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96950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透明度文献综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及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理论基础、评价标准与衡量指标、影响因素、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对策这五个方面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研究的趋势做出了展望。关键词:会计信息透明度 文献综述199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vitt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最早提出了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并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积极响应。相比而言,我国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虽然滞后,但针对性比较强。近年来,会计信息治理的重要议

2、题仍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关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一)国外观点对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理解1996年4月11日,SEC在其发布的关于评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声明中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标准,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透明和充分披露。此后,SEC多次将会计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使用,会计透明度也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巴塞尔银行监

3、督委员会也是较早开始透明度研究的机构,但它的透明度主要是针对银行的。该委员会于1998年9月在其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的研究报告中,将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和风险管理活动。该报告进一步讨论认为,披露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透明度,为实现透明度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及定量信息,这些披露要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重要性。由此看出,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对“会计信息透明度”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两方面: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普华永道会计

4、师事务所在2001年1月发布了一份旨在揭示会计信息不透明对资金成本和融资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创造了一种对会计信息不透明程度加以量化的分析模式,提出了“不透明指数”。普华永道在该报告中将“不透明”定义为:在商业经济、财政金融、政府监督等领域缺乏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和普遍认可的惯例。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透明度定义相比,其更加关注是否存在一个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以及这一准则是否被各方普遍遵循。(二)国内观点对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理解我国对于会计透明度的研究始于最近几年。会计学家葛家澎在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中认为:透明度应该是广义的概念,至少包括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

5、、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这六个方面的质量特征,并且会计信息透明度必须建立在决策有用性基础上。魏明海、刘峰等在论会计透明度中认为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信息披露与管制。它应当包括三层含义:1、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制度体系,所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是协调一致而不是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2、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循,无论是公营部门还是私营部门、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能够严格遵循会计准则;3、对外(含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能够便利

6、的获取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经营风险水平的信息。唐予华、李明辉认为,会计信息透明是指透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准确、容易的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后果,从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不失真的影像。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大体可以归结为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两种。狭义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谈的,而广义的概念则上升到会计信息的全面质量体系的高度。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谈,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都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理论基础(一)委托代理理论(契约观)与会计信息透

7、明度契约观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方将其财产交给代理人经营,有权要求代理人对自己委托的财产实现保值增值,直到取得预期收益;代理人有能力接受委托,有义务为委托人实现其预期目标,在授权范围内自主管理、合法经营、独立决策,并有权要求相应的报酬。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二者的利益函数是不一样的。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将产生一系列的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为缓解代理问题,需建立各种机制,而这些机制的建立是以各种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由此成为委托人评价代理人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

8、越透明越好。所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信息观)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信息观认为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会计透明度是资本市场有效与否和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变量。有效市场可以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三种类型。在有效市场中,管理层能及时、充分的披露会计信息,证券价格能正确反映所有可获取的会计信息,从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会计信息越透明,市场就越有效。而在弱式有效市场和半强式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可能会被扭曲,阻碍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此外,会计透明度越高,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越低。只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才能

9、提高市场效率。(三)信息经济学(投资者保护观)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投资者保护观关注更多的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尤其是保护处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利益。它认为,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投资者同样获利,但是必须保证每一个投资者可能获得相同的信息。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信息不对称有两种类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一种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指代理人利用拥有的信息优势有意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而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经营者处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很可能会延迟或不披露“坏消息”,导致投资者作出不恰当的决策。这样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道德风险是一种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是

10、指代理人不努力为实现委托人的预期最大收益而工作,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同时利用信息优势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会计信息披露也存在道德风险。代理人掌握着许多私有信息,因而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时机进行信息披露,披露的程度、时间、方式等都体现着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财务报告作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工具,可以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正确的决策,促进证券市场的高效运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是不够的,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全面披露会计信息。这样,公众能增加获得的信息量,从而增强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提高了公司经营的透明度。三、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评价标准和衡量指标

11、关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评价标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透明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重大性。唐予华、李明辉认为会计信息透明度至少包括充分披露、及时、相关和可靠性。两者都强调会计信息透明度应涵盖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而已。关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Daouk和Welker以盈余激进度、损失规避度和盈余平滑度作为盈余不透明度的衡量标准;我国关于企业透明度的定量研究较少,崔学刚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一文中以企业自愿披露的数量作为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的代理变量;王艳艳,陈汉文认为,在衡量会计信息透明度时,应以稳健性

12、、及时性和收益激进度作为代理变量进行研究。胡彦斌,刘永萍在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研究和展望中写道,关于信息披露评价,最为权威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和证交会(SEC)的规定。我国证券法规定,“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信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个方面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5信息披露进行考评。综合国内外信息披露的评价标准,得出了以下5条标准:1、及时性。及时性是信息披露质量的首要标准,直接影响信息决策的有用性;2、准确性。要求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内容准确真实,不能虚假陈述;3、完整性。要求提供的文件齐备,格式规范,内容要完整充分;4、相关性。信息披

13、露并不是越多越好,它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5、合法性。要求公司所公告的内容和所涉及的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所有关信息披露制度规则的规定。四、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魏明海、刘峰在论会计透明度中认为,一个国家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整体水平,主要取决于该国会计准则及相应法律、法规等的完善程度;单个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则更依赖于企业对会计准则的遵循程度和自愿披露程度。2004年,崔学刚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一文中,从公司微观层面研究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它以公司自愿披露水平作为公司透明度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经研

14、究发现,两职合一对公司透明度产生负面影响,而独立董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前十大股东中具有机构投资者等公司治理变量与公司透明度正相关。但是如果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独立董事对提高公司透明度的作用会受到限制。这个结论支持了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间存在互补效应的论断。与崔学刚不同,王艳艳、陈汉文在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中,以稳健性、及时性和收益激进度作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研究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正相关,其中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显著高于非四大审计的上市,而国内不同类型事务所客户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启示

15、我们,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改善资本市场微观结构,不仅需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而且要关注信息呈报方的供给动机。张灵芝在会计透明度的理论视角、信息约束及其实现中认为,会计信息不透明度,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会计信息约束,即在获取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具体来讲,信息约束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企业遵循、执行会计准则及制度的意愿及执行效果;二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完善程度、强制披露和监管制度以及违规的惩罚等。内部因素从根本上引导管理层提供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而外部因素从法律、监管和惩罚措施上确保管理层提供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王雄元、陈文娜、顾俊在2008年发

16、表了年报及时性的信号效应论文,通过考察年报及时性与下一时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关系来说明提前或延迟披露年报是否具有信号效应。研究发现,提前披露公司下一时点的会计信息有较强的透明度和较低的盈余管理水平,延迟披露公司下一时点的会计信息有较低的透明度和较高的盈余管理水平。这表明,公司不同的披露机制传递了不同的信号。五、提高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张灵芝在会计透明度的理论视角、信息约束及其实现认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技术上保证会计透明度的实现,即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针对新兴业务积极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程度消除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摩擦,形成和谐完整的会计体系。二是从制度上诱导管理层高质量的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完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具体包括(1)健全中小股东远程投票和代理投票机制(2)健全董事会结构与职能(3)建立审计委员会或者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4)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