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解答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921516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解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理学解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理学解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理学解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理学解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解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解答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利用已学过的血液循环知识,如何理解休克的原因与机制?心源性休克由于心泵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微循环发生变化。基本上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 由于应激反应和动脉充盈不足,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而心脏不能把血液充分输入动脉,因而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和压力升高;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导致休克。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有何改变,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减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

2、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17. 试述减压反射调节的途径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经窦神和减压神经将冲动传入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抑制,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心输出量下降、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血压恢复正常生理学意义: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已高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水平(其阈值为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因此,减压反射经常在进行,维持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保持动脉血压于正常范围。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减压反射

3、活动加强,血压回降。反之,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如从卧位或蹲位变为立位的瞬间),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回升,减压反射对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突然的变化(如外界刺激、激动、体位改变、进食、排便及急性失血等情况下的血压变化),调节效能最大,而当血压持续地偏离正常范围(如高血压),其调节效能极低,其机制是压力感受器的适应。压力感受器反射能有效地防止随时发生的突然的动脉血压改变,因此来自压力感受器的神经称缓冲神经,切断缓冲神经,血压波动大,而平均动脉压尚能维持正常。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动脉血压的波动,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以保持头部血压和血流的恒定;在机体克服严重出血的机制

4、中,也起重要作用。18.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当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被扩张到一定程度时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即发放冲动,相应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觉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与动脉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故动脉血压愈高,则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愈多.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对动脉管壁的牵张刺激加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发放的传入冲动增加,经窦神经(舌咽神经)和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进人延髓到达孤束核,再通过相应的神经通道使延 髓头端腹外侧部C1区的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孤束核的神经元还与延髓内其他核团及脑桥和下丘脑的一些神经核团发生联系,从而使心

5、交感紧张性活动减弱,由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传至血管平滑肌的冲动减少。此外,压力感受器的传人冲动经孤束核与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生联系,可使迷走神经紧张加强,由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加,使得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少,导致动脉血压下降。因此,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又称为减压反射。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心迷走紧张性减弱,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加强,出现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最终使动脉血压回升。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相

6、对稳定。19. 在生理条件下,当血压突然变化时,血压是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是两个重要而灵敏的监测动脉血压的装置(压力感受器)。当某种原因使血压突然升高时(例如从直立位突然变为平卧位或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由于回心血量或循环血量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上述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心跳减慢、减弱,血管舒张,使血压回降至正常;相反,当血压突然降低时(如从平卧位突然直立或急性大出血),由于回到心脏的血量或循环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此时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减少,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跳加快、加强,血管收缩,使血压回升。20. 食物的消化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

7、是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胃肠道远端输送,这种方式叫机械性消化;另一种消化方式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能分别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叫化学性消化.通常这两种方式的消化作用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 21、简述胃液中内因子的生理功能。22、何为胃粘膜屏障作用?有何生理意义?胃粘膜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防止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强大消化作用,还能抵御各种食物的磨擦、损伤及刺激,从而保护粘膜的完整性。我们把胃粘膜的这种作用称为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由粘液层和

8、上皮细胞组成。覆盖于胃粘膜之上的厚粘液层为第一道防线,它将胃粘膜与胃腔内的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各种损伤因素隔离开来。胃粘膜上皮细胞还能分、泌HCO3,可与渗透粘液层的H中和,防止H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造成损伤。正是因为胃粘膜屏障的特殊保护作用,才使人们进食各种食物,却少有溃疡形成。但是,当胃粘膜屏障的作用减弱,或者胃粘膜屏障被破坏时,胃溃疡就容易形成。23、 何谓胃粘液屏障?有何作用?胃黏液屏障是指覆盖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层连续性凝胶层, 由糖蛋白、水、电解质、肽以及脂类组成. 胃黏液凝胶层呈一定的厚度变化, 黏蛋白多聚结构稳定, 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和水不溶性. 能不断更新, 处于分泌和降解的动

9、态平衡之中. 作为胃黏膜保护的第一道屏障, 胃黏液凝胶层具有润滑作用, 拮抗H+逆弥散和消化酶的消化作用, 参与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和损伤后修复. 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生理作用在胃黏膜保护中起重要的作用.24、 叙述胃液的主要生理作用(试述胃液中盐酸的生理作用)主要为Na+、K+、H+和Cl-。胃液的组成和作用:盐酸:可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酸性环境;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益Ca2+和Fe2+的吸收。胃蛋白酶原:被激活为胃蛋白酶后,可水解蛋白质为媞和胨粘液:保护胃粘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他在回肠的吸收。25、 简述胰液中碳酸氢盐的生

10、理作用。生理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更重要的是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作用最适宜的pH环境。胰液的酶组成非常复杂,包括淀粉水解酶。26、 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1,小肠是人体内最长的消化器官,全长达5-7米,为食物的充分消化提供了场所;2,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称微绒毛。小肠黏膜上的环状皱襞、小肠绒毛和每个小肠绒毛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平方米左右。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3,小

11、肠的内壁存在着多种消化腺细胞群,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增加消化食物的种类;4,胰总导管、胆导管的入口在小肠的十二指肠端,有助于消化个多种类的食物。27、 思考吃油饼裹肉的过程及吃的油饼裹肉到哪里去了?1.食物在口腔中被唾液酶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并把食物弄碎2.然后到达了胃里 在胃里 把1部分水和酒精消化掉 并把麦芽糖转化为葡萄糖 但是脂肪没有被分解(就是把吃的东西分解成食泥 比如某些人醉酒后呕吐出的东西)主要把食物弄横泥状做简单吸收3.然后到达了小肠 在小肠里是最重要的消化过程 小肠细而长 里的绒毛突起较多 这样就可以充分吸收水 脂肪和葡萄糖 和各种无机盐(维生素) 主要起消化作用4.接着到达

12、了大肠 大肠不光是储存食物残渣 最近科学家还发现 大肠可以使食物中剩下的膳食纤维得到吸收 膳食纤维里有一些促进消化和一些别的功能(请等待科学家的进1步发现吧)粪便中的物质就是事物残渣和没被消化的物质 大肠主要起贮藏粪便的作用5.最后食物的残渣会被排除体外28.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量显著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二)精神活动脑组织的代谢水平虽很高,但在睡眠时、在活跃的精神活动及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均不大,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而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时,由

13、于随之而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lh左右开始,延续7-8h,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患者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四)环境温度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

14、情况下最为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增加代谢率。 29. 高热病人如何物理降温?1、 擦浴法。擦浴降温法是临床及家庭最常用、最方便的降温方法。 2、 冰袋和冰囊降温法。临床常用化学冰袋。将其至于头部、两侧腋窝或大动脉搏动处。 3、 灌肠法。临床上常用4的生理盐水灌肠。 4、 静脉降温法。将病人常规输液量置于冰箱内,待温度降到0至10时取出输入病人体内,效果显著。此外,补液还可以促进排尿散热。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对于冷敏感者, 降温时,应在足底置热水袋,以减轻脑组织充血。 2、对有出血倾向、皮下出血及皮肤破损者禁用擦浴。 3、后背、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禁用擦浴。 4、冰敷部位应不时更换,以

15、免局部冻伤。30. 新生儿为何注意保温?新生儿是很怕冷的新生儿的体温会比一般大人的温度高一点,一般是摄氏37.5度。喝过牛奶之后,或哭过以后,体温会更高。因为皮下脂肪组织还未发达,所以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具备,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之下,体温会随着外部的气温而上下变化。在很热和很冷的时候,特别是因为对冷的抵抗力非常弱,所以要十分注意。31 新型退烧药的设计理念?32.你认为理想的减肥药应具有哪些效应?33. 简述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对肾小球滤过液的定比重吸收。即滤过液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量的65%70%左右。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尿量不至于因肾小球的滤过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34.一种增加肾小管滤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利尿脱水药物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药效。35. 给家兔输入高渗糖导致尿中出现葡葡糖,其发生的机制如何? 在正常情况下,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表明葡糖糖全部被重吸收。滤过的葡萄糖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36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哪些?1.有效滤过压 2肾小球血浆流量 3.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37.静脉注射大量的生理盐水,尿量有何变化, 为什么?大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尿量不变。 因为生理盐水所产生的渗透压等于体内的渗透压,渗透压未发生改变,所以尿量不变。38.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血压升高,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