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93483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9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行车组织(中专)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1-14(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章 车 站 技 术 管 理西 安 铁 路 运 输 学 校课 时 授 课 计 划授课老师姓名: 徐兴义 授课顺序第 7-1 讲授课日期 班次基本课题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目的要求通过车站车流汇总表,会分析出车站办理车数中转车车数.空车数.装车数卸车数.排空车数.接空车数无调中转车数.政编车数。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包括教学环节及时间、重点、难点、内容、教具)第七章车站技术管理第一节: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一. 车站到发车流及其特征(一) 车站车流汇总表(二) 车站到发车流分析二车场分工及线路固定使用(一) 车场分工重点.到发车流分析难点.车场分工1课外作业给一张 类似的 车 流 汇 总 表 试分析以

2、上所述几种车数。课后记录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第一节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铁路车站每天办理大量的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根据车站性质和作业要求的不同,车站上设置和配置有各种技术设置。它们是车站办理技术作业,进行运输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这些技术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影响车站运输效能的重要因素。在既有设备的条件下,正确规定技术设备的管理制度,合理制度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用以指导车站日常工作,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始终是车站工作组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技术站(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的主要生产基地,拥有很多的各种技术设备;设备运用问题比较复杂。本章将重点介绍技术站技术设

3、备运用方案的制定原理。一、 车站到发车流及其特征车站到发车流及其特征,是研究和制定车站技术设备使用方案的重要依据。(一) 车站车流汇总表分析车站到发车流数量,以车流汇总,表所列的车流资料的依据。乙站车流汇总表 表7-1 往由甲方向丙方向到达本站合计甲-乙甲一及其以远计乙丙间丙及其以远计甲方向38050380503805060240153001525325156062065680652570565丙方向46046046055230285603455569074560805本站发出1015255203525355035合计657057706564010070510085车流汇总表中:粗线以上部分是

4、车站接入的重空车流,左边各栏为衔接方向接入的按列车编组计划规定去向的有调和无调中转重空车数,右边是各衔接方向到达本站卸的重车数;粗线下方为本站自装发出的重车数和卸后发出的空车数(分子表示重车,分母表示空车)为了简单起见表中均取整数,空车也未分车种(讲课时参看中专行车老教材)(二) 车站到发车流分析. 车站办理车数N办=N接重空+N发重空=(705+65+805)+(770+705+100)=3150(车)式中N办车站办理车数N接重空-接入或发出空车总数2中转车车数N中重=N无调重+N有调重+(380+460)+(300+285)+1425(车)3中转车车数N中空=N无调车+N有调空=50+15

5、=65(车)4装.卸车数与接,排空车数装车数(U装):50 卸车数(U卸)85 排空车数(N接空)65 排空车数(N排空)1005无调中转车数N无调=N无调重+N无调空=(380+460)+50=890(车)或中N无调-无调中转车数。无调中转车占总车数的比重为: () 6改编车数本站装车用的补充空车数,在接入空车数大于发出空车数时近似的取俩者之差。否则近似的取零,改编车占总车数的比重 还需进一步分析每一方向到发车流和中空车流所占的比重,以及直达成组车流所占的比重等情况,作为具体制定车站技术设备使用方案的依据 。 二. 车场分工及线路固定使用 为了能够正确合理的应用车站技术设备,首先应对技术站技

6、术设备进行调查分析,重点是: (1).设备的数量 到发车场及编组场和各场线路的数量,驼峰及其推送线路和溜放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以及配置调车机车的台数。分析这些设备的数量与编组站的衔接方向及所当的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 (2). 设备的位置到发车场与编组场机务段,及正线的相互位置以及驼峰和牵出线的位置,分析这些设备的相互位置对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流水性和不间断性的影响。 (3). 设备的相互联系到发车场及编组场与衔接各车间的进出站线路间;各车场相互间,到发场与机务段间,以及编组场与车辆检修及货物作业地点,有无便捷的联络通路线或平面交叉,折角走行的情况。分析这些设备之间联系条件的有利性和不利性,以及相互调

7、整使用的可能性。4.设备的技术条件到发线、编组线、驼峰推送线、溜放线及牵出线的长度和断面;各车场的咽喉布置和平行进路,信联闭及通信设备的种类和设备特点,以及调车机车的类型和牵引能力。分析这些设备的技术条件与编组站的作业要求能否适应。5.设备的生产能力到发车场的咽喉道岔和线路的通过能力;驼峰和牵出线的改编能力;编组场的线路容量,以及调车机车的利用率。分析这些设备现有能力的限制因素及其与运输生产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一)、车场分工技术站(尤其是编组站)根据运输生产需要,一般没有数个车场,共同担负各个衔接方向的列车到发和车辆改编任务。车场分工就是按照车场的配列和各车场的设备条件,结合车流到发规律,正

8、确规定各个车场的基本任务。编组站一般都有数个到发车场和调车场,例如:二级四场区段站一般只有一个到发车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车场分工比较明确。例如一级三场根据实线经验的总结,车场分动的基本原则是:1.列车、机车及车辆车站的走行经路最短,并符合流水作业的要求。2.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及调车作业进路交叉干扰,最少交换车辆的重复作业量最小;3.同一编组去向的车流集结,尽量集中在一个调车场内4.各车场的设备能力和技术条件,能适应其所承担的任务,并适当留有余地。结合备行 (讲解四条分工原则)西 安 铁 路 运 输 学 校课 时 授 课 计 划授课老师姓名: 徐兴义 授课顺序第 7-2 讲授课日期 班次基本

9、课题技术设备的使用目的要求车场为什么分工?分工的原则,到发场线路如何固定使用?调车场线路如何固定使用?为什么调车车区要划分?如何划分?调车场两端调机如何分工?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包括教学环节及时间、重点、难点、内容、教具)内容:二。车场分工及线路固定使用三、 调车区划分和调机分工挂名:一级三、二级四本讲条文规定的比较多,如果直接就搬出这些条文规定同学们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同时印象也不会深刻,因等,只有以一些例子为背景,先启发同学思考然后在由教师帮助分析归纳,有骨头,有肉,讲清道理后,死条文也会生动起来。1课外作业给出某站列车编组计划和调车场路配置,由学生自已考虑应如何固定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与活用

10、线路有无矛盾?课后记录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第一节车站技术设备的使用二、车场分工及线路固定使用(一)车场分工 (二)到发场线路的固定使用为了接发列车,办理列车作业的需要,到发长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线路。正确合理的规定这些线路的使用办法,对于建立编组站的作业秩序,提高作业效率,挖掘设备潜力,增强编组站的运输生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固定到发线的使用,合理安排列车占用到发线的顺序,是保证编组站安全,正点和不间断地接发列车,提高技术作业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应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的要求;. 满足具有各种不同特点的列车对到发线设备条件的要求。诸如: 旅客列车、混合列车应在有站台,且便于旅客出

11、入车站那的线路上到发; 通过列车应从正线通过,以免影响列车速度,并减少线路。道岔的磨耗和保证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尽量使列车在有进路联锁的线路上到发,避免引导接车和在无出站信号机的情况下,发车,以保证安全和正点地接发列车。 超长或超限的列车,应按线路的有效长度或建筑限界,选定适当的到发线路。 列车到发的线路应考虑车辆技术检修作业的安全和便利。 有装卸货物和上水,上料加冰等需要的列车,应在设备条件便于进行上述作业的线路上到发 小运转列车和带车的单机,宜在接近车号室的线路上到发,以便票据的交接等. 满足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和调车工作最大限度的平行作业对到发线占用顺序的要求。实现这项原则要求是解决编

12、组站到发场线路使用的关键问题。必须在车场分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车辆两端咽喉布置的特点,以列车运行图规定的列车到发时刻为依据,从中找出到发场线路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才能有的放失,正确合理地解决。例如到发场线路的固定使用,在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中一般只做原则等生的规定。至于列车占用到发线的顺序,则是在每次修订列车运行图时,作出具体安排,提供日常计划到批发线使用的参考。(三)、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建立良好而又稳定的作业秩序调车场内的线路都规定有固定使用的制度它是编组站作业组织的一项重要基础,也是制定编组站技术设备应用方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研究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的问题,一般需要按俩个

13、步骤进行 首先:合理分配各种用途线路数目(结合制定车场分工方案) 然后:在既定的线路数目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为调车场现有的每一条线路选定具体用途 调车场内线路的主要的用途有二 一是:按照列车编组计划所规定的编组去向集结车辆 二是:存放本站货场作业车、场间交换车、扣修车,倒装车、装载特种货物或超限货物的车辆等在我国目前调车场线路不充裕的情况下,后者使用的线路数目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压缩到最低限度,在不产生大量重复作业或严重交叉干扰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一线多用或挖掘其他线路的潜力,如利用禁溜线迂回线等而少占或不占编组线用于集结和编组的线路尽可能按照列车编组计划的规定,每编组一个到达站的列车或车流组号固使用

14、一条调车线一,利于解体照顾编组,减少重复改编作业。若可供使用的线路数少于规定的车流组号数使应首先满足主要车流单独集结的需要,对其余的车流辆较少的组号,可合并使用一条线路。 用于存放其他车辆的线路应在保证调车安全、不大量产生重复作业、和严重交叉干扰的条件下尽量做到一线多用 。调车场内各条线路的有效长度和平纵断面等,条件不尽相同,固定其具体用途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 1.适应车流强度的需要。2.均衡牵出线的作业负担。 3.减少调车作业的干扰。 4.照顾车辆溜行的性能。5.便于车辆检修和其他作业。 根据我国铁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组场线路的使用,按照“定而不死” “活而不乱”的原则,采用“固定与活用相结合”的方法,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尤其在调车场线路严重不足的车站,效果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