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96974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博弈: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竞赛论,用于分析竞争的形势。在存在利益冲突的竞争及斗争中,竞争的结果不仅依赖于某个参与者的抉择、决策和机会,而且也依赖于竞争对手或其他参与者的抉择。由于竞争结果依赖于所有局中人的抉择,每个局中人都企图预测其他人的可能抉择,以确定自己的最佳对策。你和竞争对手们构成一个博弈。现来讲一个故事: 博奕论中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叫做“囚徒困境”的故事。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

2、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而他的同伙就会被判10年。如果双方都与警方合作共同招认,则各被判5年。如果双方均不承认有罪,因警察找不到其他证据来证明他们以前的违法证据,则各判3个月。这两个小偷将如何选择。 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实际上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就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没有人会主动改变

3、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规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在“纳什均衡”理论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所构成:即“局中人集合”又称当事人、参与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做的“选择和赢得集合”。其中所

4、谓“赢得”是指如果一个特定的策略关系被选择,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这三个要素。 当前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的局面是相当严峻的,体现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安全生产舆论环境的不客观,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狭义理解,科技在安全生产中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全社会还未形成具有普世价值的安全文化,安全理念难以在全社会普及,公众对公共安全的漠然等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是“进,阻扰重重;退,无路可退。” “进,阻扰重重”,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投资,不惜放松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以所谓“先发展、后治理”为幌子,凭着侥幸的心理,以牺牲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为代价来吸引投资,发展地方

5、经济。使得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尤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既必须管,又很难管。 “退,无路可退”,是指回到过去的安全生产的格局中,然而中国正在大踏步的向工业化迈进,市场经济处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转变时期,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已拉开了序幕,正向纵深化发展,任何倒退都将是死路一条,安全生产及其相关领域内的任何改革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才能有所作为。 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欧美发达国家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的经济起飞时期,工伤事故往往上升;达到3000-5000美元的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工伤事故普遍趋于

6、下降。许多专家据此就认定中国目前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似乎是必然的,然而有些地区安全生产领域却似乎呈现出一个悖论,经济高速增长,安全生产事故却并无大幅度增长,相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什么经济增长质量与安全生产水平时而正相关,时而负相关的关系,中国的安全生产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难题,是特定政治制度、特定文化、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表象,还是另有原因。在当代的中国社会,批评者众多,问题谁都可以说,批评者谁都可以做,因为批评者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可以不付任何经济成本,政治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创新者少,因为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是艰苦的心灵之旅,是对社会的责任,当前国内很少有人去探究在中国特定

7、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环境下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的规律性特点,一谈到安全生产事故,就是加强监管,加大投入;就是官商勾结,官煤勾结;就是安全文化的缺失;可是据我所知,全国省级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全国又有几家,安全投入又有多少;一谈到安全文化总是言必称杜邦,可是又有几人知道杜邦的“stop”的精髓,又有几人了解杜邦的历史。殊不知,这些原因只是表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切不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更不可为了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以点概面,将安全生产工作引向错误的方向。 实际上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是多种因素,多方作用力所造成的。中央要求按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来统领我们从事的一

8、切工作,笔者觉得有必要另辟思路,探究原因,本文试图从“纳什均衡”理论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的现实作一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飧读者。 实际上中国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的现实就是一部“纳什均衡”的安全生产版本。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看作是一个大博弈局,在这场大博弈中,立法机关(立法者)、政府安监部门(执法者)、学者、企业、媒体、社会组织、民众和国际环境,使“局中人集合”成为7+1的格局。而每一个“局中人”中又能裂变无数的博弈局,无穷无尽。每一个“局中人”策略各不相同,时而正相关,时而负相关。每一个“局中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不顾其他“局中人”,从而进入“纳什均

9、衡”状态,即非合作均衡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大博弈中的“局中人”缺乏理解,缺少沟通渠道,不是在一个平台上对待安全生产这一命题。 我国政府对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一直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安全生产被提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总体规划,然而安全生产博弈中的其他“局中人”似乎难以与政府就此达成共识。 体现在安全生产立法层面上,制定法律的初衷与现实的无奈。我国85%以上的法律是中央政府的部门立法,国务院法制办与各部委同属中央政府领导,彼此间是兄弟部门,难以对法案进行公正客观的衡量。立法者和执法者事实上是高度一致,执法者即是规则制定者,因此立法的权威性在社会上受到普遍质疑。这些法案无不是站在本部门

10、,本行业的立场上,各部委拟定草案时,很容易把各自的部门利益塞进去,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概莫能外。本来各“局中人”由于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对安全生产的理解,职业安全健康的意义就看法各异,是需要进行充分沟通的,而这一立法程序使博弈局中其它“局中人”很难表达其意志,导致其对法案的有意无意的抵触,相关法律出台后又由于缺乏合适的沟通渠道、宣传手段、执行力度,导致了立法机关(立法者)、政府安监部门(执法者)与其他“局中人”无法统一认识。 体现在安全生产执法层面上,由于执法者同时又是规则制定者和裁判者,因此执法的客观公正性在社会上受到普遍质疑。博弈局中其它“局中人”要么是随波逐流,安全监管部门

11、怎么说,我怎么办,反正安全生产监管主体是你,我虽说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但只要不出大的事故,你也没办法,最明显的是企业;要么是无所适从,最明显的是民众;要么是推波助澜,最明显的学者和媒体,学者的本职应该是“求真”,把问题搞清楚,说透彻;讨论问题时要讲学术规范,讲逻辑,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使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观点不断翻新,这就要求安监人员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善于去伪存真;媒体是一知半解,借安全生产事故大肆炒作,捕风捉影,舆论导向有失公允。 从“局中人”中的政府安监部门来说,不出安全生产事故,没人理解你在干什么,在很多时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还不如城管部门,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出了

12、事故,就会遭到其他“局中人”的毫不留情的批评:媒体是一知半解,捕风捉影,舆论导向难以客观公正,“局中人”中的公众由于受到媒体的影响一听说出了安全事故就想到监管不力,权钱交易,全然不知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立法机关(立法者)立即会言辞激烈,指出执法不严;司法检察部门立刻介入事故调查,追究有无违法、违纪行为;尤其令人寒心的是,身为本门“局中人”,同样负有专项安全监管责任的其他相关部门集体失语,导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心灰意冷,满腹冤屈,还无法解释,因为说了别人也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同为负有专项安全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如果总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发生事故总是由安全生产监

13、督管理部门牵头,在政府安监部门(执法者)这个子博弈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永远是一只辛勤的“大猪”,而且是吃不饱的“大猪”。按照“智猪理论”,在这一子博弈局中,如果“大猪”总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敬、总是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小猪”们会吃的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懒;说老实话,这个责任,人命关天的事谁也承担不起。 从“局中人”的中的企业来说,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抱着不出事故的侥幸心理,也绝不会主动增加安全设备投资,“安全风险大于利润风险”的法则更是无从谈起,按照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企业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不顾安全生产的策略,从而

14、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员工安全健康、社会公德及国家法律的要求,不进行安全方面的投入,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从“局中人”的中的国际环境来说,由于中国的企业安全投入普遍较少,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价格自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频繁的对中国的安全生产领域提出意见,反复向我们解释国际化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甚至动不动就将中国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同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与经济、贸易挂钩的原因之一。 其实欧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经济

15、起飞时期工伤事故正是“纳什均衡”所体现的最终恶果。近年来,中国企业粗放经营的盲目发展模式造成重特大事故不断出现的情况也是如此。只有在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社会形成具有普世价值的安全文化,并且全社会对此广泛认同,大多数企业才会采取重视安全生产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不投入安全同样的利润,而且发展的层次更高。欧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的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工伤事故普遍趋于下降,也正是走出“纳什均衡”,全社会合作的结果,而并非经济增长的必然。因此打破“纳什均衡”,进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合作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安全生产及相关领域“纳什均衡”是很难打破的,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绝对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笔者在这只是提供一点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看过本文的读者能记住从“纳什均衡”中悟出的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规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对于中国的安全生产领域,借用国内某位著名学者的话“在安全发展上,我国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避免别人走过的弯路”,但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游戏规则谁制定、谁执行、谁裁判,如何实施。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