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75878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毒途径与急救措施 在分析化验工作中,要常常接触各种试剂,其中许多是有毒性的。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反响所产生的某些气体或烟雾,也往往有毒。此外,化验分析工作中还会偶然发生烧伤,烫伤,炸伤,触电等事故。所以,化验人员应当具备肯定的毒物学问和安全防护学问,尽量避开发生事故,而当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实行紧急处理措施,减轻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 一般认为但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毒物是相对的,肯定的毒物必需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药品,适量时能起治疗作用,但用量大时可以致死。化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大量

2、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快速中毒,引起全身病症甚至死亡者,称为急性中毒。如少量毒物渐渐侵入人体,日积月累,渐渐引起中毒者则称为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影响中毒的因素许多,与毒物的物理性质、侵入人体的数量、作用的时间、以及侵入的部位等均有关系,与受害者本身生理状况也有亲密关系。毒物的侵入途径:化学毒物一般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1) 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大局部中毒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的,如各种挥发性大的有机溶剂,化学反响产生的有毒气体、烟雾或粉尘等。(2) 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除误食外,主要是手上沾染毒物,于吸烟或进食时咽入而中毒。如氰化物、砷化物、有机农药等。

3、(3) 通过皮肤粘膜汲取引起中毒:某些毒物通过皮肤粘膜的汲取而中毒,如汞剂,苯胺,硝基苯等。毒物从呼吸道、消化道或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以后,渐渐侵入血液而分布于全身。其中由皮肤侵入通过毛囊汲取则比拟缓慢。消化道侵入者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入于血液,及从呼吸道侵入者在肺泡中汲取,两者都比拟快速。急救措施:在化验室里,遇到有人急性中毒,原则上应尽快送医院或请医生来诊治,并报告领导。在送医院之前,应快速查明中毒缘由,针对详细状况,实行以下急救措施。(1) 急性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快速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奇空气。如有休克、虚脱或心肺机能不全,必需先作抗休克处理。如人工呼吸、赐予氧气、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2) 经由口服而中毒:需马上用3-5%小苏打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时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洁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压舌根,或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使之快速将毒物吐出。洗胃要反复进展屡次,直至吐出物中根本无毒物为止。再服解毒剂,一般解毒剂有鸡蛋清,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另外有些特别解毒剂专对某种中毒而用。如磷中毒时用硫酸铜,钡中毒时用硫酸钠,氰化物中毒时用硫代硫酸钠等。(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马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请各专科医生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