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92318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

2、用蒸馏水润洗,氯化钠晶体不纯ABCD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食物腐败D用电热壶烧开水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体积 物质的状态ABCD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原子都含中子B原子中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但质量较大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5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

3、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6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AABBCCDD8硫酸新霉素

4、的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9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10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气密性检验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11大

5、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D大蒜素属于化合物12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表示的是稀有气体元素C表示的是阳离子D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NaCl B氯化铁 FeCl3C氧化镁 MgO2 D氢氧化钙 Ca(OH)214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

6、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B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C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D用烧杯盛放味精进行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15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 、Fe 、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C金属导电性强弱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2)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再将上方空气分为五等分。红磷熄灭并_后,才能打开弹簧夹。(3)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水

7、沿导管进入瓶中,进水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_。(4)若红磷的加得过少,实验的结果会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5)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进行实验,是因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_。(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3)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18(8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碘盐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 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藏指南

8、:避光、避热、密封防潮上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碘盐”中共含有_种元素;(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计算一袋500 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m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制备氧气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_。(3)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4)实验室选择AC

9、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干燥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6)实验室若要制备1.6g氧气,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克高锰酸钾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测量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大,故错误;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故浓度偏小,故正确;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称量所得氯化钠的质量

10、偏小,故浓度偏小,故正确;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浓度偏小,故正确;氯化钠晶体不纯相当于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浓度偏小;故选C。2、C【解析】A、冬天水蒸气凝结成窗花,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自行车轮胎爆裂是气体受热膨胀所致,只是气体的体积和轮胎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电热壶烧开水没有生产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3、B【解析】根据

1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解答。【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符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符合;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故不适合。故选B。4、D【解

12、析】A、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A说法正确;B、原子中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故B说法正确;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D说法错误。故选:D。5、C【解析】A、从图中可知,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所以是C6H8N2,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126+8+142=108,故选项说法正确;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42)3:4:1,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因为有致癌性,所以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故此

13、选项正确。故选:C。6、B【解析】A从图中可知,燃烧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是略大于19%,此项错误。B从图中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6%时,蜡烛无法燃烧,此项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蜡烛是在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即瓶内的物质既没有逸出也没有增加。所以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应不变。此项错误。D蜡烛熄灭后,瓶内还有别的气体。如:体积分数约16%的氧气。考点:图像题点评:本题可根据图像找出相应的信息进行解答。难度较小。7、B【解析】A、根据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Mg、

14、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D、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8、C【解析】A、一个硫酸新霉素分子中含有65个原子,不符合题意;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8:1,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