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76273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复习笔记.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复习笔记(整理于2013-8)一、 函数图象1、对称:y=f(x)与y=f(-x)关于y轴对称,例如:与()关于y轴对称y=f(x)与y= f(x)关于x轴对称,例如:与关于x轴对称y=f(x)与y= f(-x)关于原点对称,例如:与关于原点对称y=f(x)与y=f(x)关于y=x对称,例如:y=10与y=lgx关于y=x对称y=f(x)与y= f(x)关于y= x对称,如:y=10与y= lg(x)关于y= x对称注:偶函数的图象本身就会关于y轴对称,而奇函数的图象本身就会关于原点对称,例如:图象本身就会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本身就会关于原点对称。y=f(x)与y=f(ax)关于x=对

2、称()注:求y=f(x)关于直线xyc=0(注意此时的系数要么是1要么是-1)对称的方程,只需由xy+c=0解出x、y再代入y=f(x)即可,例如:求y=2x+1关于直线x-y-1=0对称的方程,可先由x-y-1=0解出x=y+1,y=x-1,代入y=2x+1得:x-1=2(y+1)整理即得:x-2y-3=02、平移:y=f(x)y= f(x+)先向左(0)或向右(0)或向左(0)或向右(时,则f(x)在a,+)上单调递增fmin=f(a)=a2+1(2)当xa时,f(x)=x2x+a+1=(x)2+a+若a时,则f(x)在(,单调递减,fmin=f(a)=a2+1当a时,则f(x)在(,上最

3、小值为f()=+a综上所述,当a时,f(x)的最小值为a当a时,f(x)的最小值为a2+1当a时,f(x)的最小值为+a2、 利用均值不等式典例:已知x、y为正数,且x=1,求x的最大值分析:x=(即设法构造定值x=1)=故最大值为注:本题亦可用三角代换求解即设x=cos,=sin求解,(解略)3、 通过求导,找极值点的函数值及端点的函数值,通过比较找出最值。4、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典例:求t的最小值(分析:利用函数y=在(1,+)的单调性求解,解略)5、 三角换元法(略)6、 数形结合例:已知x、y满足x,求的最值5、抽象函数的周期问题已知函数y=f(x)满足f(x+1)= f(x),求证:f

4、(x)为周期函数证明:由已知得f(x)= f(x 1),所以f(x+1)= f(x)= (f(x 1)= f(x 1)即f(t)=f(t 2),所以该函数是以2为最小正周期的函数。解此类题目的基本思想:灵活看待变量,积极构造新等式联立求解二、圆锥曲线1、 离心率圆(离心率e=0)、椭圆(离心率0e1)。2、 焦半径椭圆:PF=a+ex、PF=a-ex(左加右减)(其中P为椭圆上任一点,F为椭圆左焦点、F为椭圆右焦点)注:椭圆焦点到其相应准线的距离为双曲线:PF= |ex+a|、PF=| ex-a|(左加右减)(其中P为双曲线上任一点,F为双曲线左焦点、F为双曲线右焦点)注:双曲线焦点到其相应准

5、线的距离为抛物线:抛物线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都等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解题中常用)圆锥曲线中的面积公式:(F 、F为焦点)设P为椭圆上一点,=,则三角形FPF的面积为:b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整理即可注:|PF| |PF|cos=b为定值设P为双曲线上一点,=,则三角形FPF的面积为:b注:|PF| |PF|sin=b为定值附:三角形面积公式:S=底高=absinC=r(a+b+c)=(R为外接圆半径,r为内切圆半径)=(这就是著名的海伦公式)三、数列求和裂项法: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求时可用裂项法求解,即=()=求导法: (典例见高三练习册p86例9)倒序求和:(典例见世纪金榜p40练习1

6、8)分组求和:求和:1-2+2-4+3-8+4-16+5-32+6-分析:可分解为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然后分组求和求通项:构造新数列法典例分析:典例见世纪金榜p30例4构造新数列即可四、向量与直线向量(a,b),(c,d)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c+bd=0向量(a,b),(c,d)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dbc=0附:直线Ax+By+C=0与直线Ax+By+C=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 A+ B B=0直线Ax+By+C=0与直线Ax+By+C=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 B -A B=0向量的夹角公式:cos=注1:直线的“到角”公式:到的角为tan=;“夹角”公式为tan=|(“到角”可以为钝角,而“夹

7、角”只能为之间的角)注2: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0,注3:直线倾斜角范围0,)注4: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0,注5:二面角范围:0,注6:锐角:(0,)注7:0到的角表示(0,注8:第一象限角(2k,2k+)附:三角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简记S + S = S CS + S = C SC + C = C CC C = S S五、集合1、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card(A)=card(A)+ card(B)+ card(C)card(A)card()card(CA)+card(ABC)(结合图形进行判断可更为迅速)2、从集合角度来理解充要条件:若AB,则称A为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小的可推出大的)此

8、时B为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B,则称A为B的充要条件 经纬度六、二项展开式系数:C+C+C+C=2(其中C+ C+ C +=2;C +C+ C+=2)例:求(2+3x)展开式中1、所有项的系数和2、奇数项系数的和3、偶数项系数的和方法:只要令x为1或1即可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E(a+b)=aE+b;E(b)=bD(a+b)=aD;D(b)=0D=E(E)特殊分布的期望与方差(0、1) 分布:期望:E=p;方差D=pq二项分布: 期望E=np;方差D=npq注:期望体现平均值,方差体现稳定性,方差越小越稳定。八、圆系、直线系方程经过某个定点()的直线即为一直线系,可利用点斜式设之(

9、k为参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也可视为一直线系,可利用斜截式设之(b为参数)经过圆f(x、y)与圆(或直线)g(x、y)的交点的圆可视为一圆系,可设为:f(x、y)+g(x、y)=0(此方程不能代表g(x、y)=0);或f(x、y)+g(x、y)=0(此方程不能代表f(x、y)=0)附: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设回归直线方程为bxa,则bab九、立体几何(一)1、欧拉公式:V+FE=2(只适用于简单多面体)利用欧拉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列出V、F、E之间的关系式棱数E=(每个顶点出发的棱数之和)=(每个面的边数之和)(常用)2、长方体的三度定理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的平方和推

10、论A、 若对角线与各棱所成的角为、,则:cos+cos+cos=1 sin+sin+sin=2B、 若对角线与各面所成的角为、,则:cos+cos+cos=2 sin+sin+sin=13、三角形“四心”重心:三边中线交点垂心:三边高线交点内心:角平分线交点(内切圆圆心)外心:垂直平分线交点(外接圆圆心)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则以上“四心”合称“中心”引申:若三棱锥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该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内心若三棱锥三条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该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外心若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该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若该三棱锥为

11、正三棱锥,则其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中心4、经度纬度九、立体几何(二)一、“共”的问题1多点共线:先证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其余点均在该直线上。举例: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设线段A1C与平面ABC1D1交于Q,证:B,Q,D1共线。2多线共点:先证两直线共点,其余的过该点。举例: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求证:三条交线共点,或互相平行。3多线共面:先找到两条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其它的均在平面内。举例: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不共点,求证:四条直线共面。二、“角”的问题1异面直线所成角(0,90:采用平移转化法,构造一个含的三角形,由余弦定理求得(请自己补充例子,这个很重要);

12、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0,90:关键是找射影,最后通过垂线、斜线、射影来求所成角。举例:求正四面体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3二面角0,180:关键是作二面角,方法有定义法、作棱的垂面、三垂线定理和公式法(S=cosS)。举例:求正四面体的相邻两侧面所成角(arccos(1/3).三、“距离”的问题1点面距:可通过定义法或等体积法。举例:边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点到平面A1BD的距离()。2线面距:转化为点面距。举例:边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到平面B1CD的距离()。3异面直线间距离(一些较特殊的,难度不要太大),比如求正四面体对棱间的距离()。举例:边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与B1D1的距离()。4.球面距: 它是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求解的步骤:(1)计算线段AB的长(2)计算A、B所对的球心角(用弧度角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