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9221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聚聚散散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

2、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3、。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课题:小圆点的魅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学重难点: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

4、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

5、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课题:黑与白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教学重难点: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2、设计。教具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

6、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二、发展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领: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要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三、作业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所学的正负形,尝试用剪纸或者立体形式动手做一做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课题:主体与背景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

7、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

8、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课题:冰川与晚霞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9、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教学重难点: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二、发展阶段: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

10、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三、收拾和整理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四、课后拓展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课题:画嗅觉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2、培养学生关注、

11、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什么味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小结:

12、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二、发展阶段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1)小结:可以画下来(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

13、的呢?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四、小结: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五、收拾整理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课题:卡通画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教学重难点: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教具学具

14、:绘画工具、卡通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美丽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二、发展阶段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

15、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三、收拾和整理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四、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课题:双胞胎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二、发展阶段1、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