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总结.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9289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道路勘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道路勘测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道路勘测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设计第一章1.我国公路如何分级的?答:高速公路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1.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2.气候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情况等,影响路线平面位置和竖向高度的确定3.水温情况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路线方案和布设,同时也决定了土石方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4.土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5.地面植物影响路线的布设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有哪些?答: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特点:

2、p194.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内容:p24 第二章计算题:p48 第三章1.道路最大纵坡是如何确定的?答:大纵坡是指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考虑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及运营的经济等。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公路最大纵坡-1% ;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可上调1%(特殊情况);海拔2000m以上,四级公路最大纵坡8% ;大中桥上最大纵坡4% ;桥头引道最大纵坡5% ;隧道内最大纵坡3% ;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时:平原微丘 23%;山岭重丘 45%2.为何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答:限制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

3、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限制合成坡度可以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3.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如何设置?答:在公路纵坡段较大的路段,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小快车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为消除不利影响,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设置包括:横断面组成、横坡度、平面布置与长度4.避险车道的作用及其组成是什么?答: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4、组成: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辅助设施5.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答:1.拉坡前准备工作(绘制纵、横断面图)2.标注控制点位置(高程控制点,经济点)3.试坡(用直线通过高程控制点,穿过一系列经济点重心位置)4.调整(根据规范和选线意图进行微调)5.核对6.定坡6.计算题:p83 第四章1.公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及其适用性是什么?答: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类型及适用性: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三级和一部分四级公路)、双幅多车道(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单车道(适用

5、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及其适用性是什么?答:行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类型及适用: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积极用地不足和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双幅路(主要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三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3.各级公路都要设置路肩,路肩的作用是什么?答: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供临时停车之用;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

6、距,减少行车事故;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4.试述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适用条件?答:绕内边线旋转(车道内侧不降低,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绕中线旋转(保持中线高程不变,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绕外边线旋转(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5.试述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适用条件?答: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三种方式可按中间带宽度和车道数选用6.在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时应考虑什么?答:为行车舒适、路容美观,超高过度段应不小于计算的长度。从利于排除路面雨水考虑,超高过渡段不能设的过长7.

7、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为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度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超高过渡段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8.各级公路对视距有何要求?答:1.各级公路的每条车道均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应埋在会车视距要求,其长度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路段,课采用停车视距;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大型车比例高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下坡段,应采用下坡段货车停车视距进行检验;4.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宜在三分钟的行驶时间内,提供一次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其他双车道公路课根据情况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9.道路

8、上可能存在视距不良的路段有哪些?如何保证?答:平面线内侧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视线的平曲线。 保证:将障碍物清除,采取加宽中间带、加宽路肩或将构造物后移,或按所需净距开挖视距台 第五章1.平面线性的组合形式有哪些?分别叙述各种形式的设计要点。答:基本行(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 、s形(两个反向圆曲线用两段反向回旋线连接)、卵形(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凸形(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c形(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连接的组合)、复合形(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组合)、回头形(在同一坡面上转角接近或大于180,由主曲线

9、和辅曲线的组合)2.纵断面线性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1.应满足纵坡及竖曲线的各项规定,一级相关高程控制点和构造物设计对纵断面的要求2.纵断面线性设计应根据设计速度,在适应地形及环境的原则下,对纵坡大小、长短及前后坡段协调的情况,竖曲线半径及其与平面线性的组合等进行综合研究,反复调整,设计出平顺、连续的纵断面线性;3.平面上直线路段不宜在短距离内出现凹凸起伏频繁的纵断面线性,起凸起部分易遮挡视线,凹下部分易形成盲区,使驾驶员产生茫然感,导致视线中断,使线性失去连续性,影响行车安全。4.连续上(下)坡路段,应符合平均纵坡的规定,并采用运行速度对通行能力与行车安全进行检验。5.长下坡的直坡段端部

10、不应设计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或平曲线,以保证行车安全。6.纵断面设计应考虑路面排水的要求3.纵断面线性设计中考虑哪些高程控制因素?答:考虑洪水位、地下水位、特殊地质路段、桥涵通道净空高度、隧道等对纵断面线性设计高程的特殊要求4.平、纵线性组合的原则及设计要点有哪些?答:原则: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保持线性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要点:平面为直线,纵断面是直坡段-构成恒等坡度的直线平面为直线,纵断面是凹形竖曲线-构成凹下去的直线平面为直线,纵断面是凸形竖曲线-构成凸起的直线

11、平面为曲线,纵断面是直坡段-构成恒等坡度的平曲线平面为曲线,纵断面是凹形竖曲线-构成凹下去的平曲线平面为曲线,纵断面是凸形竖曲线-构成凸起的平曲线 第六章1.道路选线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是什么?答:原则: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有路线方案。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3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做到少占田地。4.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5. 选线

12、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6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营运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7 .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较宽,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步骤和方法:1.路线方案选择。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问题。首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方案的相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查,通过比选得出一个最佳方案。当没有地图时,可采用调查或勘测的方法收集资料,地形复杂或区域范围很大时,可以通过航空观察或遥感测量。2. 路线带选择

13、。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之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3. 具体定线。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3.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答:1.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2 .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3. 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新的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

14、一个可能的方案。4. 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4.简述平原区选线要点.答 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4 .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5. 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6 .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5.简述沿河线布设要点。答 1.河岸选择。(1。地形、地质条件2。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考虑城镇及居民点的分布);路线高度(根据两岸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流情况,结合路线等级标准和工程经济来选定); 3. 桥位选择(按路线与河流的关系,有跨支流和跨主流两类桥位)6.简述越岭线布设要点。答:1.哑口选择(位置、标高、展线条件、地质条件的选择);2. 过岭标高的选择(浅挖低填、深挖垭口、隧道穿越);3、哑口两侧路线的展线(展线布局、方式)7.简述山脊线布设要点。答:控制垭口选择、侧坡选择(选择布线条件好的一侧,以保证平纵线性好,工程量小和路基稳定)、试坡布线(在两固定控制点间布线,力求距离短捷,坡度和缓)8.简述丘陵区选线要点。答: 1.注意利用有利地形减少工程量2.注意平、纵组合合理设计3.注意少占耕地不占良田。平坦地带走直线;斜坡地带走匀坡线;起伏地带走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