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说明52707.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92392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说明527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路说明527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道路说明527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道路说明527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道路说明5270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说明527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说明52707.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昌县拓新碧水西城危改房工程道路工程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2 一、道路设计1、 设计范围荣昌县拓新碧水西城危改房工程道路工程,为小区连接道路。设计起点坐标K0+220(X=53963.969, Y=55483.061),终点K0+456.485 (X=53747.66, Y=55607.09)顺接已建道路,全长236.485米。道路标准路幅为18米=5米(人行道)+4米(车行道)+4米(车行道)+5米(人行道)。道路设计内容包含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等设计。2、设计原则2.1道路平面位置与道路规划的结合,满足片区路网规划的总体需求,2.2道路线形与地形、地块相结合,并符合道路的技术指

2、标。2.3正确处理路线平、纵线形的组合,使道路线形组合均衡,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为道路景观规划创造良好的环境。 2.4注重交通分析和组织,合理设置与相交道路的交叉类型、公交停靠站位置等,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2.5 充分考虑沿线排水的需要。二、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2 建设方下达的设计委托书;3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资料及其他资料。 三、 采用技术标准、规范1、技术规范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2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4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5城

3、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6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7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9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1.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2、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序 号项目名称荣昌县拓新碧水西城危改房工程道路工程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II级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3设

4、计行车速度20km/h4标准路幅宽度18m=5m人行道+4m车行道 +4m车行道+5m人行道5车行道宽度24米(双向两车道)6交通等级中、轻交通7道路长度236.485m8最大纵坡2.579%9最小纵坡/10停车视距20m11最小竖曲线半径/12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 人群荷载:3.5KN/ 13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14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5抗震烈度地震烈度为6度;构造设防四、道路平面设计本次道路设计起点位置位于圆曲线上,半径为R=500m,行车线形良好,此次道路设计不考虑超高、加宽。本次道路设计有1个交叉口,实施本次设计道路在交叉口位置衔接已建道路。交叉口处相接道路施工

5、范围为路缘石圆曲线终点处延伸至直线段3米。五、道路纵断面设计1、 纵断面设计原则本工程道路沿线地势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在满足道路平顺及与相交道路平顺相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下设计因素:1)参照周边建筑、地形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纵坡考虑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少变坡。3)纵断面设计结合道路性质,排水以及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和排水要求。2、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参照周围建筑物、地形的高程,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及排水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纵断面拉坡设计如下:荣昌县拓新碧水西城危

6、改房工程道路工程,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无竖曲线,设计最大纵坡为2.579%,坡度总体较为平缓, 坡度及坡长均满足规范要求,纵断面设计中设计高程为道路路面中心线高程。六、 道路横断面设计本次道路路幅按照规划布置,标准路幅宽度为18米,双向两车道,其具体路幅分配形式如下:1)道路路幅 城市支路II级18米=5米(人行道)+4米(车行道)+4米(车行道)+5米(人行道)2)横坡:车行道为双向路拱,单向横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为单向向外横坡,横坡度为2.0%。七、道路路基设计道路两侧有些路段为即将开发区、农田或绿地,因此本次道路设计时尽量避免设置永久性支挡结构以节约投资,对于农田、绿地地和拆迁开发

7、区段采用临时边坡过渡。由于沿线地块尚未开发,在填方坡脚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水排出路基;挖方路堑在人行道侧设置临时边沟,与路面排水系统一起构成道路排水系统同时坡顶布置截水沟,临时边沟与截水沟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取消。当道路穿过农田或水塘时,必须排水晾干、根据淤泥厚度分别采用换填处理以及抛石挤淤处理等方法。1、 一般要求原则:在道路周边为开发用地路段,原则上以放坡法处理,不采取永久性的支护结构。本次道路设计土石方只进行总量计算,土石比根据现场定。 因暂无地质勘察报告,本次一般路段放坡设计如下: 1)填方边坡:填方边坡大于8米小于20米:采用坡比1:1.5(高度8米),采用坡比1:1.75(8

8、20米) 。填方边坡小于8米1:5。填方边坡的变坡处设置2.0米的护坡道,并向外侧倾斜2%的横坡。为了满足边坡临时排水的需要,在填方坡脚处视情况设置排水沟,以免造成雨水散排冲刷路基及坡脚,影响路基稳定。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坡比1:1。土基土质较差时应采取换填处理,如淤泥、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必须全部清除,分层换填碾压。挖方边坡坡顶外面5米设置截水沟,排除山体自然水,保证边坡稳定性。具体情况位置根据现场定,工程量据实结算。2、土石方平衡本段路基填挖不平衡,挖方大于填方。本次填方为1828m3,挖方为7944m3,余方6116m3,道路余方与片区道路和场坪土石方调配结合考虑,尽量就近移

9、挖作填。由于新区开发,道路两侧为建设用地,无具体场地设置弃土场,已补充说明业主根据现场情况定,合理调配土石方。八、 路面设计综合考虑行车舒适、工程经济、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等因素,路面采用AC沥青砼路面,其交通等级为重级,设计年限为15年。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设计采用双轮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按交通量进行换算。其路面的容许弯沉值LR =0.220,其路面结构组合如下:车行道路面结构:4cm 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7cm AC-20中粒式沥

10、青砼下面层0.6cm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20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6%)20cm(25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4%)九、附属工程设计1、人行系统设计本次设计全部采用斑马线组织人行过街系统,人行横道一般设置在平交路口,行人由信号灯组织过街。人行道宽度分为4米,其结构组合如下:C25人行道透水砖6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0cm(3%)预制C30路缘石、C20路边石、C25植树圈路缘均为混凝土。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人行道板采用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3、 道路绿化设计本次道路绿

11、化设计分为绿化带和行道树,考虑人行道每隔5米种植一棵行道树。绿化另作专业设计,本次设计中只预留位置。4、 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靠人行道绿化带一侧,以及公交车站、人行过街地道、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具体详见无障碍设计图。十、施工要点1、 路基1.1 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不小于18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

12、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430-15093150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4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 15mm中线高程:+10mm、-15mm横坡: 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挖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土质路基30Mpa一般中湿、潮湿203石质路基40Mpa2031.2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的水流,均应引至市政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

13、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1.3 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人工开凿,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贫混凝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砾)石的整体性材料作整平层,严禁用土充填。1.4 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