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969159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之管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宿州市雪枫小学 唐成章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双向五环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要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指导和调控;积极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技能。主题词:合作学习 基本策略 操作要领 教师主导 指导调控 积极评价 提高技能正文: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

2、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形成合作学习热。在我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对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课程实验中,有片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能看到,教师一宣布讨论或合作学习开始,学生便开始大声讲话。你根本听不到学生在说些什么,说的内容与学习有没有关系。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再问几个问题,便草草结束。有的教师往往一节课都在讨论,学生都在说,课堂上乱哄哄的

3、,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本学期,我校全面启动了“双向五环教学改革”,实行分组,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习。笔者认为,教师更要准确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认真扮演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科学地使用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一、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小组由4-6人组成,分组大多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组长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同学关系等等因素。(组长要实行轮换

4、制,给每个同学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组长要掌控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成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要定期交换分工,给每位同学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小组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组长主持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汇报自学成果)若经过讨论后大家的意见仍然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下,待到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二、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造者,更是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

5、色与以往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并将检测结果同激励性评价优秀合作学习小组结合起来。三、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合作的技能。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合作技能,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赢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活动的方式,小组活动的秩序,成员的参与度,活动结果的汇报水平,对其他组意见的修正和补充,组员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结合教师的检测,评选优秀合作学习小组。以上就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钻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们就会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得更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新探、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小学语文、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