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96716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电路的复习与总结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物理备课组一. 电阻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还有两个单位,一个是千欧(k),另一个是兆欧(M),1k=103;1 M=106。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都面积有关系,并受温度影响。在材料、温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在材料、温度和导体长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

2、反比。对于大多数确定的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例外。二. 变阻器1. 滑动变阻器变阻器的构造主要是由瓷管、线圈(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绕制)、滑片、接线柱等组成,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为使滑片P跟电阻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为了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两端安装有接线柱。左边的符号就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右边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达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目的。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接法: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要将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常见错误有

3、两个:一是将导线接到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上;二是将导线都接到支架两端的接线柱上。前者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后者也无法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分析顺序依次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滑片向左右滑动时,这段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怎样变化?变阻器滑片上的铭牌上的数值说明了这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规则:(1)串联在电路中。(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3)使用

4、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5)如果是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接线柱的选择原则就是“一上一下”。2. 变阻箱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它可以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了能够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人们制造出了变阻箱。一般情况下它只有两个接线柱,只要将变阻箱串联在电路中就行了。它有个数不等的旋盘,每个旋盘上都标有0至9的10个数字,旋盘的下方标有标记及1000、100、10、1等等。读数时只要将旋盘指示数值乘以相应倍率再相加即可。旋盘指示数值均为9时变阻箱接入电路阻值最大。这种变阻箱

5、的优点就是可以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是它改变电阻是不连续的。三.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科学探究:决定电流大小的因素电压和电阻的大小决定电流的大小。研究时我们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先不连电压表,看清回路:电流表与R串联。读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然后再将电压表接入,看清:电压表与R并联,读数表示R两端的电压。(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表格(R=5)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

6、R的电流跟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路图同上,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填入表格。表格 (U=3V)结论:电阻R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二)欧姆定律 1. 内容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

7、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刻而言。2. 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2)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8、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欧姆定律有三方面的应用,一是计算电流,二是计算电压,三是计算电阻。3. 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伏特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用安培表测出流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实验电路:步骤: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

9、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注意:如果待测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则不能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法)四. 等效电阻的替换1. 电阻的串联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分别求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得U=IR,U1=I1R1,U2=I2R2,U3=I3R3 (1)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知识可知I=I1=I2=I3 (2)U=U1+U2+U3 (3) IR=IR1+IR2+IR3R=R1+R2+R3 (4)从推导中看到,欧姆定律既可用于各个导体,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I、R要用不同的下标区别,且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

10、标,以正确表达欧姆定律公式中各量是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根据上述规律,如果是n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R总=nR。另外由于在串联电路中:I1=I2,这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有分压作用,而且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这是很有价值的一条规律。2. 电阻的并联 设电阻R1与R2并联时,总电阻为R。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 (1)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即U=U1=U2 (2)用(1)式除以(2)式得所以,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可知(3)式为:这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可以表述为:并联电路的

11、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对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作几点说明。(1)当n个电阻并联时,电阻关系的表达式应写成:这表明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两个分电阻值中任何一个都小。其实,任意多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一定小于它们中阻值最小的电阻。并联电阻后总电阻减少,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由于L1、L2是并联,有:U1=U2根据欧姆定律得:IlRl=I2R2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规律。五. 家庭用电(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是指用来给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器供电的电路。家庭电路由低压线路供电,两根进户线中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火线与零线

12、间电压为220伏,正常情况下零线接地,与地之间没有电压。地线不与外边进户线相连,而是连接在住宅楼埋入大地的接地导体上。家庭电路中要安装电能表,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总开关的作用是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方便检查和维修。电路里的电线都有规定的最大电流值,如果电流超过规定值,电线过热易烧坏电器,引起火灾,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电路里必须安装保险装置接入一段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保险丝。新建的楼房,在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

13、上的“漏电保护器” 就要起作用了。它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接下的就是各个灯和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了。其实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可以看作一个个的用电器,这样我们发现在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是并联关系,原因之一就是这样它们之间才不会相互影响。在电路中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当然对应的插头也就有两脚和三脚之分了。两孔插座中,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仔细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只有那些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或者容易潮湿的用电器)才会使用三脚插头。在三孔插座中,除了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是跟大地连接的,也就是接地的,家用电器上的三脚插

14、头,两个脚接用电部分(如电冰箱、洗衣机中的电动机)另外那个与接地插孔相应的脚,是跟家用电器的外壳接通的。这样,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本来是跟火线绝缘的,是不带电的,人体接触外壳并没有危险。但如果内部火线绝缘皮破损或失去绝缘性能,致使火线与外壳接通,外壳带了电,人体接触外壳等于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把外壳用导线接地,即使外壳带了电,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走,人体接触外壳就没有危险了。(二)测电笔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或与电线连通的导体),如果氛管发光,表示接

15、触的是火线:如果氖管不发光,表示接触的是零线。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如果手没有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即使笔尖接触火线,氖管也不发光,测电笔就失去作用了。只有人的手接触了笔尾的金属体,这时才会有电流流过氖管,通过人体进入大地,这时氖管才会发光。这时为什么人不会触电呢?因为在测电笔中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在一千欧以上。当用测电笔接触零线和地线时,由于零线和地线间没有电压,当然也就没有电流流过氖管,所以氖管不发光。使用测电笔时,人的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否则就会有大的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三)电灯 家庭电路的主角是电灯。电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白炽电灯的发光,是因为灯炮内的细钨丝通电后发热,灯丝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左右,达到白炽状态,于是灯丝发出明亮的白光。安装家庭电路时,各个用电器(包括两孔和三孔插座)是并联关系,在火线上要安装熔断器(保险盒)。两孔插座中左边接零线。右边接火线。接白炽电灯时,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而且火线要接螺丝口灯头上的锡点,零线接螺旋套。(四)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