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95703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1慢性鼻窦炎麻杏石甘汤.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王付 每日一案每日一方系列041慢性鼻窦炎 经方案例 许某,男,20岁,郑州人,有3年慢性鼻窦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鼻塞不通,流黄鼻涕,头痛,口渴欲饮冷水,舌质红,苔薄黄,脉无变化。辨为风热犯窍证,治当宣散风热,通达鼻窍,给予麻杏石甘汤与桑菊饮合方:麻黄12g,杏仁10g,石膏24g,桑叶15g,菊花6g,连翘10g,薄荷5g,桔梗12g,苇根12g,生甘草6g。6剂,第1次煎30分钟,第2次煎25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鼻塞减轻,以前方12剂;三诊:流黄涕减少,以前方6剂;四诊:头痛好转,以前方12剂;五诊:鼻塞、头痛未作,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

2、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鼻塞不通、舌质红辨为热,再根据流黄涕、苔薄黄辨为风热犯窍,以此辨为风热犯窍证。方以麻杏石甘汤宣肺清热通窍;以桑菊饮宣散透热。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麻杏石甘汤【方药歌诀】肺热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良,宣发肃降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学用导读】根据张仲景设麻杏石甘汤方药用量比例关系,则是主治肺热证,在临床中若能调整方药用量比例,则能主治表寒里热证,所以对麻杏石甘汤主治病证必须高度重视用量比例关系。【医案助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刘某,男,64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因急性发作而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气喘,痰黄而黏

3、,咯痰不爽,胸中烦热,口渴欲饮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略弱。辨为肺热证,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12,杏仁12,石膏24,葶苈子15,知母15,桔梗15,红参6,大枣10枚,生甘草10,瓜蒌15。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二诊:诸证基本解除,又以前方治疗6剂,病证痊愈。用方点拨:根据咳嗽,气喘,痰黄而黏,口渴辨为肺热,以此选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加葶苈子清泻肺热,知母清热养阴,桔梗宣肺止咳,红参、大枣补益肺气。方药相互为用,既清热又兼顾气虚,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中医辨证】肺热证(邪热壅肺证):咳嗽,或气喘,或痰稠色黄,或痰中带血,身热,或汗出,或无汗,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用方

4、思路:正确使用麻杏石甘汤,以主治肺热证为基础方,以主治表寒里热证为临床扩大应用。病变证机:邪热侵袭于肺,肺气不降,浊气上逆,以此而演变为肺热病理病证。审证要点:根据咳嗽,或气喘,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用方审证要点。【西医辨病】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肺炎,麻疹,百日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等。【衷中参西】合理运用麻杏石甘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呼吸疾病,还是治疗五官疾病等,都必须符合麻杏石甘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泌尿疾病: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等。2、五官疾病:急性结膜炎

5、,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慢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3、皮肤疾病:风疹,过敏性荨麻疹等。【中医治法】清宣肺热,止咳平喘。【方药西用】具有镇咳、祛痰、平喘(对组织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所致的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解热、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菌、抗病毒、改善血液循环,升高血压等作用。【处方用药】麻黄去节,四两(12)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8.5) 甘草炙,二两(6) 石膏碎,绵裹,半斤(24) 随证加减用药:若痰多色黄者,加贝母、胆南星、黄芩,以清肺化痰;若气喘明显者,加桑白皮、款冬花、贝母,以泻肺平喘;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栝楼根,以泻大肠安肺里;若咳嗽明显者,加桔梗、百部,以

6、清肺止咳;若胸闷者,加葶苈子、苏子,以泻肺行气宽胸;若肺气损伤明显者,加粳米、人参,以补益肺气等。【煎服方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方证研究】肺主宣发与肃降,主一身之气。邪热侵袭于肺,肺气不降而上逆,则咳嗽,或气喘;肺主通调水道,水不得下行而变生为痰,痰热胶结不解,则痰稠色黄,或痰中带血;肺热充盛于外,则身热;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出;若热郁胶结于内,则无汗;热伤阴津,则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邪热壅肺病理病证。其治当清热宣肺,止咳平喘。方中麻黄与石膏相用,石膏用量倍于麻黄,既清泻郁热,又制约麻黄宣肺而不助热;麻黄既宣发肺气,

7、又制约石膏清泻而不寒凝。杏仁肃降肺气,与麻黄相用,一宣一降,调理肺气。甘草益肺气,使宣发降泄药而不伤肺气。 方药配伍特点:辛温之宣与辛寒之清相伍,宣发肺气受寒凉之制而不助热,清泄肺气受辛温之制而不寒凝,相互为用,温在宣通,寒在清泄,从而达到泄邪愈疾之目的。【使用禁忌】肺寒证,肺阴虚证,慎用本方。style=font-family: 宋体【煎服方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方证研究】肺主宣发与肃降,主一身之气。邪热侵袭于肺,肺气不降而上逆,则咳嗽,或气喘;肺主通调水道,水不得下行而变生为痰,痰热胶结不解,则痰稠色黄,或痰中带血;

8、肺热充盛于外,则身热;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出;若热郁胶结于内,则无汗;热伤阴津,则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均为邪热壅肺病理病证。其治当清热宣肺,止咳平喘。方中麻黄与石膏相用,石膏用量倍于麻黄,既清泻郁热,又制约麻黄宣肺而不助热;麻黄既宣发肺气,又制约石膏清泻而不寒凝。杏仁肃降肺气,与麻黄相用,一宣一降,调理肺气。甘草益肺气,使宣发降泄药而不伤肺气。【临证答疑】 1、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方药组成? 答:理解麻杏石甘汤方药组成,清热泻肺药有石膏,宣降肺气药有麻黄、杏仁,益肺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清肺宣降肺气。 2、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用量? 答:运用麻杏石甘汤主治肺热证,麻黄为辛温,石

9、膏为辛寒;麻黄宣肺助热,石膏泻热寒凝;石膏与麻黄配伍,则石膏受麻黄制约,泻热不寒凝;而麻黄受石膏制约宣肺不助热,尤其是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是12,石膏用量大于麻黄,所以决定方药功效以泻热为主。 3、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 答: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的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迫津外泄,气逆于上。 再则,辨治肺热证,在多数情况下,肺热壅盛而郁结于内,常见病证是无汗;在少数情况下,肺热壅盛而迫津外泄,不常见病证是汗出。张仲景论肺热证,重点突出辨不常见病证在某种程度比辨常见病证还重要。 4、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无大热”? 答:辨治肺热证,若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热因无汗而郁蒸肌肤,则

10、可演变为身大热;若病变证机是肺热壅盛,热因汗出而泄越,则可演变为“无大热”。可见,辨治肺热证,无汗与身大热并见,而汗出与无大热并见。 5、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不可更与桂枝汤”? 答: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不可更与桂枝汤”之间的辨证关系有2,辨治肺热证之前是辨表里兼证,以桂枝汤证为主,用桂枝汤发汗后,而病证则演变为以肺热证为主,其治不能再用桂枝汤;辨肺热证之汗出、发热与太阳中风证相类似,临证应重视鉴别诊断。 6、怎样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下后”? 答:理解麻杏石甘汤主治与“下后”之间的辨证关系有2,张仲景在辨治肺热证之前,既论表里兼证,又论肺热证可能有不大便,对此辨治应与阳明热结证相鉴别;

11、辨肺热证与阳明热结证相兼,以肺热证为主,其治用药必须有主次之分,不能选用以泻下为主。 【经方杂谈】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这段经文太简略,不能深入理解本方。试想肺心病心衰也会汗出而喘无大热,能用麻杏石甘汤吗?显然不行!这里的喘是支气管痉挛的哮喘,此汗出也多局限于头部,无大热者,提示感染性疾病中毒症状不严重,而过敏性疾病多无大热。据此,可以认为麻杏石甘汤的经典主治是支气管哮喘。本方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经典条文,例如治疗过敏性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花粉症、荨麻疹、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这些疾病连同支气管哮喘都属于型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至于一些感染性疾病,也或多或少地有过敏因素的参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断过敏介质的释放,减缓过敏症状。基于临床治疗的病种特征和药理结论,可以认为麻杏石甘汤是“型变态反应的拮抗剂”。这种称谓,为本方的临床运用指出了主要方向,也不至于被“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束缚了思路。经方的运用应当突破条文,破译古典证,建立新的方证体系,这样,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