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93349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生物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细胞内的生物膜是相互联系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出芽”形成囊泡相联系B. 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C. 细胞质中囊泡可与核糖体膜融合D. 高尔基体膜突起形成囊泡,之后可与细胞膜融合【答案】C【解析】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A正确。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离开细胞膜回到细胞质中,细胞膜转化成了囊泡的膜,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B正确。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C

2、错误。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囊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D正确。【点睛】学生对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理解不清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具体如图所示:注: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直接联系,虚线箭头表示生物膜在结构上的间接联系。2. RNA可能的功能是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催化某些反应 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A. B. C. D. 【答案】C【解析】RNA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正确。细菌的遗

3、传物质为DNA,错误。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正确。mRNA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正确。C正确。3. 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闻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B. 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C.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答案】B【解析】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是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4、,若两次观察间隔的时间过长,细胞可能由于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则在第三次观察时看不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若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会出现放射性,若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因此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B正确。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5、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若解离时间过长,则可能因细胞结构遭到破坏而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解离时间过短,细胞可能未分散开来,C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两次捕获间隔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到的有标记的个体偏少,使调查的结果偏大,D错误。4. 已知某女孩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有一同学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亲母亲弟弟-+-+-+-A. 该遗传病有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C. 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D

6、. 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知,该病为“有中生无”,则为显性遗传,又由于祖父患病、姑姑正常,进一步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姑姑正常,祖父是杂合子,舅舅正常,外祖父是杂合子,弟弟正常,父亲和母亲都是杂合子,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与该病有关的基因型都相同。5. 下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由图一可推测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最多时可以产生8种配子B. 形成图

7、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C. 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BC段D. 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跑【答案】C【解析】图一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XeY,因为A和b、a和B连锁,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但如果该基因型的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可能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加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减半,B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发生在BC段)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

8、错误。图一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正确。6. 白喉毒素是自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该毒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把白喉毒素制成的疫苗注入身体后,免疫系统立即对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与白喉杆菌侵入人体时的反应相同。下列关于白喉杆菌感染以及所引发的免疫应答的描述错误的是A. 若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白喉杆菌可由记忆细胞分泌抗体B. 白喉毒索能引起B细胞和T细胞共同参与免疫C. 白喉杆菌侵入人体后可直接剌激B细胞引起其增殖分化D. 注射白喉疫苗能引起浆细胞分泌抗体【答案】A【解析】若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白喉杆菌可由记忆细胞增殖形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A错误

9、。白喉毒素进入到第三道防线,能引起B细胞和T细胞共同参与免疫,B正确。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直接剌激B细胞引起其增殖分化,C正确。注射白喉疫苗能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进而引起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二、非选择题7. 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加强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一)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根据下图分析:(1)图一中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部位是_,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可能是_。请列举两例说明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重要性_。(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二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

10、,通过开采使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时,最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成长。(3)根据图一和图二试提出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两项措施:_。(二)植物依赖光能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4)研究表明光呼吸会消耗掉光合作用所固定碳的四分之一,因此提高农作物产量需降低光呼吸,某同学提出如下措施:适当降低温度、适当提高CO2浓度,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措施是_(填序号),理由是_。【答案】 (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 色素的数量和酶 (3). 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P是光反应产物ATP必不可少的元素(或其他合理答案) (4). 6 (5). 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适当补光,合理密植 (6). (7).

11、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光呼吸减弱的同时光合作用也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要求学生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会根据其过程分析影响因素。(3)根据图一推出,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提高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图二可得出,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干物质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植农作物时,可通过合理密植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4)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适当降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均会降低,所以并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适当提高CO2浓度可抑制光呼吸,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8. 小王散步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2、。(1)图示反射弧中,a是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有关神经中枢时会形成痛觉。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_。(3)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表。当在A点施以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答案】 (1). 传入神经 (2). 由负变正 (3). 钠离子大量内流 (4).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 大脑皮层 (6). 甲发生一次偏转 (7). 乙不偏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

13、递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要求学生能识别反射弧图,并会分析兴奋的传递过程。(1)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可知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导致b处发生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c点指突触位置,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蛋白即诱发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故当兴奋到达c点(突触)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点睛】学生对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不清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

14、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9. I.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回答:(“+”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NAA浓度(g.L-1)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水培时间第2天-+-第3天-+第4天-+(1)用NAA处理红薯插条的方法有_法和_法。(2)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_g.L-1,理由是_。(3)如果要了解NAA对红薯插条的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则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_g.L-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实验中测得的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