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98113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水县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2小明学了物理后,

2、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深秋窗户上水雾形成在窗户的外侧3关于铝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质量大的铝块比质量小的铝块密度大B由公式=可知,体积小的铝块比体积大的铝块密度大C铝块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铝块的密度大小取决于铝块的质量或体积大小4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

3、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5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灯光下的手影B海市蜃楼C池水“变浅”D插入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6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在右盘减少砝码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都是静止C物体在02s内和46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8下列生活现

4、象描述正确的是( )A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B烧开水时壶嘴附近冒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空调房的窗玻璃上形成的水珠在窗玻璃外壁D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过时留下的“白色尾巴”是飞机喷出的气体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B雨后的彩虹C水中的倒影D海市蜃楼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在中暑病人额头上

5、擦酒精B吃冰棒解热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烧开水时冒“白气”11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1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0.5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增大B被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受热膨胀后,质量和密度均不变二、填空题13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

6、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变大的是_,不变的是_14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_(选填“贴近地面爬行”或“直立逃离”)。 15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镜进行矫正16暑期到了,小

7、红和小明乘坐高铁出游。一列列车从小明眼前驶过,小明感到自已在向后退,小红看到旁边的站台没有动。这说明:相对于站台,小明是_的;相对于另一列驶过的列车,小明是_的。(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三、实验题17(8分)在“比较不同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发热电阻丝、温度计和不同种液体的烧瓶四个(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液体的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温度计相同),其他器材任选。 (1)小聪选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的两个烧瓶,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如图甲。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聪“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间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其

8、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液体比热容大;(2)小明选用分别装有C、D两种液体的两个烧瓶,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与小聪相同如图乙。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时,断开S2”。因为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液体比热容小。18(8分)如图所示是某校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其操作顺序是_(选填序号)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再确定铁夹的位置;先调整固定铁夹

9、的位置,再确定铁圈的位置(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3)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说明此时当地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从计时开始到水温刚好达到沸点的过程中,水要持续_,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如图中,表明水正处于沸腾的是如图中的_图(填“a”、“b”)(6)小明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7)实验中,另一组同学用一根正常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异常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

10、是_19(8分)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的实像。(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

11、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6)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次数物距u/cm成像情况像距150.0倒立、缩小、实像12.5230.0倒立、缩小、实像15.0320.0倒立、等大、实像20.0415.0倒立、放大、实像58.0正立、放大、虚像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1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格中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_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O是凸透镜的光心,F是凸透镜的焦点,2F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的两倍,SA是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光线,请你准确地画出它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_)21(8分)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_)五、计算题22(10分)读新华社新闻报道。请计算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此期间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km/h?23(12分)10m冰的质量是多少?熔化成水后

13、,水的体积是多少?(冰0.910kg/ m,水1.010kg/ 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因为1m/s=3.6km/h,所以20m/s=72km/h,这个运动速度显然比蚂蚁爬行快的多,比短跑运动员跑的快,比飞机的飞行速度小的多,所以选项A、C、D都不符合要求。故选B。2、B【详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故B正确;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水雾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这是窗户内的水蒸气遇到玻璃会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3、C【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

14、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选项A. B. D错误,选项C正确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跟物质种类有关,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没有关系4、C【详解】A由于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B由图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由B知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D由于乙图上方的箭头是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5、A【详解】A灯光下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池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插入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即“左物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