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95036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策划建议书.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必要性及可行性说明本联盟是由金属产、销上下游企业及公共服务企业、协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产业链上的多个独立法人自发、自愿组成.以国家金属现代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我国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协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 录一、联盟基本情况41.1 联盟组建基本情况及目的41.2 联盟组建的必要性4二、产业发展情况52.1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52.1.1 发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深化产业链协作是国际现代

2、服务产业发展趋势52.1.2. 金属产业整合和规模化是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趋势62.1.3. 我国金属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严重不足82.2 需求分析92.2.1 联盟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政策关联性92.2.2 聚焦支柱产业,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有力支撑102.2.3 促进金属现代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对构建我国整个金属产业体系发展意义重大112.2.4 推动金属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优化112.2.5 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12三、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143.1 联盟总体目标及创新点143.1.1联盟总体目标143.1.2 课题创新点143.2 面向金属现代服

3、务产业联盟的建设153.2.1 产业联盟业务合作模式研究153.2.2 产业联盟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研究183.2.3 产业联盟盈利模式研究193.2.4 产业联盟的协同机制研究203.3 产业联盟业务协作支撑技术研究213.3.1 产业联盟服务标准体系研究223.3.2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数据标准及编码体系的研究243.3.3 业务协作支撑体系研究263.4 基于产业联盟的研发平台及联盟体系303.4.1. 基于产业联盟的协作支撑平台303.4.4.1基于金属供应链的公共信息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303.4.1.2 基于金属供应链的协同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323.4.1.3 金属全程供应链

4、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353.4.1.4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链在线融资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353.4.2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开发363.4.3 基于产业联盟的金属产业链的子联盟协作体系37四、执行年限和计划进度3945一、 联盟基本情况1.1 联盟组建基本情况及目的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某某公司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铁西分公司、中国*物资沈阳有限公司、本溪*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流通行业协会、辽宁省*钢铁贸易商会、东北大学*技术研究所、锦州市*材料研究所、沈阳*大学、辽宁省*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由金属产销上下游企业、大

5、学、科研院所、公共服务企业共同于2011年5月14日组建的。立足缔约“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各方共同利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有关科技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和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集聚创新要素,解决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共性、关键性、瓶颈技术问题,形成技术创新链,为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的整体提升搭建支撑平台,引领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快速、高效、持续、健康发展。1.2 联盟组建的必要性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用户需求偏好的日益多样化和产业边界的日趋模糊,企业间竞争的时空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者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的重要性迅速提高,孤立的

6、创新者和企业已经无法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传统的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模式逐渐被结盟企业之间的群体竞争模式所替代,形成了以合作竞争为基本特色的“新竞争”格局。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合作方式,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如联合研究和产品开发,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而且带来了高水平的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促进了企业创新的快速发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作为技术相对薄弱的边缘产业代表,企业间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故企业急需从单纯的技术自给转变为技术相互合作和技术相互依赖,利用合作伙伴的产品开发设施或市场渠道是促使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企业积极寻求战略联盟的重要因素。因此组建“金属现

7、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势在必行。二、产业发展情况2.1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2.1.1 发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深化产业链协作是国际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之一,主要包括金属产品生产、研发、贸易、再加工、仓储、运输、金融服务等内容。从国外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已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金属企业提供生产过程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支持。金属制造业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要保持“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而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作为全过程参与的服务,发挥着重要的协同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

8、值和运行效率。金属行业的竞争已经从企业层面延伸至整个产业链。钢铁巨头米塔尔正是凭借“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和“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理念,在起步晚和缺少本土政府支持的环境下,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颠覆了全球钢铁行业,并使钢铁这样一个百年传统行业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无论是米塔尔,还是必和必拓,或是日本海运企业,尽管身处产业链不同环节,但围绕钢铁业的产业链价值转移而展开的竞争,已使全球钢铁行业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全球化竞争时代。在新的竞争模式下,资本的快速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边界,使行业竞争超越单纯的制造、运输或采矿。而那些固守区域市场和单一产业环节的生产企业,则可能反复受到产业链价值转移的振荡,直至被

9、竞争所淘汰。2.1.2. 金属产业整合和规模化是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趋势全球钢产量,在最近几十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0年全球钢产量超过14亿吨。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如北美、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钢铁的物流量往往是生产量的数倍。例如,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大量的钢材交易,是世界上钢材贸易量最大的区域,2007年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交易量达8.63亿吨,而2007年欧盟的钢材产量只有172亿吨左右。北美的钢材国际贸易以进口为主,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北美内部国家及欧盟等,交易的数量仅为欧盟国际贸易量的十分之一。日本是钢材的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中国及亚洲其他主要国家,很少进口。作为生产原料的

10、铁矿石方面,中国、日本和欧盟是世界上三大铁矿石进口国和进口地区,而中美、南美及大洋洲则是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地区。从这些可以看出,钢铁物流有着很大的需求潜力。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物流的组织形式与我国有些不同,他们很少有使用自有设施承担物流作业,而是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物流公司。一般专业做钢铁物流的企业,往往其前身是大型钢铁企业的物流部门。像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一些钢铁物流企业是从钢铁公司剥离出来的,比如美国钢铁集团旗下的美国钢铁物流公司,日本最大的钢铁物流公司日铁物流株式会社也是日本钢铁集团旗下的。另外,在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往往有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航运企业。这些企

11、业运作规范、网络健全,并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运力,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应。从事钢铁物流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有美国的Transtar物流公司、欧洲的Stinnes公司。此外,物流组织形式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应用物流共同化,即不同企业之间的运输合并和设施共用,以更有效地利用物流源,使国外钢铁物流的成本比例较低,一般在8-10%。由于钢铁流通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使发达国家钢材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很高。欧洲部分国家排名前五的分销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卢森堡为80%,比利时、法国为70%,荷兰为65%,德国为50%。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为大型金属流通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的经济和市场基础。此外

12、,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管理,这些金属流通企业不仅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通过委托加工、物流等增值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如美国最大的钢铁加工配送企业瑞森公司在北美洲和亚洲有80余个加工网点,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在全球拥有180个联合公司,在60个国家设有600个加工网点,集中于为下游工业供应产品和提供综合服务;英国斯坦科公司在全球建立网络,进行钢材、金属原材料实物贸易,还为金属生产和流通行业提供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日本钢材流通虽由中间批发企业为主导,但是从事批发业务的综合商社都是较大规模的企业,如三菱、三井商社等,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运营成本低,物流服务项目较为丰富。2.

13、1.3. 我国金属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严重不足我国金属现代物流业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与国际化进程需求相比,也只能算是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我国金属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效率相对低下,功能不尽完善,不能适应金属生产和金属贸易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在规模、效益、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服务质量不高。行业前5名企业的经营总量仅占全国流通消费总量的4%,前100名企业经营总量也仅占全国总量的15%;产业集中度很低,大量企业各自为战,竞争秩序差,缺乏配合;服务质量不高,导致合同兑现率、交货及时

14、率、销售询单应答时间、合同平均处理时间、客户满意度等效益指标普遍不高。2) 标准化建设滞后。生产商、贸易商、交易平台服务商使用的交易数据标准不统一。以物流为例,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金属物流现代服务产业标准化体系没有得到系统的建立和推行,严重影响了物流的效率。3) 金属行业的物流缺乏整体规划,各环节没有理顺,布局不合理,物流成本很高而方式单一,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导致整体效益不佳,物流系统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很高,我国金属物流的成本比例一般在20%,而发达国家的成本比例在810。4)

15、专业化程度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目前钢铁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使得金属企业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运输、仓储水平落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5)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培育也比较困难。物流人才是金属行业物流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但我国无论是金属企业或金属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或者是人才培养,都还相当滞后。6)信息化程度低,现代营销和经营水平不高。目前,金属企业大多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绝大多数金属企业是靠纸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这显然无法实现金属的现代物流;同时也与现代物流系统所要求的物流信息在相关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换,在相关交易者之间进行网络连接还不能衔接。大而不强的我国金属现代服务产业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出路,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更要靠创新求发展,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2.2 需求分析2.2.1 联盟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政策关联性联盟的创立是发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大力推进金属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全面提升金属现代服务产业竞争力,是完全符合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战略目标要求的。联盟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