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单位2.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948957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长度单位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长度单位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长度单位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长度单位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长度单位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长度单位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长度单位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长度单位米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对于二年级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学习起来会感到有点抽象。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3课时。【教学目标】1

2、、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用M表示,知道1米=100厘米。难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知道米的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课件、1米长的纸条八条、米尺【设计理念】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3、识厘米:1、在尺子上分别找出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2、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3、教师过渡语:小朋友真棒,对厘米的认识真好,那谁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一个忙呢?二、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看谁量得又快有准确。1、请一名学生上来并用自己的学生尺跟老师(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讲台的长度。2、提问:谁快点?(老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吗?(可能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老师用的尺子长或老师用了米尺)3、引出米尺并认识米尺:请学生观察米尺是怎样的?与学生尺有什么不同?4、小结:米尺与学生尺一样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上面都有数字和刻度线,都

4、是从0开始(0是起点),量物体时都是把尺子的起点(0)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与物体平衡,然后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米。【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比赛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求知欲望,对于米尺更感兴趣,渴望认识学习的情感。三、学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感知1米=100厘米。3、汇报交流学习结果: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得出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的学生尺,合

5、作测量1米长的纸条有多少厘米。(学生利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进行测量,纸条上有10个大格,要求学生测量出每个大格之间有几厘米长,然后再数数一共有几个格,是几厘米。四、练习巩固:1、请出一名学生,教师用长纸条测量该学生的身高,并估一估该生大约多高?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量各自的身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刚才测量出来的长纸条为组里其他同伴测量身高,让每个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五、知识运用:1、课件出示练习:(1)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要求学生用手比划)【设计意图】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

6、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出厘米和米的长度,切身感受实际的长度,对区分厘米和米单位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 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测量较长的物体是,我们一般用( )作单位,测量

7、较长物体用( )作单位。【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六、卷尺(简单介绍)七、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测量物体时可以用学生尺或米尺,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 )尺方便些,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 )尺比较方便。认识长度单位米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

8、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4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尺、米尺【设计理念】因为长度单位

9、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过程】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回顾梳理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活动做好铺垫。二、进行练习。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10、)3、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2、 做一做(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 )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 )厘米 30厘米+6厘米=( )厘米 100厘米 40厘米=(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3、知识运用:(1)抢答题:(课件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黑板长约4( ) 我们的身高约130( )旗杆高15( ) 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 ) 床长2( )爸爸的鞋子长25( ) 我们的房子高3( )4、思考性练习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 )作单位,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 )作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