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94074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高速铁路建设中各测量环节的体会与心得第一章时代背景高速铁路是现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它集中反映了一个 国家铁路 牵引动力、线路结构、车辆技术、制造工艺、列车运行控制、运输组织和经 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化发展的水平以及铁路运输组织管理的水平。其定义是指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 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其按动力划分为集中型与分散性,转向划分为独立 式与铰接式。世界铁路在速度区间上的划分规定为:时速100120KM/H称为常速, 120-160KM/H称为中速,160-200KM/H称为准高速或快 速,时速200-400KM/H

2、 称为高速,时速400KM/H以上称为特高速。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 路,于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之后开建及在建昌(南昌)九(江)城 际、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长(春)吉(林)城 际铁路、胶济客运专线、沪 (上海)宁(南京)高铁、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郑(州)西(安)高速铁路、温(州)福(州)线、汉宜线、京沪线、福厦铁路,成灌高铁、沪杭高铁、沪宁 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本人所参与修建的是沪昆 线杭长段及沪昆线贵昆段。第二章主要技术要求一、线路特征1、高平顺性:是设计、建设高速铁路的控制性条件,也是高速铁路有别于中、低速 铁路的最主要特点之一

3、。因此,必须从线形、路基、道床、钢轨、桥梁等各方面采取 保证措施,才能实现高平顺性要求。2、高稳定性:稳定、沉降小且沉降均匀的平顺路基是高平顺性轨道的基础。路 基的 稳定性主要靠控制路基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以及路基顶面的初始不平顺 来保证。3、高精度、小残变、少维修:严格控制轨道铺设精度是实现轨道初始高平顺的保 证。4、宽大、独行的线路空间。5、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开通运营之日,列车即以设计速度运行。6. 7、运营 中,实行科学的轨道管及严密的防灾安全监控。二、线路平面的要求 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曲线一般能较好的适应地形变化,减少施工工作量。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其空间线路曲线尽可能平滑

4、,即线路平纵断面的变化尽可能平 缓。正线线路的平面圆曲线半径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优先选用常用曲线半径,慎用最小和最大曲线半径。必要时刻采用最大与最小曲线半径间100m整倍数的曲线半径。三、线路纵断面要求1、坡度的设计应适应地形,合理选用。2、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动车组功率,经牵引计算验算并经技术经 济比选分析后确定。3、翌向离心力和翌向离心加速度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舒适性有影响,因而, 翌曲线半径决定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乘坐的安全性和旅客乘坐的舒 适性要求。四、高速铁路对轨道的要求1、稳定的轨道结构:高速铁路对轨道结构的设备和材质都有比较大的加强,轨道各 部件的静力强度

5、已不是对轨道整体结构承载能力起控制作用的因素。2、平顺的运行表面: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的需要,要求轨道必须提供平顺的运行表 面。3、良好的轨道弹性: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能否具有良好的弹性十分重要,轨道具有良好的弹性,不仅可以使轨道具有较强的抗振动与抗冲击能力,而且有利于减少噪声干扰,因此,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是各国高速铁路追求的目标。4、可靠的轨道部件。5、便利的养护维修。第三章施工流程及流程中涉及的测量工作一、路基线下部分、根据设计院的钉桩资料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1、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限差100mm。2、开挖排水沟沿着地界线挖出排水沟,排出原地面积水,沟深8

6、0cm,并每隔100m在路基两侧对 称的开挖集水井,用水泵抽出积水。此环节需测量放样出排水沟及结构物 平面位置及 高程。3、基底处理根据地质资料和基底轻型动力原位测试结果,可能需要进行路基CFG桩加固或换 填。此环节需要测量放线出CFG桩位及标高测量,换填范围及换填深度。4、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经过详细调查,本标段内的利用方主要为碎石沙砾,属AB组填料。之后进行 弃土 及路基碾压及压实度试验,这些环节与测量关系较小,不详细描述。5、断面复测填前碾压完成并经验收达规定的压实度后,对原地面进行断面测量,以确定填方工程 数量并作为以后计量支付的依据。断面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认可后即可测设路基坡 脚线及

7、中线。6、相关测量详述 路基因其位置相对于桥梁来说施工工艺相对繁琐,同时其可调性 也较好,在做线下时测量人员及施工方亦有较多选择,这里就个人所遇到的路基结构 物及相关接触过的测量工作叙述一二。征地征地需要采集路基的红线位置及所征地范围,其交叉区域为线路占用面积,可使用CAD计算出征地面积。建议使用GPS-RTK进行,相关技术指标,限差。50mm边桩及水沟测量边桩及水沟在红线范围内,其依据高程计算偏距)*i d XD (H H (D HH*i d X计实测设计实测结构物位置主线偏距结构物位置主线偏距设结构物放样可以利用计算器事先编写的程序计算出里程偏距,也可以使用线路的切线 方位角计算。X X

8、dcosa ABY Y dsinaABa a a其中为全的距离,为全的工程独立坐B A A Bad线变角AB线路中线切线方位角标北方向。、断面测量在施工进行在一定阶段的时候,有必要对当前断面进行测量,为下一 步施工提供基础数据,建议使用GPS-RTK方法测量,全站仪亦可。处理软件可以使用南方 CASS,也可以使用CAD画出断面图。、路基沉降观测当路基填土及压实度到达一定程度时,要求埋路基沉降观测点, 对 路基的稳定性进行测量。桥梁线下部分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宜布设成自由网,沿线路方向前进。可以采 用GPS静态观测,也可以采用导线测量或三角网测量。第一级控制网

9、的边长宜为桥梁轴线0.5-1.5倍,并应符合相关规范。施工控制网由一级控制网CPI加密成线路平面 控制网CPIIo处理采用GPS相关处理软件与导线处理软件,精度满足要求则可 以使用。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符合相关测量规范及限差 要求。桥梁施工工序及各部分相关测量工作 桥梁支撑部分-孔桩放样采用极坐标法、坐标法、多点交会法。灌注桩及摩擦 桩放样限差40mm,群桩中间桩D/5最大100mm,外缘D/10。 承台、墩身、墩台帽 承台轴线限差6mm,顶面高程8mm,墩身轴线4mm,顶面高程4mm,台帽 轴线4mm,支座位置2mm,支座顶面高程限差简支梁4mm,连续梁2mm。

10、 桥梁安装测量。悬臂梁及钢梁参照相关2mm,高程限差2mm预制梁支座中心测量允许误差技术 标准隧道线下部分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隧道洞外采用GPS联测三角网或大地四边形,洞内采用导线测量(隧道二等技术指标)。测量设备:测角1及以上,测距1+2ppm及以上可自动搜索棱镜全站仪,一套已验证好棱镜常数的棱镜,稳定性上佳的脚架,温度计,气压表,手电。测量方 法:可以采用附合导线,亦可以采用结点法,隧道长度较大时使用陀螺 经纬仪进行真 北方位角校正。处理数据:智能仪器带多测回测角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导出数据交与软件生成in2文件平差,半自动或是手动的情况下手动编写in2文件交与软件平差,建议平差 之前手动计算一

11、遍。附:陀螺经纬仪测量真北方向转向为坐标北方向方法当地的子午收敛角可以去当地测绘部门询问。ra a当地子午收敛角真北坐标北小提示:一定要设置正确的大地高,温度和气压。建议在晚上测量进洞段。定期复核。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国家二等测量闭合。需符合相关技术指标。 隧道翌井联系测量作业前,应对联系测量的平面和高程起算点进行检核。翌井联 系测量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光学投点法、激光准直投点法、陀螺经纬仪定向法或是联 系三角形法;对于开口较大、分层支护开挖的较浅翌井也可以采用导线法(翌直导 线法)。翌井联系高程测量宜采用悬挂钢尺或钢丝导入的水准测量方法。 隧道洞内施工测量 隧道中线使用坐标法或极坐标法测设,

12、大型机械施工采用激光 导向,方向应定期校核。隧道衬砌前应复核中线之后应复核断面超欠挖状态。四线上部分线上部分开建前,应先建立CPIII网,CPII点400-600m布设一个,桥梁布 设于 桥梁固定端,路基布设于路基主线外侧,隧道可布设于电缆槽上面与水准共用, CPII编号采用0+里程+P2+点号,女口 00198P21,其意是在DK+0198的里程上的第一个CPII点。CPIII点桥梁上埋设于桥梁固定端,每65米左右一对点,路基上埋设于接触网基础上,隧道一般布设于电缆槽顶面以上30-50cm的边墙衬砌CPII网的建立桥梁及路基上采用GPS静态建网。隧道采用导线法。CPIII网的建立使用强制对中

13、的CPIII预埋件,长期保存,不变形。CPIII编号为支座型号+里程+点号,如02019809其中02表示固定端,0198为DK0198,09表示在线路 左 侧当前里程第5个点。 测量准备平面:测角1及更高精度、测距1+2ppm及更高精度自动全站仪。使用仪器自带多测回测角记录或使用软件记录。如TCA2003、TCA1201、TS(M)30及TrimbleS6、S8。专用CPIII棱镜、温度计、气压表、上佳稳定性脚架、CPIII强 制 对中插件。高程:电子水准仪、因瓦钢尺。 测量方法3+3或2+2,前一方法一站推进2对点,后一方法一站推进1对点。水准测 环。 平差使用西南交通大学编制的平差软件平

14、差,利用CPII已知数据及测量的点位相对 位置平差得到CPIII的平面坐标。需符合相应规范和限差。兄弟们晚上静静滴去吧,悄悄滴打枪滴不要。底座板、支撑层、接触网、防撞墙CPIII数据有了,就可以开始在线上做施工放样工作了,利用后方交会使用CPIII坐标定向,如果是只能使用两点的全站仪,建议前后一个点交会并选择其它 CPIII点进行验证。限差要求建议3+3mm。网的建立CPIV或GRP.GRP准备工作在底座板做好了之后,就可以为下一步精调工作做准备了,在底座板上放样出初铺线 及GRP点位置,埋设GRP预埋件。GRP测量工作测角1及更高精度、测距1+2ppm及更高精度带蓝牙设备自动全站仪。小脚 架

15、、 CPIII棱镜9个、GRP调平小三角、温度计、气压表、带处理软件的电脑。测 量时 以CPIII为基准数据,9+5测量GRP点位相对坐标,综合平差,检验搭 接 差。高程分段测量,往返测。 CPIV准备工作可以首先吊板,初铺完成后埋设点。两块轨道板埋设一对CPIV点。 CPIV测量工作 测角1 及更高精度、测距1+2ppm及更高精度带蓝牙设备稳定性高的自动全站仪。稳定性上佳脚架(非常重要)、CPIII棱镜若干(18或28或32)、观测记 录手簿。同时测量CPIV及CPIII点,通过平差处理出坐标,平面精度较之GRP高。 高程分段测量,往返测。精调采用GRP或CPIV坐标对轨道板进行位置校正,需初调及复测,复测后灌 浆。平顺性检测对精调的结果进行检核,建议每次灌浆之前先进行一段平顺性检测(技术指标接近,不赘述)。轨道精调还没做到A_A毛P5.25885 In (288.15 0.0065h) 18.257:大气压强粗略计算公式附1附2:西南交通大学轨道基准网新技术CPIV在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之前,我国没有 轨道基准网的概念,因此我国的测u型绘工程技术人员对轨道基准网几乎不了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