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发展现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75665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工业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工业发展现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工业发呈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突出位置,贵州工业化建设正式起步,并得到较快发展。在走过了艰苦卓绝的60年历程之后,贵州在一种一穷二白的基本上,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称规模和水平,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奉献。总的说来,贵州工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建国初期)。新中国建立初期,贵州是一种极为贫困的农业省,1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06亿元,其中手工业占9%,工业在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4.

2、%。新中国建立后,经历了1949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年至1962年的国民经济全面调节等历史时期,贵州工业得到发展,工业体系初具雏形。“一五”、“二五”和“三年调节”时期,着重发展冶金、电力、煤炭、建材、食品工业,调节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到1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9.3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8.3:4.7。第二阶段:奠定基本阶段(三线建设时期)。国内60年代中期到0年代,中共中央出于备战考虑,决定实行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重大战略转移,对战略后方进行大规模建设,亦称“内地建设”。内地建设分为大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贵州属大三线建设地区的重点省份之一。从1966年

3、198年,贵州进行了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全国2多种省、市100多种公司陆续迁入,20多万科技人员及职工进入贵州。“三线建设”期间,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仍获得了很大成就。国家对贵州“三线”项目投入的资金近100亿元,相称于1950年至93年全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9倍。先后安排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0多种,地方配套建设小型项目1000多种。到198年,贵州基本形成以现代工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机械、电子、冶金、有色、化工、煤炭、建材等一批大型公司,形成了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工业中

4、心。同步,在此期间,川黔、贵昆、湘黔铁路相继通车,交通、电力、邮电设施大为改善。全省工业公司达到894户,比196年增长1373;全省工业总产值达42亿元,比194年增长.0倍,比1965年增长3.55倍。“三线建设”期间,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建立了航空、航天、电子三个大型工业基地,拥有10多种生产、科研单位,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生产的综合制造能力,其她工业部门重要产品生产能力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科研单位和工业公司内迁,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一批先进设备,迅速扩大了贵州的科技队伍,增强了科技和生产实力。总体来看,通过三线建设,从主线上变化了贵州工业底子薄、布局不合理

5、的局面,壮大了贵州工业的规模,奠定了贵州工业的基本,改善了贵州工业的布局,增强了综合经济实力,对开发贵州矿产资源、推动贵州经济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贵州的三线建设在规划和布局上按“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选点建厂,这在当时着眼于战备的条件下,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指引思想的问题,“三线建设”速度发展不平衡,选点不当,布点分散,给公司组织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同步,轻工业投资过少,非生产性建设欠账过多,军工公司整个生产能力运用率低,随着历史发展和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也逐渐显现了它的局限性和弊端。第三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特别是实行“西部大开发

6、”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构造调节为主线,努力开发我省优势资源,着力哺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动公司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公司改革和有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经济运营调控,全面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行,积极摸索一条符合贵州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经济增长状况和工业实力继全省所有工业实现增长值突破千亿元、达1077亿元之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长值初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5126亿元,同比增长0.,占所有工业比重约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长值达到170.29亿元,同

7、比增长106,全省工业实现总产值33150亿元,比978年412亿元增长80倍; 全省所有工业实现增长值1443亿元,比178年15.24亿元增长9倍,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7.9%,比198年的27提高了5个百分点。近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及其增长速度和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贵州省记录局)电力、煤炭、饮料、烟草、医药等重要行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较大。规模以上工业中,这五个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0%、1.6%、12.1%、70%和14.%,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拉动力度最大,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产品名称计

8、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原煤产量万吨1369.414煤气生产量亿立方米6185磷矿石(折含P05 0%)万吨606.4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38.024.8白酒(折6度,商品量)万千升13.79-77啤酒万千升7.5420.4卷烟亿支116.2.硫酸(折10%)万吨513212.合成氨万吨1886296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万吨37.1.8磷酸铵肥万吨345.63.7中成药万吨4.58-3.5轮胎外胎万条517.1.1水泥万吨2647.0生铁万吨3.83.3铁合金万吨220.8739.8粗钢万吨3431-07钢材万吨7.持平电解铝万吨80.8.氧化铝万吨36.95.1彩色电视机万台

9、7256-8.4家用电冰箱万台68.1616.9规模以上工业重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贵州省记录局)工业公司经济效益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78.80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实现利润13.07亿元,增长.4%。(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奉献3年来,我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工业成为我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民经济的支柱,增长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全省煤炭、化肥、轮胎、白酒、电力、铝锭、建材、药物、卷烟等重要产品和骨干公司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大幅增长。,工业对经济增长奉献率达

10、9%;全省工业公司规模以上工业公司258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公司60户、上1亿元的4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9户,从业人员近20万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税总额214亿元,其中利润6.07亿元、税金257.,占全省税收57.63亿元的45%,工业对全省财政收入奉献在70%以上。(三)经济构造工业发展极大推动了全省经济构造的变化,192年第二产业增长值初次超过第一产业增长值,标志着贵州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种新的阶段,三次产业构造由“一、二、三”调节为“二、一、三”;1993年工业增长值初次超过农业,贵州由此进入半工业化社会;产业构造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构造演进为“二、三、一”格局;,全

11、省三次产业构造比例为16.3:49:4.8。(四)产业构造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较,工业产业构造开始由初级层次向高档层次发展,依托能源、矿产资源优势的基本工业比重上升,新兴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建材为主的重型工业体系和以卷烟、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制药、旅游商品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变化了长期以来支柱产业始终锁定在单一的烟酒工业上的状况, 979年终,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43万千瓦、是建国时的47倍;底全省装机容量达到2270万千瓦、是179年的6倍,全年煤炭、电力行业合计完毕工业增长值35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

12、上工业完毕增长值的34%。铝、磷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逐渐成长为新兴支柱产业,,全省冶金、有色、化工行业合计完毕工业增长值2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毕增长值的26%。以茅台酒、“黄果树”等名优品牌为代表的烟酒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轻工业特别是白酒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茅台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茅台酒产量突破2万吨,全年轻工业合计完毕增长值302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白酒、特色食品、烟草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合计增速分别达到28.4%、12、125,全省规模以上白酒工业公司实现利税亿元、增长4.5%,卷烟工业实现利税74亿元、增长1.%。民族制药行业环绕贵州特有的优质中药材

13、资源,以神奇、益佰为代表的一批制药骨干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优秀公司,全省民族制药规模以上工业完毕增长值4.36亿元、增长9.%,利税14.98 亿元、增长84%。食品工业立足特色资源和特有工艺,涌现出“老干妈”辣椒系列制品、“康星”食用植物油等一批名牌产品,全省特色食品加工规模以上工业完毕增长值28.亿元、增长12.9%,利税10.23亿元、增长42。装备制造业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加快,片式电感、继电器、采棉机、节能采油机等多项产品处在国内领先水平,贵阳、遵义、安顺三大装备制造业集中地初步形成,生产基地重要以三大军工公司以及詹阳、险峰、普天、东方机床等一批大中型国有公司为支撑,国有公

14、司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数的5%以上,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完毕增长值71.8亿元、增长1.1%,利税8.7亿元、增长26.6%。(五)技术进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状况全省自主创新投入不断加强,实行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及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等专项,开发出大型采棉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已经成为全省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截止底,全省共有国家级公司技术中心11家,省级公司技术中心9家。此外,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全省完毕技术改造投资319亿元,比上年增长66%,是978年371倍。目前重要行业约6%的技术装备已达到国内

15、先进水平,其中:电力、合成氨、磷肥、氧化铝、电解铝等行业技术装备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国有公司改革通过配套推动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优化资本构造、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实行再就业工程、治乱减负、“三改一加强”(改革、改制、改造和加强公司管理)等各项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节和国有大中型公司现代公司制度建设获得重要进展,公司资本构造通过调节进一步优化,逐渐向实现形式多样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经营机制不断转变完善,国有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贵州电网公司、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金元集团公司、中铁五局集团公司、中石化贵州公司、水钢集团公司、贵航集团、瓮福集团和茅台集团共9户公司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全省大中型工业公司实现增长值77.63亿元,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的比重为67.%。一批国有中小公司实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