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96182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步教学法”教学预案范例.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6 *找骆驼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拟定探究内容、制定探究用的表格。学生准备:搜集名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事例。五、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自主学习(约10分钟)1.引导学生读准课题。(约1分钟)师:今天我们学习16*找骆驼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提醒学生:“骆驼”的“驼”读轻声。生:再读课题,读准轻声。2.引

2、导学生发现略读课课题的特点。(约1分钟)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课题,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的课题和我们这单元前几篇课文的课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生:题目中有个“*”。师:对,这一课的课题里面多了一个“*”,像这样的课文被称为“略读课文”。3.引导学生明白略读课的学习任务。学法指导(约2分钟)师:这是我们接触的第四篇略读课文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前三篇略读课文是怎么学习的?生作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要完成三件事(1)、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解决课文前面提示语里的问题。(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约6分钟)(1)整体感知。(

3、约5分钟)生:自由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边读边勾画出其中的问题。师:通过读这段话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故事与老人有关,与商人有关,与骆驼有关。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会儿大家在回答的时候,要用上“老人”、“商人”、“骆驼”这三个词语。生:自由读课文。抽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1分钟)师: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提示语这段话,导读里给我们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生:答。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约15分钟)1.老师明确分组情况,落实组长及其职责。

4、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约2分钟)师:现在请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自主学习,合作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分发表格。表格内容如下:骆驼的特点老人怎么知道的2.分组探究。(约10分钟)组长组织成员通过读课文探究完成表格。(组内交流,组长做好记录,组员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展示。(约3分钟)教师组织展示探究成果。根据分组情况抽2-3组在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或多媒体出示答案。(三)角色朗读,即时训练(约10分钟)1.观看无声动画片。(约2分30秒)师:各小组都学得非常认真,为了犒劳一下大家,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片。(多媒体播放无声动画片)生:观看。师:这动画片和我们平时看的有什么不一样?

5、生:没声音。师:没声音,我们来给他配音。来,我们先把商人的话和老人的话标上不同的符号。生:在书上标记。2.交流朗读体会。(约1分30秒)师:要配好这个音,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读时应注意的地方。举例指导朗读:商人后面的话要读出生气的语气,老人的话应该读出不紧不慢的语气。师:请大家认真练习,呆会儿我们来评几个“金话筒”。 3.学生自由练读。(约2分30秒)4.抽学生分角色朗读,完成给动画配音。(2-4组)(约2分30秒)5.评“金话筒“奖。(约1分钟)(四)评点总结,升华主题(约5分钟)师:在我们配音的这部动画片中,有两个演员,是哪两个?在这两个演员中,你佩服

6、谁,为什么?抽生全班交流自己的见解。师小结:对,老人的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值得我们钦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比如鲁班观察带齿的叶子发明了锯子;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课件出示: (谁)通过观察 (什么)发明(或发现)了 (什么)。老师课前请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请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全班交流。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祝大家在以后都能成为一个用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人。六、板书设计16 找骆驼用心观察,认真思考骆驼的特点老人怎么知道的左脚有点跛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7、。缺了一颗牙树叶上留下的牙印。七、教学反思本设计突显了略读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难点突出,学法指导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略读课到底该学些什么。尤其是“给无声动画配音”、“评金话筒奖”两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导也张驰有度: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合作完成表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表格的设计,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达标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对“即时训练”中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又不失教师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和教学条件,发挥教师范读的示范作

8、用,必要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教读,以确保朗读指导的实效。)。小学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旧知: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新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2.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后续知识: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做准备。基本技能:作图、统计分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1.统计思想方法有统计意识、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2.辨证统一思想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联系(折线统计图的制图原理与条形统计图是一样: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条形统

9、计图是用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还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3.符号思想用图(点、线、图形)、数反映数学现象。基本活动经验:观察记录、制作统计图、分工合作、交流倾听、分析总结教学目标: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图像得出信息、判断、推测问题结果或趋势。2.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渗透统计思想方法、符号思想等,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提供富有现实意义

10、的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经历认识、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根据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合理预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纸。教学预设:一、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1. 情景引入:课件出示超市图片,了解绿豆的销售情况,引出销售量,超市老板分析最近几个月绿豆的销售量作了统计,分析后就作出了决定。想知道老板是怎么做出决定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2. 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思考,获取信息)(1)出示一幅条形统计图

11、,看一看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征(2)出示(折线)统计图(直条变点):有什么变化?哪些没变?思考:这种(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二、合作探究交流1. 交流(条形统计图):哪个月的销售量最多?哪个月的销售量最少?你怎么看出哪个月多哪个月少的?小结:从直条的长短很容易比较数量的多少(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认识折线统计图(师生合作探究)()观察折线统计图(直条变点):有什么变化?哪些没变?(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得出信息,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师:从这些点我们也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都同意吗?(小结并板书:数量的多少)】(3)通过

12、连线,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下降,数量减少;上升,数量增加;(师生合作探究)小结:从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就能看出数量增加和减少,也就是数量的增减变化。(小结并板书)这样的统计图就叫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比较两种统计图(1)(课件出示比较图)你发现这两种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同桌交流、集体交流)。(2)(需要时课件出示总结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板书: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1)讨论画法(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折线统计图应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干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师生合作:教我画一画:(课件出示画的过程),边画边引导

13、绘制方法:描点、标数、连线(顺次)。(2)尝试画图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人数统计图”。完成后展示部分作品。三、 即时训练、运用拓展分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人数统计图”(画、说)分析“某地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1) 回忆: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用得非常广泛。)(2) 这幅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什么叫“月平均气温”?这个地方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是怎么变化的?有规律吗? (课件出示问题)(3) 你觉得下一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会上升还是会下降?说说你的理由。3分析“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1) 一年的气

14、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但是在某一段时间,比如春夏之交,气温变化却可能会没规律,所以呀在这样的天气里就一定要注意身体(情感教育)。这不,就在四月初,一位小朋友生病了,他来到了医院,医生为了方便了解他的体温变体情况,画了一幅统计图(出示“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2) 这幅统计图是什么统计图?统计了什么? (3) 解决问题(出示问题):小组讨论。(然后反馈。注意理解红虚线的含义)四、评点总结梳理1、老板是怎么做出决定的?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2、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折线统计图呢?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特 点: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绘制方法:描点、标数、连线(顺次)初中

15、物理:第一节 压 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力的概念。2了解压强的概念。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4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5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二)技能目标:1能掌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三)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这种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