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95942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测量施工方案(DOC).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发中心工程测量和放线施工专项方案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XXXXXXXXXXXXXXXXXXXXX电建研发中心项目部2015年7月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研发中心项目,位于XXXXXXXXXX,建筑面积为83405。3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1层,局部3-5层。11层建筑高度51。2m,5层高度26m,3层高度15.6m。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0。00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84。00。基础结构形式多层部分采用桩承台加防水板,高层部分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基础埋深10.40m,结构使用年限50年.该工程结构复杂,相互位置关系复杂,异形结构,测量精度要求

2、高,建筑物垂直度及各楼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施工测量放线是本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直接影响该工程质量.同时本工程基础面积大,且同时施工,轴线投测量较大,测量精度要求高,并且施工场地较为狭小,控制点位不易布置,给施工测量带来难度.所以轴线控制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本工程在业主提供的原始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基础上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2、编制依据2。1XXXXXXXXXXXXXXXXX项目工程图纸2。2工程测量规范2。3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2。4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和强制性标准3、施工测量组织机构测量工作是项目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

3、及顺利交验,同时也是项目质量工作的必要保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及质量过程控制.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无论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均重新到指定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与建设方办理交接桩手续;检核红线桩和水准点;承担测量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编制测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1组织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施工队测量人员施工队测量人员项目部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实行统一管理.下设若干测量组,负责相应分项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各测量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测量高级技师和测量技师,测工的最低

4、级别为中级工。测量组长必须由工程师、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高精度测量工作由项目部部委托具有测量专业资质的公司负责;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作业队测量组自己负责。因此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框图见下图所示.3。2施工测量管理职责1、施工测量管理规定施工测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项目部项目部及各分包专业队须配备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搞好施工测量工作。项目部及各专业队应配备足够精度和数量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各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年检合格证书。施工测量前,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

5、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对于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中的有关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所有测量放样数据必须进行复核,放样的点位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核。各项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和损坏,对于测量原始资料和成果要坚持签字制度,并应装订成册,归档保管.2、项目部测量人员职责负责制定整个项目的施工测量方案,并对各专业队施工测量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负责从建设单位接桩并进行复测和检桩工作,向各专业队测量人员交桩。负责对各专业队所施测的轴线控制点、中线控制点、施工水准点等重要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控制轴线进行检测。对现场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可靠、准确。负责施工测量技术管理和竣工测量工

6、作及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负责轴线及高程的闭合工作.3、专业队测量人员职责检测并签认上级测量部门交给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对保护本专业的测量标志。测设和加密本专业所需的主要轴线点、中线点和施工水准点,并报上级测量主管机构检测。负责本专业的施工放样、定位和其它零星测量工作。负责本专业控制点埋设工作。经常检查和保持测量控制点的完好性以及相邻点间的通视。负责本专业的施工测量资料的收集,并送到项目部部归档。项目部测量组织机械详见附图1。4、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根据多边形平面控制网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主点,测设精度不低于二级导线精度,主控制点在A轴、B轴、C轴、D轴上,形成十字丝控制网,以保证整体贯

7、通和视线良好, 细部控制线在此基础上加密。控制网交点布设后分别检测各条边长和各点交角,合格后向外引测到安全处钉桩,有条件的在永久建筑物立面上测设方向点。由此形成平面二级控制网,并把其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网.(轴线控制点布置详见附图2:测量放线平面控制网布置图)点号XY160。7950251.4280371.5820457.35305085.3346085.4927085.12180-73.1985、测量施工准备5.1测量人员配备测量主管1人,测量组员3人,测量员全部持证上岗。5。2测量机具配备情况仪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精度用途鉴定情况全站仪徕卡TSO9台12mm+2ppm2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

8、、校核;工程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变形观测;高程基准传递.合格经纬仪J2台12”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合格水准仪索佳C32台2S3水准测量、复验标高。合格激光铅直仪北光DZJ3台150m/30m量距、传递标高合格钢尺50m30m把45m传递标高合格5。3测量机具的使用与管理1、测量仪器使用要求:各级测量技术人员应负责和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管情况;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专业操作规程;凡新仪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校正,并根据说明书,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后方可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主管技术人员或在其具体指导下才能使用;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

9、岗位,避免仪器受振、倾倒和碰撞,雨天或烈日下测量应打伞。2、测量仪器维护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定期维护。要按计量管理规定及时送检,单位内部每季度要检查校验一次仪器的精度;测量人员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止丢失;测量仪器和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拭,定期上油;测量仪器使用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坏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送公司技术部处理,不得擅自拆修。3、测量仪器保管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使用中要注意防晒、防淋、防尘和防潮;领用和归还仪器时,使用和保管人员应互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各级主管业务部门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使用、保管情况,要求每

10、年登记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卡片制度,并随同仪器同时调动;测量仪器必须经公司主管业务部门组织鉴定后方可报废;增补购置测量仪器必须由公司技术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5.4接桩、验桩、护桩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将桩位及资料交给我公司后,我们及时对所交水准桩位进行复测,在核对所交桩位无误后,根据现场情况护桩,以便日后使用.6、施工测量技术方法6.1测量放线原则本工程施工测量按“整体定位、分散施测”的原则进行。即测量定位阶段采取统一引测导线,建立整体控制网;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按楼座分别实施测量放线。6.2测量标准符合设计图纸和测量规程的规定,使工程的定位准确,相互间几何尺寸

11、正确,建筑物垂直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6。3场区控制网布设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人将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和整个场区平面控制网,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中对导线和建筑方格网主要技术指标,适当提高精度要求。本工程控制网按二级布设,即首级控制网(闭合导线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原始基准标桩的交接及校测在工程开工前,及时联系业主,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桩的交接。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有标桩示意图及文字说明,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依照资料,现场核对点位并签字,同时应立即组织

12、测量人员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复测工作,并在5d内将复测结果书面提交给业主,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业主及交桩单位研究解决。在整个施工阶段,原始基准点每月检查校核一次。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本工程在施工现场四周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布设导线控制网,导线点布设应尽量考虑视野开阔、便于保存,受施工影响较小的地点埋设并应采取措施进行护桩,点位周围应标有明确的标识。本工程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依据业主给定定位依据作为起算依据,施测时以工程原始基点为起始边,用极坐标法放出控制点,根据现场临设及道路布置情况进行布置,必须能够通视,并且要保持到工程结束。施工坐标系的建立施工坐标系和图纸坐标系相同,建立施

13、工坐标系。现场控制点数据核算到此坐标系中,放线时,相关人员在此坐标系中算出欲放实体的坐标数据,校核后进行现场放样。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成方格网形式,以此作为现场的轴线控制网,方格网平行轴线,考虑到基础结构放线的通视情况,控制线偏离轴线间距1m。考虑到作业面放线方便,格网间距不大于30m.方格网点(轴线控制点)布设在基坑两侧稳固之处。精度按一级建筑方格网的等级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图附后。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现场首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2mm,且不大于3mm。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

14、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20mm,且不大于5mm.引测方法采用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施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控制点的标高进行修正。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措施桩点长久稳定性的保持是场区平面控制网精度保证的关键。因此要按照国家永久点位的技术要求进行埋设,施工控制网的点位处于沉降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移现象,因此在使用期间要适时对其进行校测,平差后计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桩点的埋设首级、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应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监测点应设在变形量大,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桩

15、点做法如下:混凝土桩直径0。5m,桩顶标高为场地设计标高下0。3m,顶部预埋1001006mm钢板,点位中心镶嵌1mm铜芯,在桩顶面的角上设水准点,水准点高出钢板510mm,一级网埋深不小于2m,二级网埋深不小于1m。控制桩四周砌筑15001500450mm的240mm厚砖墙防护,再用钢管做15001500mm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要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标识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绘制点之记。6。4桩基施工测量1、桩基定位测量桩位坐标推算依据是设计单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