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944347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易错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易错点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注意:概括和总结)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注意:哲学)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8、哲学的

2、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

3、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的特点)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现象)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6、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也无正确、错误之分)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8、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9、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

4、是客观的(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0、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1、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2、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1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14、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15、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

5、律和客观条件)16、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注意:还要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1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18、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19、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注意:不一定是不同的)20、实践决定于认识。 (注意:实践决定认识)21、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22、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注意: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2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注意:根本动力)24、

6、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注意: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25、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注意: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26、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注意: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注意:联系是有条件的)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

7、无法改变(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注意: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不一定)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注意:必须在一定意义上)7、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8、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注意: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9、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

8、是发展(注意: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10、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注意: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注意: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12、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注意:矛盾既对立又统一)13、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注意: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4、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注意: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15、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注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不能认

9、为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16、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意: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7、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还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18、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19、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注意:片面理解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20、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注意: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10、当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2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抛弃.(注意:错误,不符合辩证否定的原理,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2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的事物发展.(注意: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注意:历史唯物主义才是)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注意: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注意:社会意识

11、具有双重作用)4、社会存在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注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注意: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6、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注意:这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7、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同.(注意:错,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是通过实践加以解决.但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性

12、质不同,解决的具体方式也不同,在阶级社会里,矛盾是对抗性的,通过阶级斗争去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改革来实现.)8、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注意:起推动作用的人们)9,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注意: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10、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注意: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意: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12、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注意: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13、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注意: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