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7562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 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性作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监督 和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交易主体按照本办法 开展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第四条碳排放权交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 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第五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 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

2、负 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对其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 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 导。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 相关的管理工作。第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适时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纳 入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第二章配额管理第七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 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 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 主管部门确

3、认后向社会公布。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 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 点排放单位。第八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温室气体排 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情 况等因素,确定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第九条排放配额分配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 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第十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国家配额分配方案,明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免费分配的排放配额数量、国家预留的排 放配额数量等。第十一条国务院碳交易主

4、管部门在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 定数量,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重大建设项目等。有偿分配 所取得的收益,用于促进国家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第十二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 参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 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可制定并执行比全国 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更加严格的分配方法和标准。第十三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第十二条确定的配额免 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免费分配 配额数量,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后,向本行政区域内的 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排放配额。第十四条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

5、总量中,扣除向 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的配额量后剩余的配额,由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用于有偿分配。有偿分配所取得的收益,用 于促进地方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第十五条重点排放单位关闭、停产、合并、分立或者产能发 生重大变化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已获 得的免费配额进行调整。第十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权 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称注册登记系统),用于记录排放配额 的持有、转移、清缴、注销等相关信息。注册登记系统中的信息 是判断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第十七条注册登记系统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 交易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

6、方等设 立具有不同功能的账户。参与方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的相 应要求开立账户后,可在注册登记系统中进行配额管理的相关业 务操作。第三章排放交易第十八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的交易产品为排放配额和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第十九条重点排放单位及符合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和个人 (以下称交易主体),均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十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碳排放权交易机 构并对其业务实施监督。具体交易规则由交易机构负责制定,并 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的交易产品的交易原则上应在国 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交易机构内进行。第二十二条出于公益等目的,交易主体可

7、自愿注销其所持有 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第二十三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调节机制,维护市场稳定。第二十四条国家确定的交易机构的交易系统应与注册登记 系统连接,实现数据交换,确保交易信息能及时反映到注册登记 系统中。第四章核查与配额清缴第二十五条重点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 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的要求,制定 排放监测计划并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 门备案。重点排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备案的监测计划实施监测活动。 监测计划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及时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变更申请。第二十六条重

8、点排放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 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以及经备案 的排放监测计划,每年编制其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由 核查机构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第二十七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核查机 构进行管理。第二十八条核查机构应按照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 核查指南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重点排放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 的,可向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第二十九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当对以下重点排放单位 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进行复查,复查的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予 以安排

9、:(一)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要求复查的重点排放单位;(二)核查报告显示排放情况存在问题的重点排放单位;(三)除(一)、(二)规定以外一定比例的重点排放单位。第三十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其行政区域内所有 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排放量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结果通知重点 排放单位。经确认的排放量是重点排放单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 依据。第三十一条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不少于其上年度经确认排放量的排 放配额,履行上年度的配额清缴义务。第三十二条重点排放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家核证自 愿减排量抵消其部分经确认的碳排放量。第三十三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每年应对

10、其行政区域内重 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配额清缴情况进行分析,并将配额清缴情况 上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 布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配额清缴情况。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如下 信息:纳入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排放配额分配方法,排放配额使用、存储和注销规则,各年度重 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推荐的核查机构名单,经确定的交 易机构名单等。第三十五条交易机构应建立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公布交易行 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披露可能影响市场重 大变动的相关信息。第三十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省级碳交易主

11、管部门 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并对下列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核查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二)交易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第三十七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监督 和管理的范围包括:(一)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核查报告报送情况;(二)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三)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和其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情况。第三十八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 应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它从业单位和人 员参加碳排放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记录,并纳入相关的信用管理 体系。第三十九条对于严重违法失信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机构 和人员,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建立“黑名单”并

12、依法予以曝光。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四十条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虚报、瞒报或者拒绝履行排放报告义务;(二)不按规定提交核查报告。逾期仍未改正的,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指派核查机构测算 其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第四十一条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其履行配额清 缴义务;逾期仍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四十二条核查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注册所在省、

13、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上 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 门责令其暂停核查业务;给重点排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 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出具虚假、不实核查报告;(二)核查报告存在重大错误;(三)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者公布被核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四)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第四十三条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 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给予行 政处罚;给交易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公布交易信息;(二)未建立并执行风险

14、管理制度;(三)未按照规定向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四)开展违规的交易业务;(五)泄露交易主体的商业秘密;(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第四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而被 处罚的重点排放单位,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工商、税务、金 融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予以公告。第四十五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 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 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泄露所知悉的有关单位和个 人的商业秘密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 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碳排放权交易各参与方

15、在参与本办法规定的事 务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 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七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 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 (N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 2(SF6)和三氟化氮(NF。碳排放:是指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 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产生的温室 气体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 放。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排放配额: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 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1单位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 碳当量。重点排放单位:是指满足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 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施行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其备 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简称 CCER。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