持少,难以维持胸内负压,因此,每次呼吸均有功能性呼吸道闭合。新生儿及婴儿肋间肌及膈肌中型肌纤维少,型肌纤维可提供重复作功的能力,当型肌纤维缺少时,任何因素所致的呼吸作功增加,均可引起呼吸肌早期疲劳,导致呼吸暂停、二氧化碳蓄积和呼吸衰竭。婴儿胸式呼吸不发达,胸廓的扩张主要靠膈肌。如腹腔内容物增加,可影响膈肌活动,也即影响呼吸。 新生儿出生时支气管树虽完整,但肺泡数目少,出生后肺泡树继续增长直至8岁,此后肺体积的增加主要是肺泡的扩大。新生儿每一终末肺单位含340个肺泡,总数约24106个;成人每一终末肺

5、单位含3200个肺泡,总数约300106个。新生儿肺泡面积约为成人的1/3,但代谢率约为成人的两倍,故新生儿呼吸储备有限。 新生儿潮气量(VT)小,仅20ml,约67ml/kg,无效腔量(VD)按体重计,新生儿与成人相同,均为2.2 ml/kg,无效腔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亦相同(0.3),但新生儿呼吸道容量小,故麻醉时器械无效腔要小。人工呼吸时潮气量也要小,以免肺泡过度扩张。新生儿肺泡通气量(VA)按比例约为成人的两倍,新生儿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而不是容量)来满足高代谢的需要,故婴儿呼吸频率较快。 新生儿时期即存在功能性余气,足以保持对吸入气的缓冲,婴儿功能余气量(FRC)及余气量(

6、RV)与肺总容量(TLC)之比较成人为高,提示呼气后肺部存在较大量的余气。 新生儿总呼吸顺应性的绝对值很小,仅5ml/cmH2O(成人170ml/cmH2O),但比顺应性(specific compliance)即总呼吸顺应性与肺总容量或功能性余气之比在新生儿和成人相同。同样,虽然新生儿呼吸道小,对气流的阻力大,达2.8kPa/Ls(成人为0.2 kPa/Ls),但如联系肺容量测定气流阻力,新生儿与成人相仿。故人工呼吸时新生儿所用的压力与成人差别不大。与成人不同,婴幼儿外周(远端)呼吸道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比较多,且阻力分布不均匀。呼吸道阻力增加时,呼吸作功也增加,小气道易患疾病,导致呼吸困难。

7、 新生儿血气分析显示有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低。出生时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未闭,心排血量有20%30%分流,PaO2较低,仅810.7kpa(6080mmHg)。 总之,婴儿呼吸系的特征是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胸廓不稳定,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高,腹部较膨隆,呼吸肌力量薄弱,纵隔在胸腔所占位置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而头大、颈短、舌大、鼻腔、喉及上呼吸道较狭窄,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均有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倾向。婴儿有效肺泡面积/kg是成人的1/3,耗氧量/kg是成人的2倍,说明换气效率不佳,故小儿麻醉时应特别重视呼吸的管理。新生儿与成人呼吸的比较见表58-1,

8、供参考。 表58-1 新生儿与成人呼吸的比较 新生儿成人 肺泡通气 肺泡通气量(ml/kgmin)10015050 潮气量(ml/kg)67 无效腔气量(ml/kg) 无效腔气量/潮气量2.2 0.32.2 0.3 呼吸频率(次/分)4020 肺容量 功能余气量(ml/kg)3034 余气量(ml/kg)2014 功能余气量/肺总容量0.480.40 余气量/肺总容量0.330.20 呼吸机制 总呼吸顺应性120 比呼吸顺应性11 总气流阻力121 比气流阻力11 酸碱状态 PaCO2(kpa)3.73.85.15.3 血浆HCO3(mmol/L)17222428 PH7.367.40 PaO

9、2(kpa)810.710.713.3 AaDO2(kpa)3.3(1410.7)1.33(1412.7) (二) 循环系统 新生儿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闭合,心室作功明显增加,尤以左心室更为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与成人相比,新生儿的心肌结构特别是与收缩性有关的心肌群发育差,心室顺应性较低,心肌收缩性也差,每搏量较小,心功能曲线左移,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和婴儿有心力衰竭倾向。心脏对容量负荷敏感,对后负荷增高的耐受性差,心排血量呈心率依赖性。 正常新生儿收缩血压是810.7kpa(6080mmHg)。脉搏120140次/分,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脉搏亦渐下降。小儿心血管资料见表58-2。小儿麻醉

10、时应测量血压,但袖套应选用合适,袖套宽,血压读数低;袖套窄,读数高。正确的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现有不同宽度的血压表袖套供不同年龄小儿使用。除应用普通血压计可测得小儿血压外,电子血压计可定时自动测压,值得推广。 表58-2 小儿心血管资料 收缩压 kPa(mmHg)脉搏 Bpm心脏指数 (L/minm2)血红蛋白 (g/L)氧耗量 (ml/kgmin)血容量 (ml/kg) 新生儿8.7(65)1302.5170685 6月12.0(90)1202.0110580 1岁12.7(95)1202.0120580 5岁12.7(95)903.7125675 12岁16.0(120)804.

11、3130370 婴儿脉搏较快,6月以下婴儿,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次/分,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或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小儿血容量按公斤体重计,比成人大,但因体重低,血容量绝对值很小,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 新生儿血红蛋白170g/L,大部分是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b),胎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P50为2.4kPa(18mmHg),成人P50为3.5 kPa(26mmHg)。6月时胎儿血红蛋白由成人血红蛋白替代,血红蛋白也降至110g/L,故6月以内婴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显著下降。 (三) 神经系统 新生儿已有传导痛觉的神经末梢,

12、外周神经与脊髓背角有交通支,中枢神经系髓鞘已发育完全。胎儿及新生儿大脑皮层已有功能,怀孕28周可记录到胎儿有脑电活动变化。发育中的胎儿脊髓后角细胞含有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制素等与痛觉传递有关的递质,同时也存在-内啡肽,婴儿存在精细的感觉通路和皮质内联系。新生儿对疼痛性刺激有生理及生化反应。现已确认: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故新生儿应和成人一样,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 (四) 肝肾功能和胃肠系统 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与药物代谢有关的酶系统虽已存在,但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血流增加,酶系统发育完全,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新生儿对药物

13、的结合能力差,导致新生儿黄疸,对药物的降解反应减少,以致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 早产儿肝脏糖原储备少,且处理大量蛋白负荷的能力差,故早产儿有低血糖和酸中毒倾向,当喂养食物中蛋白含量太高时体重并不增加。新生儿比婴儿血浆中蛋白和其它与药物结合的蛋白含量低,清蛋白浓度低时蛋白结合力低,血浆中游离药物的浓度高。 新生儿肾灌注压低且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功能发育不全,按体表面积计,肾小球滤过率是成人的30%。肾功能发育很快,出生20周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已发育完全,至2岁时肾功能已达成人水平。新生儿吸收钠的能力低,易丧失钠离子,输液中如不含钠盐,可产生低钠血症。肾对葡萄糖、无机磷、氨基酸及碳酸氢盐的吸收也少,且不能保留钾离子。此外,新生儿对液体过量或脱水的耐受性低,输液及补充电解质应精细调节。 刚出生时新生儿胃液PH呈碱性,出生后第二天胃液PH与年长儿呈相同的生理范围。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在出生后45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返流的发生率高。当有胃肠道畸形时,常在出生后2436h出现症状,上消化道畸形时有呕吐和返流,下消化道畸形有腹胀和便秘。 (五) 体液平衡和代谢 小儿细胞外液在体重中所占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