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9527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难点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 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科技自撚条件2. 农业地域类型一一水稻种植业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二具体内容(一)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2. 特点:(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

2、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3. 投入与产出:(1)投入: 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劳动力。 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2)产出:农产品。 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5. 农业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为 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混合农业。(2)按投入程度分为: 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

3、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二)农业区位选择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坡度:大于 25不适合种植业。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 、水分。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劳动力:价格、素质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农业技术、科技 经过

4、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 术、投入产出比、环境) 。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

5、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3)特点: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潘帕斯草原。 区位条件: a. 气候温和,

6、草类茂盛。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d. 海上冷冻船的发 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 a. 培育良种牛 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c. 开辟水源 d. 种植饲料。 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差异:我国靠天养畜,超载过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恶化 借鉴: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 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商品农业3. 商品谷物农业。(1)含义: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3)种植的作物:

7、小麦、玉米。(4)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5)经营方式:一般是家庭经营。(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地位: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分布:中部大平原。 优越区位条件: a. 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夏季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 便利的交通运输。 c. 地广人稀。 d. 高度发达的工业。 e. 先进的科技。 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差异:美国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单产低;成本高。但可耕荒地多 借鉴:扩大规模和机械化降低成本;加强科技;加强农业一体化,延长生产链,提高效益4. 混合农业:(

8、1)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生产对象: a.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牧草、饲料作物。 b. 饲养牲畜。牛、猪、羊。 特点:将饲养牲畜与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2)新颖的混合农业: 分布:我国珠江三角洲。 特点:将甘蔗、果树、桑蚕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地位。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重要小麦出口国。 分布:小麦、羊毛主要产于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墨累 达令盆地是最主要的小麦 牧羊带。 墨累 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特点: a. 家庭农场为主。 b. 规模大 c. 机械化、程度高 d. 农产品多供出口。出口 对象:英国。 墨累 达令

9、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 a. 农场成为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b. 农民 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c. 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墨累 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自然条件(地形较平坦,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距海近、靠近公路,市场稳固,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支持) 墨累 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地处大分水岭雨影区、降水少。 解决途径:修建水利工程,跨地区调水。 与中国的比较: 差异:我国南方丘陵生产结构单一,没有发挥资源多样性的优势 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多样性经营南方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 市场

10、灵活性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三 疑难突破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本课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 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农业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 气候: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决定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太阳辐 射能、适当的温度和水分是自然界生物生长的三大要素。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较 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地形: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坡度

11、大于18。就不易于发展种植业。地形的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操作和技术改造,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实现。其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及坡向的差异,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不同的土壤条件,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及其产量。世 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水源:水源因素是对天然降水的补充,对一般地区而言,它仅是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但对于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却是作物生长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12、2)社会经济条件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促进条件,主要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效率和水平。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对于自给农业,交通运输的影 响较小。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起着决定作用。 市场需要量:国内外市场需要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产 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要量。 交通:方便快捷的交通是农业尤其是易烂的农产品更需要的。 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种及结构的改变,特 别是以农产品为

13、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 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设备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河西走廊的棉粮祁 连山冰雪融水充足的光热条件;农业历史悠久黑龙江省的大豆东北平原土层深厚肥沃;气候适宜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水热条件好,水网稠密,洼地众多;居民有食鱼习惯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鲜奶不宜长途运输古巴的甘蔗水热条件配合好,土壤肥沃:国家政策的影响 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是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

14、业区位的。无论是对自然因素的 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3.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通过多 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 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需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 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需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需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以改造土 壤条件。市场和交通运输的变化: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

15、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 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如科学的市场预测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 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5.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气候光热水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地形不冋的地形区(坡向、坡度、咼度),适宜发展不冋类型的农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