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942138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会从各方面出问题。作为公民注定不会

2、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工作者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业绩,作为经营者注定设法损人利己,作为家庭成员注定使这个家庭不幸福,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没有责任感,甚至能使人发生异化,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沦、颓废或者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反社会、反人类直至毁灭。如果缺乏责任感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时,则这个社会无法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平、公正、正义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崩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责

3、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成才、就业、服务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一、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

4、,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二、从远大理想着眼,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励我们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和学习。 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三、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

5、码,也是单位招工用人的重要条件。诚信能够有效地督促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继而帮助大学生立足于社会。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 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中社会责任感向高境界发展。集体主义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社会责任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6、。为了明天的事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抓紧在校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本领,有责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 第二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摘要】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发展的不足等,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及其缺失的成因,并提出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何为“责任”。字典解释是。指应尽的义务或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责任。人,不

7、仅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享受国家法律赋予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更应该自觉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责任感主流是积极的和向上的。在我国春运期间,在全国各大汽车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高速公路站旁等到处可见大学生志愿者辛勤的身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数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以他们最诚挚的笑容、最热忱的服务迎接了一位又一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各高校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中,许多大学生自觉地走进儿童福利院、孤儿

8、院辅导功课、陪伴游戏,走进老人院为老人按摩推背、陪伴聊天。所有这些行动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激情的一代。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却渐渐疏离社会,淡漠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追求个人理想。在思政课堂上,我曾多次提问学生关于个人理想的问题,但很多同学的回答基本上都是“顺利毕业”、“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将来买车买房”、“希望将来一家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诸如此类。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比较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较密切的个人理想,而较少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社会应有的主人

9、翁意识。” 第二,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缺乏感恩之心。我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第21条第 1、2款)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至18岁为止。”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在被宠爱、被呵护、被关注的环境里长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是在履行义务,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勤劳动,不懂得珍惜父母的默默付出,不懂得换位思考,一味地考虑父母应为自己付出什么,而较少地考虑自己应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较强而义务感、责任感较弱” 第三,注重奢侈享受,忽视艰苦奋斗。在当今的大学里,大学生拥有mp 3、mp4已成为过去式,ip

10、hone4s、iphone 6、ipod等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名牌衣物、名牌饰物才是现在进行时。对于学习,许多大学生只遵循“60分万岁”的原则,精力主要都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补考、重修、清考根本不当一回事,淡化对自身的责任。 第四,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诚信缺失。在高校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却不以实际行动践行;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课桌文化“丰富多彩”,纸巾、饮料罐、塑料袋总被遗忘在课桌的抽屉里,陪伴着学生上完一节又一节课;为了追求便利而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费水电资源,对破坏环境现象习以为常。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11、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主要成因进行思考分析,能有针对性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取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的失误。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被父母捧在手掌上。家长重视亲情教育,为了子女任劳任怨,甘愿付出一切却不要求回报。这种畸形的培养与教育造成了子女只懂索取不惜回报。他们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带有任性、受挫能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等性格特征。 第

12、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少高校片面强调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术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一些学生把思政课当成是“洗脑课”。虽然“05方案”明确规定各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内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第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社会实践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理性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很难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加上自我的认识不足,使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与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认识不

13、够深刻,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热切希望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强烈动力与激情。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凝聚着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和国家的奉献与责任。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国家难以发展,个人也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会变得愈加狭窄。因此,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必须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其自身对社会责任自觉的、实际的行为。 首先,要深刻认识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和

14、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不仅要集中精力刻苦学习,还有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还要承担起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这又要求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把“内在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国家建设,为社会繁荣尽职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享受“大学生”的权利时,更应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做到符合“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切实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下转

15、102页) 第三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涂镀厂朱学锋 中国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结,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叫做“狭义”的东西,为民立命,舍身赴难,见义勇为,为国为民,为他人,为正义而生,而死,来体现一种对人生的价值追求,这种为公平、正义、理想的侠的本质,就是从古代传至今日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社会的dna。 以前总是很迷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到底是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中华文明其实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社会责任感和这种社会责任感造就出的人品或作品的积累。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局限,处在农业社会的古人要体现社会责任是很难的,他们创造的价值及其有限,而他们更是的创造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而在现今工业社会,即便是我们普通人要体现这种社会责任感都容易的多,因为我们有更多机会加入社会组织机构或企业,以这种团体的力量来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 工作,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珍惜工作,就是珍惜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机会。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的认识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我们才能更具责任心的把工作做好,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这是客户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一个人做不出的东西,团队来做,企业来做,企业是团队的组合。企业的社会价值就是员工价值的集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就是员工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