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96044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鸣虫葫芦的基本知识.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赏玩鸣虫常需的设备和用具盆-罐 以泥土和陶土烧制而成,是传统的鸣虫器具。盆罐有南北之分,南方产的盆壁薄,北方产的盆壁厚,这是为了适应南暖北寒的气候之故。形状可分为:直桶形和花鼓形两类。花鼓盆造型美观,价格一般比较昂贵。盆罐养虫以陈旧的为佳,新出窑的盆罐干燥,且有火浇味,不宜直接用来养虫。需用河水、井水或沉淀过的干净雨水浸泡。搪底 用于喂养斗蟋的盆,还往往在盆底涂上一层以黄泥、细沙和陈年石灰配制的“三合泥”,称为“搪底”或“砸泥底”。其作用是为蟋蟀营一个尽可能自然的环境,让其接触到“地气”,以保证良好生长。盒 1.木盒 高档的虫盒为木盒,它们由各种优质硬木,如红木、乌木、紫檀、花梨等精制而成。

2、矩形木盒四个边都是由木工传统工艺的“榫头”来楔合,一侧的通气孔常用精雕细镂的象牙或骨片;盒面和周身也常镶以黄杨木、象牙、贝壳之类的嵌线、图案,或饰之象牙或骨质浮雕。这类木质虫盒的做工之考究、镶嵌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矣。价格都十分昂贵。但笔者认为,如对鸣虫有特殊的爱好,很值得收藏一个别致的虫盒,毕竟它是鸣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竹盒 竹制虫盒的做工虽不如象芽、红木那样考究,但也很有特色。竹子天然的纹理及柔和的本色,给人一种质朴感。由于它们透通性和保温性能好,内壁又不是太光滑,便于鸣虫在内固着、爬行。此外,竹制虫盒坚固耐用,是价廉物美的理想虫具。竹盒有长方和圆形两种。长方形的虫盒是手工制作的,

3、一般较宽畅,适于喂养中型鸣虫,如蟋蟀、金钟等,很少见有更细巧者。圆形的虫盒是用车床镞制的,线条简练,造型美观,且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其中不乏适宜于小型蛉虫的精细玲珑者 3.有机玻璃盒色泽鲜艳,造型新颖,价格适中,深得年轻人的喜爱。由于其质地光洁滑爽,有些精制的虫盒真有仿象牙的味道。有机玻璃虫盒常有一盒多室的“套间”,有“二室户”,也有“四室户”,适宜于同时喂养雌、雄两性鸣虫或多个鸣虫。有机玻璃虫盒由于内壁比较光滑,可在底板上粘一层卫生纸,既利于清洁,又利于鸣虫的固着、爬行。4.铜盒 早年这种虫盒均以黄铜或紫铜片精制而成。近年亦有用不锈钢片制作的虫盒。铜盒造型很特别,通常为椭圆形或半椭圆形,顶盖上

4、有雕花的气孔;前面有形态各异的透明玻璃窗户,由此可观看盒内鸣虫活动情况;内底往往砸有泥底。铜盒古色古香的造型和特有的金属光泽,是其他虫具所不具备的。由于其价格适中,因此是喂养中、大型鸣虫的合适虫具。但铜的传导性能太强,所以不宜在盛夏和寒冬使用。若在冬天使用,应置于怀中,或外周用保温的护套,切不可裸露置于室外。5.纸盒 它们简洁轻便,保温通气性好,藏于人身不凝结水汽,但容易破损、弄脏,不便清洁。市场出售鸣虫时附带的简易纸盒,只适宜于临时存放,其牢度不够,不宜于随身携带。鸣虫买回后,应及时换入合适的虫具中6.管管为圆筒形容器,通常由芦苇、竹、木、有机玻璃制成,亦有用象牙、牛角等高档材料精制而成。虫

5、管顶端一截有螺纹口,可以拧下,其上常有象牙或骨片等镂空雕刻的图案,兼有装饰和透气作用。如顶部无透气孔,在颈部或其他部位定有栅栏状透气孔。由于管形虫具口径一般都较小,因此仅适于喂养小型鸣虫,如小黄蛉、墨蛉、金蛉子等。选购时不宜挑选口径过分小的虫管。虫管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外出时用。但因其容积小,鸣虫在里面的活动范围小,不宜长时间放养。亦有粗大如笔筒状的虫管,内底也搪有泥底,可喂养中型鸣虫,但不便于携带 7.虫笼 是一类传统的形状各异的虫具,最常见的有正方、长方、馒头形、鸟笼形或圆形容器,通常由玉米秸、麦秆、竹、木、芦苇或金属丝等编结而成。高档的亦有用红木、象牙和胡桃壳作材料的。用各种植物材料编

6、结的笼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产地特色,是价廉物美的虫具。它们通气性好,适于夏秋季喂养蝈蝈、纺织娘、露螽、草螽等大型鸣虫。方形的竹笼和小巧玲珑的鸟笼型都是比较大方实用的虫笼。双间的竹笼和上、下层鸟笼型竹笼可同时喂养两种不同的大型鸣虫。夏秋季节市场上带鸣虫一起出售的玉米秸虫笼空间偏小,最好移入较为宽畅的竹笼或木笼中。对于口器锐利的鸣虫,如小纺织娘,最好置其于铁丝笼内,避免咬坏笼器。有些高档红木笼子的笼围比较稀,不宜喂养头小体纤的鸣虫 8.葫芦是由天然的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加工而成。由于葫芦本身是一个传统的成仙得道的吉祥物,历来为人们所崇尚。葫芦虫具空间大,能使虫鸣产生回音,保温保湿性能好,且又轻巧坚固

7、,便于携带,许多经艺匠们精心雕琢装饰的葫芦虫具已成了高档艺术品,有些甚至成了珍贵的国宝。葫芦虫具的挑选,盘玩与保养鸣虫的畜养和玩赏在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唐代就有人畜养鸣虫以供玩赏。我在这里想和朋友们谈谈养虫所用的葫芦。 畜养鸣虫、斗虫所用的器具统称为虫具。虫具的种类很多,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就其制作材料来说,从金、玉、牙、角,到骨、木、泥、瓷、葫芦,乃至现代化学合成材料,应有尽有。 虫具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人们在长期的玩赏实践中又逐渐认识到,畜养鸣虫以葫芦虫具最佳。它兼有实用与观赏双重价值,需要时就用来养虫,平时则可摆于厅堂供人赏玩。有些范制极为精美的葫芦虫具,本身已成为一种高级艺术

8、品。 一、葫芦虫具的种类 葫芦作为畜养鸣虫之具,在长期的玩赏过程中,经过历代玩好者和艺人的不断努力,葫芦加工制作方法不断翻新,种类也愈来愈多,使本来属于天然之物的葫芦虫具逐渐发展为一种倍受宠爱的特种工艺品。就制作方法来说,可分为本长、勒脖、范制火绘、砑花等多种;就葫芦的造型来说,更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1、本长葫芦 “本长”是北方玩虫者的一名行话,指天然长就,不加人工范束的葫芦虫具,主要相对范制品而言。本长葫芦虽系自然天成,虽造型有限,却有天然之致。这是本长葫芦为人所重的第一个原因。原因之二是本长葫芦中符合畜虫要求者少之又少,极难觅得,俗云“物以稀为贵”,能在千百葫芦中得一上品,自然要受到人

9、们的珍视。 所谓本长难得主要是指亚腰葫芦。其难在两点,一是腰太细,不成比例;二是长得不甚周正。亚腰葫芦的外形特征就是细腰便腹,大大小小有很多种。但无论大者,还是小者,如果作为观赏,则腰与腹的比例愈悬殊愈觉别致。但作为虫具,对亚腰葫芦却有特殊要求,讲究腰粗而腹略小。葫芦的腰部,做成虫具后便成了脖处,既是鸣虫出入的门户,又是传声的关键部位,如过细,则效果不佳;最佳比例为6:5:6,即葫芦的上下腹直径皆为6厘米,腰的直径5厘米,这样才大小适中,比例匀称,既受看又很好的传声效果。然而象这种比例的亚腰葫芦是很少见的。常见的情况是腰太细而腹太大,或腰稍粗而腹更粗,或腰与腹的比例尚好,而上腹却又嫌小,这些都

10、不符合要求。 第二个难点是亚腰葫芦一般很难长得十分周正。所谓周正,是指葫芦不歪斜,饱满充实,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观察,外形曲线都应该是相同的。换言之,葫芦的上腹,腰与下腹的中心点应处在一条直线上。由于葫芦生长期间各部位受光程度不同,往往向阳部分长得较为饱满,而背阴部分生长不足,造成成上下腹的两面鼓出的曲线稍有差别,并形成“歪脖”。这是玩家视为大忌的。有经验者试验葫芦是否周正,除用眼仔细观察,放在手中旋转感验之,尚需将葫芦放在桌面上,如能笔直站立,则大体周正;如倾向一方,则不周正。所以古人说葫芦嫩时就应该“扶令端正”,这是很有道理的。葫芦开花坐果时要把葫芦的蒂柄扶正,令其垂直朝下,并在生长期内经常

11、改变葫芦的朝向,使各部分的受光程度相同,就容易长得周正了。 以本长亚腰葫芦做成虫具,主要利用葫芦的下腹,腰和上腹之少半,下腹为鸣虫的“居室”,腰为鸣声之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扩音作用。这后一部分,北方玩虫者称为“翻儿”。“翻儿”愈大,扩音效果愈好。所以要求亚腰葫芦的上腹的大小要与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亦可。如上腹过小,即使腰与下腹成比例,“翻儿”也出不来,亦为玩家所不取。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葫芦的腰与下腹相比显得过细,但与上腹相比却成比例。这时可以从下腹部截口,作葫芦的“喇叭口“,而由上腹作鸣虫的“居室”,做成“倒栽葫芦”(南方称为“倒装”)。如柄处很直,这种“倒栽”与鸡心葫芦很

12、相似;若柄处歪斜,可将此处锯去,再镟一个大小相当的红木底座粘住,造型却也别具一格。其实在本长葫芦虫具中,以“倒栽”为多。原因是亚腰葫芦上腹小,下腹大的特殊外形,决定了腰与上腹的粗细更为接近,较易得到比例合适者。 扁圆葫芦只能用来畜养蝈蝈;亚腰葫芦多用来畜养蟋蟀,油葫芦所用稍大一些,斗蟋蟀所用则是小型的,金钟儿所用是一种粗矮口阔者。除这两种外,其他种类的葫芦均不宜做成本长葫芦虫具。 2、范制葫芦虫具的造型乃人力而为,随心所欲,不受任何限制,所以种类极多,远远超过本长葫芦。不过就基本形态来说,常见者可总结为以下几种: 1).鸡心葫芦 顾名思义,其形如鸡心,鼓腹粗脖,下部稍尖。有大小之别,大者腹胫7

13、厘米或稍多,长12厘米;小者腹6厘米,长10厘米。鸡心葫芦出现较早,约在清咸丰年间或之前,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鸡心葫芦内部空间较大,鸣虫居其中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主要用来畜养蝈蝈,出音宏亮动听。 2).柳叶葫芦 形如其名,象柳叶,稍细长,下部尖削。其与鸡心葫芦的外形颇相象,只是比鸡心葫芦细长一些,所以脖与腹的比例也稍小于鸡心葫芦。晚清以来的花模制品多为这种葫芦。有粗细长短之别,此种葫芦的用途与发音效果和鸡心葫芦相同。 3).棒子葫芦 这也是一种专用作畜养蝈蝈的葫芦,其外形特征细长而不鼓腹,如圆木棒,故名。器身大部分为一直筒,底部浑圆,只有脖处凹入。又分二种。一种是脖处以下部分上下一般粗,另一种是

14、脖下部处稍粗,下端细,中间部分微鼓,有如玉米棒子之形,这是“棒子”之名的另一个来源。前一种出现较早,晚清某些王府出品的官模中就有这一种,且为花模;后一种出现较晚,多为素模。行家们认为,畜养蝈蝈,以棒子葫芦效果最佳。因其内壁为直筒形,容积较大,容易产生共鸣,发声集中浑厚,低音丰富。棒子葫芦有大小多种,一般粗5厘米,长15厘米左右;最大者粗竟67厘米,长20余厘米,算是葫芦虫具中的“巨人”。 4).油瓶葫芦 这种葫芦也比较大,形如古代的油瓶,其主要特点是脖处细长,与腹部有较大的悬殊。用其畜养蝈蝈,发音低沉,音量也较大,不过此种现在已不多见。 5)、花瓶葫芦 鸡心、柳叶、棒子、油瓶四种葫芦都是蝈蝈葫

15、芦,共同特征是脖处靠最上端,口撇而短。花瓶葫芦属于蟋蟀虫具,脖在全器的中下部,“喇叭口”很长,约占葫芦体的一半或稍多,由脖处向上缓缓外撇。花瓶葫芦的下部为圆球状或稍扁,这里是蟋蟀的居处;其余全为鸣声的“扩音系统”。花瓶葫芦的外观修长匀称,十分优美。因蟋蟀虫体较小,所以早期的花瓶葫芦多是小型的,高约10厘米,下腹径粗5厘米。近几年范制的花瓶葫芦则有大、中、小多种,最大者高近20厘米,下腹径粗7厘米。因下腹造型的不同,花瓶葫芦中又分为几种。一种下腹浑圆,底部扁平,这是晚清以来的常见形式。第二种下腹扁圆,底部向内凹入,称之为“荸荠扁”,因其下腹象荸荠之故也。第三种下腹较鼓,而底部为一平面,称作“沙酒壶”。第四种下腹呈倒梯形,俗谓之“步步得儿”。这几种葫芦只有腹部不同,上部则完全一样,整体造型很象瓷花瓶,故皆归入一类。 3、勒脖葫芦 勒脖葫芦也是虫具的一种,其特点是只有脖处是范制而成的,腹部则是自然生长而成的,可以说是一种介乎本长与范制之间的半范制葫芦。勒,即勒系,以物套在或绑住葫芦的某一部分,限制这一部分的生长,以符合我们的要求,原理与范制是完全相同的,不过我们已经知道,范制葫芦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但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工艺性,难度很大;而勒脖显然简便得多,只要有地方种下几棵葫芦,即可进行。勒脖选用的葫芦也是长葫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