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土信访工作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753608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土信访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涉土信访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涉土信访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涉土信访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涉土信访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土信访工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涉土信访工作汇报 涉土信访工作汇报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产化、物权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对自身利益诉求、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我市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以及特有的民风民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涉土信访已成为我市信访的重点内容之一,信访的总量、内容以及信访人诉求的强度、频次都有上升的趋势。为此,我市近年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接访,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各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主动对接,变群众上访为部门下访,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将政策交给群众,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各类信访。现将我市涉土信访工作的

2、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0年涉土信访的基本情况202年省厅直接受理我市涉土信访情况为:来访总计0批5人次,其中个人访8批4人次,集体访2批11人次,来信21件。来访内容包括: 1、殷立良殷长桂反映xx市局挂牌出让04-5号地存在少批多用问题(两次); 、朱定华等人反映三茅用电所少批多用问题; 3、殷立良反映无宅基地建房; 4、陈跃明等人反映城北公园征用土地问题; 5、唐瑞贵反映我市专家楼用地的有关问题; 6、郭中林反映要求查询我市华东化工电子设备厂用地的批文; 、郭兰英反映有关新坝镇公信村女儿户土地补偿分配的有关情况; 8、张某反映我市新扬社区非法转让土地的情况; 9、朱纪朋等人对我局的信访答

3、复提出异议。我局在接到上述转办的信访件后,又认真进行了调查和回复,在8年年底前全部办结。 二、当前涉土信访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1、居民建房所产生的信访问题。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农民为了堆放农具、杂物,养殖禽畜,往往擅自搭建披房,但扬中人多地少,农村建设用地更为紧张,加上寸土必争的风俗,使得农村邻里界址矛盾突出,常常有邻里之间因为界址或其他矛盾,相互不断举报他人违章的现象出现。 2、是老百姓算“还魂帐”,对历史上征地补偿问题缠访。我市此类信访占来访量很大的比重,有些群众对历史上已按相关规定征用,并按当时标准补偿的宗地,因旧城改造、退城进区,其土地上市交易后,认为其原补偿标准过低,算算帐吃了大亏,为此

4、无休止地缠访。虽经多次上门,现场解释、调解,但老百姓总认为可以闹点“油水”。 3、是对征地后的补偿费分配不满意。近年我市范围内此类信访件略有上升,一些村组在土地征用后,征用土地的补偿分配意见不一致,补偿款难以分配到位,从而引发群众上访,更有甚者,部分群众以补偿款未分配到位为由,阻止用地单位进场施工。 三、有效化解涉土信访的几点措施及设想根据我市涉土信访工作的现状,我们在工作中将从疏导、引导入手,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统一思想,切实增强信访工作意识。注重加强处理信访工作的责任感,认真维护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窗口形象,重点坚持三项原则:一是有理推断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确立换位思考意识,

5、凡群众来反映问题的,都要做到热情接待,及时处理;二是重在化解原则。要求各责任部门、各国土所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信访者有明确限期承诺答复,尽最大努力消除重复信访隐患;三是逐级有序的原则。全面落实信访负责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对受理的信访,由信访室牵头督办,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所认真办理直至结访。 2、创新举措,妥善处理涉土信访。认真构建土地管理服务民生的桥梁和纽带,深入群众,开展“四多四少”活动:多下访,少上访;多热心,少热点;多办事,少生事;多理解,少误解。 3、严格程序,保证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村组干部队伍的素质,严

6、格规范征用地程序,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合法权益,从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4、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对发现的信访问题,及时与所在镇区政府和村组联系,协调多方共同解决,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兼职土管员和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员接近基层、了解情况、熟悉人员的优势,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5、提高素质,打造一支过硬的信访队伍。(1)是抓好制度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巩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是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疑难问题的能力。(3)是增强服务意识。大力加强大局观念教育,努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窗口形象。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