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75206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主题班会班会目的: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个人卫生、讲究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 班会准备:制作图片故事不讲卫生的小猪班会过程: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学校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两类: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水痘、麻疹以及肺结核等 ; 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等。 在学校的传染病流行事件当中大概有四分之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大概占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的五分之一左右。 学校常见的食物中毒大概有三类:1. 细菌性的食

2、物中毒 主要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里面最常见的,发病率非常高,病死率比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夏秋季节。2. 化学性的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误食有毒的化学物质(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这些有毒的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这种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3. 食用有毒的动植物中毒 通常指的是误食里有毒的动植物,或者食用了因加工烹调的方法不当,而没有除掉有毒成份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预防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当中,传染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是不一样的,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讨

3、论。(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可以说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1.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够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者动物。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之后,传染给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从病人到健康人)。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5类,( 1)接触传播:结膜炎、红眼病等。( 2)空气或者飞沫传播: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食物或水传播:霍乱、细菌性的痢疾、甲型肝炎等。( 4)昆虫或动物媒介传播:疟疾、狂犬病、肠道的传染病等。( 5)经

4、血液或体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3. 人群的易感性:人对某一种传染病没有免疫力。 这也是传染病传播与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他们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身体的抵抗力还非常的弱,卫生习惯也比较差,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在青少年儿童当中,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给我们儿童少年,开展疫苗接种就是提高儿童的群体免疫水平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二)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预防传播病流行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 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 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可以针对我们的传染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说对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的病人进行隔离治

5、疗,对他们进行隔离治疗,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对病人的家属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检疫,就是控制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 我们国家对养犬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对犬类强制性的打预防针,就是为了防止狂犬病的病毒在犬身上繁殖,从而达到消除和控制狂犬病的传染源。2. 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 即便我们有传染源,我们通过有效的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通过加强饮食卫生,搞好饮食卫生,可以减少经食物或者水传播的像痢疾、像伤寒这一类疾病的发生。经常的开窗、通风、避免和病人近距离的这种接触,可以有效地预防,经空气传播的这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3. 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 即使有传染源存在,有适宜的传

6、播途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有特异性的免疫力,也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的方法。(三)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基本要求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我们强调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要切实将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列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2. 要配备学校卫生人员,学校要有专(兼)职的人员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 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包括寄宿生的学校),要求必须具备专职的校医,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要求要配备兼职的 卫生老师。3. 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源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一个 7号文件,明确要

7、求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而且明确规定要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体检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各个学校应该按照中央的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传染源。另外也要建立教师的健康体检制度。4. 建立健全疫苗接种与接种证查验制度 适龄儿童一定要按时到当地的疾病控制机构进行疫苗接种,学校对于入学的新生,一定要查验他们是不是接种了疫苗,要查验他们预防和接种证。5.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这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疾病高发季节,我们学校应该建立巡检制度,一旦发现

8、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以便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各方面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6. 加强学校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等形式对学生讲解卫生防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季节性的传染病高发来临之前,集中地开展相应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活动。7. 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建立环境卫生清洁制度 要保持校园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等学习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清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另外要加强对学校生活用水,特别是学校的自备水井的管理。(四)中小学生常见传染病 1.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风疹等 呼吸道传染病它共同的症状主要它常常是伴有发热,因为是呼吸道这个传染病,它就经常有咳嗽的症状,另外还伴有一些皮疹等等, 2. 消化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等 共同症状从发病来讲都在大多数都在夏秋季,从症状来讲,往往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者是有腹泻的症状。 3. 虫媒或动物性的传播疾病:乙型脑炎、疟疾等 共同的特征是一般的有季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