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93617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成长为专业化教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精彩“教”到有效“学”有感近些年来,学校一直努力开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每年都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从说课、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论文、行动研究、课例研修等比赛,到每月的常规要求: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老师读书笔记。这在以往,好像这些活动是教育专家才做的事,我们这些普通一线教师现在也在默默地进行着,并进步着。名师就在家门口,这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并逐渐清晰自己前进的方向。要做教育的有心人,我也在时刻关注、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自己如何才能驾驭课堂,做到精彩“教”并让学生有效“学”呢?这次2014年暑期培训的讲座专家们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没有什

2、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让我们扎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走进课堂做研究、走出课堂讲故事”、“不要把课堂时间都占满了”、“通过你的教,学生有所获”句句在理,但是要坚持做到,却不容易。当然,这么多年在教学一线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也有所感悟。一、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意识的交流非常重要。一堂看似热闹、学生又积极思考、回答的课,而实际上,同学们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却只听懂一、两个,这样,我们不禁要质疑老师请学生各抒已见,老师理解了各了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专家认为,课堂上师生彼此之间的思维交流很重要,“交流”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重复别人正确的算法,更应该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想想我

3、们的课堂,面对的是十几个特殊学生,他们听不见,如何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彼此交流更畅通,在课堂上收获更大,我想,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不能还按大班制的教学模式,统一教学行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各不相同,而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目的”为目的的,他们起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备学生”,每种类型的学生应该准备怎样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老师准备不同程度的教学资源让每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获。二、换一种方式看待学生的学习问题。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有些学生坐不住,总走神,往往就认定这位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是跟老师作对,不喜欢融入集体学

4、习等这些“大帽子”扣住他,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有一颗向善的心,都有一颗上进的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不是整齐划一,可以模仿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我们不大善于从认知过程和从学生的心理态度看问题,而总倾向于从不用功和态度不端正来看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适应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个体,他们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当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做出一些“出格”行为时,有多少老师能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要,比如4、5岁的幼儿总是喜欢站在桌子上看周围的同学和事物,他们并不是觉得自己要站得高,才够威风,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探索的敏感期。是啊

5、,我们的特殊学生虽然年龄有十岁八岁,可是他们的成长年龄和心理年龄往往比同龄人略显幼稚,可能身边没有多少人给他更多的成长关注和成长教育,靠他们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感知外面的世界,进而自己慢慢模仿学习,他们并不知道对错,只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他们也学着这样做。我们作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更多的是陪着孩子们,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以正面导向引导他们,给他们示范,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比较判断,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再鼓励他们积极面对自己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三、教师要不满足于一桶水专家认为,做一个专业的老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专业知识也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有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者的

6、知识,学习者与其他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学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天哪,一个老师只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但是学生需要更多的水,所以老师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而老师的教学资源准备丰富、充分,学生的学业成就立马显现出来了吗?显然还不能划等号,学生学业成就的三要素,学习动机和高期望值,合适的埋单和有效的学习机会,老师针对性的教学。其中第三要素老师针对性的教学,又包括有效性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老师在课堂上要精确知道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与差别,还要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指导,在何时,何处,需要使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怎样使用教学策略。四、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很多时

7、候,我们的老师一昧地教书,教学生知识,而没有培养学生一种思考的能力,一种思维的训练。但是,一个有职业理想、教育情怀的教师,应该走进课堂作研究,走出课堂讲故事。首先要关注自己原有的的经验,还要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自己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上,关注了学生是否有所获。进行坚持不懈的课例研修是非常好的教研手段,还有日常的教学反思,进而作出新的教学设计,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坚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注重向优秀课例学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其实,听完了各个的讲专家的讲座,我心里也在想,教与研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正走在教与研的道路上。关键是,我们的内心有没有真正为学生每天的有所获而研究,为教育事业而坚持努力地去做好每天的教育工作。 做教育的有心人,时刻关注、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备好学生,备好课,从而做到精彩教,进而促进学生有效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