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96619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影响报告书(简要版)1 规划目标为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关内容,保证山东省将来电力发展、电网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有序化以及科学化,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发展【2006】672号文关于开展“十一五”电网规划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电力发展的总体部署,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会同山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等单位,编制完成山东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

2、020年目标网架。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山东省500千伏电网成为覆盖全省所有市域,负荷中心和主要电源基地的环网或双回网络结构,在中部及东部负荷中心形成坚强的受端网络;山东电网大部分区域220千伏电网开环运行,实现十二个220kV 区域供电电网。主城和新市区110千伏高压配电网,以22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全部实现“双源”或“三源”供电。“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规划新建和改、扩建后输变电能力将达到:500千伏变电站共有27座(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2座,未含500kV 济北开关站,扩建500kV 变电站7座 )、220千伏变电站278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21座,改扩建78座)、新建

3、110千伏变电站179座,改扩建91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49座,改扩建6座;新建500千伏线路 2900公里、新建220千伏线路总长度为7098公里、新建及改造110千伏线路 11717公里(城网中4092公里,农网中7625公里)、新建及改造35千伏线路(城网中1773公里,农网中6878公里)。此外还结合“十二五”及以后的负荷预测,展望远景(2020年)的目标网架结构。2 山东省电网环境保护现状(1)山东电网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现状1)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500kV输变电项目认真履行环评手续和竣工环保验收手续;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年来也逐

4、步得到开展。2)山东省境内各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等均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要求,变电站站界噪声以及附近敏感保护目标的环境噪声水平总体上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少量变电站站界噪声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要求,但不存在扰民现象。3)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的生态影响基本得到恢复,由输变电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十五”期间建设的现有输变电工程均能按照各项规范和环保要求设计、施工和运行,各项环保措施得到落实。4)山东省境内输变电工程的环保投诉较为少见,仅有的几起环保投诉也已得到妥善解决。(2)山东电网环境管理现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5、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考核办法,定期考核,提高了环境保护管理专业工作水平和质量。同时,对硬件设施也进行了投入。3 山东省主要环境资源现状3.1 自然环境现状(1)地形地貌山东省地貌区划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东半岛丘陵区和鲁西北平原三大区,又可细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间)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泛平原和黄河三角洲9个基本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5.3%;台地、盆地和山间(前)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2.8%,黄河冲积扇面积、黄泛平原面积、黄河三角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9%。山东海岸北依渤海,东及东南濒临黄海,海岸线长度为3121km,海

6、岸类型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海为淤泥质海岸外多为基岩侵海岸。(2)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17.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据省国土资源厅2000年业务统计,全省已开发利用土地总面积1412.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其中,农用地1003.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建设用地408.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农用地中,耕地767.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园地101.53万公顷,占6.5;林地103.70万公顷,占8.3;牧草地4.20万公顷,占0.3。建设用地中,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78.80万公顷,占11.4;交通用地48.70万公顷,占3;其他建设用地17

7、6.87万公顷,占10.8。(3)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到2000年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54个,占全国自然保护区个数的3.5%,总面积640583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华北地区的水平。到2006年为止,新增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个自然保护区中,有国家级5个,分别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岛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址)、临朐山旺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省级8个,面积92221 hm2;市级17个,面积263782 hm2;县级2

8、7个,面积124986 hm2。山东自然保护区从面积上看,主要以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占全部保护区面积的41.2%;从个数上说,以县级保护区为主,占到保护区总数的50%。全省有森林公园77个,面积216040 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其中有国家级26个,省级32个,市级19个,面积分别为128255 hm2,365 hm2,1420 hm2。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26个,总面积314600 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其中国家级3个,面积94400 hm2,各占风景名胜区的11.5%和30.0%,省级23个,面积220200hm2 ,占风景名胜区的82.5%和70.0%。(4)人文

9、景观和文物古迹山东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97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5)饮用水源保护区省控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49处其中地表水水源地18处,分布在济南、青岛、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滨州、德州11 个市辖区内,地下水水源地31处,分布在济南、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泰安、日照、莱芜、聊城、菏泽l1个市辖区内,这49处水源地承担着山东省17个城市的主要供水任务。3.2 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1)电磁环境现状1)工频电场从工频电场监测结果可知

10、,排除监测点附近的电磁环境影响源,规划区域内,工频电场强的的范围基本在几伏至几十伏之间,最小值小于1V/m。2)工频磁场从工频磁场监测结果可知,规划区域内,各测点测得的工频磁场垂直分量在 0.0052.179T ,水平分量在0.0075.241T 之间,合成量在0.0052.609T 之间。3)无线电干扰值从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可知,排除监测点附近的电磁环境影响源,规划区域范围内,各测点测得的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值为31 53dB(V/m) ,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现状满足相应标准限制要求。(2)声环境现状规划区域内声环境现状总体较好,昼间、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基本满足2类标准要求,位

11、于相对偏远的郊区或农村的测点可满足1类标准要求。部分位于城区的测点噪声水平较高,主要受交通噪声影响。3.3 规划区域内主要环境问题(1)土地资源问题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用地1003.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其中80以上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因此,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路径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基本农田的问题。(2)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山东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全国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华北地区的水平;全省森林公园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全省风景名胜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山东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

12、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省控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49处,其中地表水水源地18处,地下水水源地31处。山东省内自然保护区等敏感保护目标对变电站选址和输电线路选线的影响尚不突出。4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 电磁环境影响(1)变电站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的技术规范,其环境影响一般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本规划环评选择规划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变电站进行了电磁环境影响类比监测。结论如下:1)50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厂、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均分别低于现行标准4kV/m、0.1mT、55dB(v/m)

13、2)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厂、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均分别低于现行标准4kV/m、0.1mT、53dB(v/m) (2)架空线路1)500kV送电线路500kV单回送电线路导线对地距离11m:输电线路产生的最大工频电场(地面1.5m处)为9.674kV/m,距输电线路中心14m(即边导线外1m)处。当计算点离线路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26m(离边导线14m)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 导线对地距离14m:输电线路产生的最大工频电场(地面1.5m处)为6.522kV/m,距输电线路中心17m(即边导线外2m)处。当计算点离线路中

14、心距离大于或等于26m(离边导线14m)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 工频磁感应强度水平分量0.00010.0068mT、垂直分量0.00070.0096mT,其值均小于0.1mT推荐标准限值;输电线路走廊下距中心20m处、80%时间概率下的0.5MHz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38.039.3dB(V/m),小于55 dB(V/m)。500kV双回送电线路导线对地距离11m:输电线路产生的最大工频电场(地面1.5m处)为8.928kV/m,距输电线路中心14m(即边导线外1m)处。当计算点离线路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8m(离边导线14m)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4kV

15、/m推荐标准限值。 导线对地距离14m:输电线路产生的最大工频电场(地面1.5m处)为5.790kV/m,距输电线路中心15m(即边导线外2m)处。当计算点离线路中心距离大于或等于18m(离边导线14m)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均小于4kV/m推荐标准限值。 离线路中心050m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垂直分量0.00220.017mT、水平分量0.000070.0096mT,其值均小于0.1mT推荐标准限值。输电线路走廊下距中心20m处、80%时间概率下的0.5MHz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42.643.9dB(V/m),小于55 dB(V/m)。2)220kV送电线路工频电场:(一)双回路:当导线高11.0m时,双回路220kV同塔架空送电线路下同相序排列的导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为4.17kV/m,而逆相序排列的导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为1.93kV/m,表明逆相序排列的导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与同相序排列的导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相差2.22kV/m,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送电线路采用逆相序排列,可有效地降低地面工频电场强度,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小于4kV/m限值;送电线路采用同相序排列时,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垂直分量略大于4kV/m限值。(二)单回路:当导线高7.5m时,单回路220kV同塔架空输电线路下线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5.19kV/m,其产生的最大工频电场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