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75140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去发现,而不是草率的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义和性质,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是后面“解比例”和“正、反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

2、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全过程,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教学资源,

3、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三大特色,分别是:把生活引进课堂、把活动引进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达到学习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关键,运用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再加上适时的自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从熟悉的事物中,感知比例的意义。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课一开始,营造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同

4、学们,我们每个星期一早晨在干什么?(升国旗)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课件出示标准的五星红旗)。小红的妈妈在生产国旗的车间工作,她有幸参观了制作国旗的各道工序,在一个操作台前,小红发现了两块红布。这两块红布中有一块已经裁剪好了,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了,另一块则没有裁剪好。哪一块是已经裁剪好了的呢?(出示不同长宽比的两个长方形)提问:为什么选择一号红布呢?是因为它与标准国旗的大小一样吗?凭学生的直觉,一眼就能看出与五星红旗形状相像的红布。我们知道制作国旗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可不能用“相像”作为标准来为某一道工序把关。为什么一号红布看起来与标准国旗“相像”呢?让我们用数学

5、的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回答问题必须有数据。(出示标准五星红旗的长和宽的数据,以及两个长方形长宽的数据,请学生动手算算每个长方形(包括标准五星红旗)长与宽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汇报两个相像红旗的长宽比及比值,学生猛然醒悟:两个长方形“相像”,原来是因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你能写出一个新的式子吗?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教师引导学生将比值相等的两个式子写成比例的形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顺势导入课题。(这个环节是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五星红旗入手,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具备的生活经验背后还包含着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

6、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写成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教学完比例的意义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想一想:我们在研究五星红旗时,用到了什么知识?设想一下,如果制作国旗时不用比例的知识,会出现什么情况?是呀:比例让我们制作神圣的国旗时有了规范,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看起来如此和谐、规范,也正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数据能组成比例。先凭经验猜一猜,下面的数据能否组成比例,再算一算,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小明身高120厘米,胸围60

7、厘米,哥哥身高160厘米,胸围80厘米。他们的身材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哥俩。上体育课了,男生有25人,发了5个垒球,女生有20人,发了4个垒球。大家都说体育老师很公平。学生分小组对前两例进行讨论和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凭经验看,第二个例子中的四个数据能组成比例吗?师:有了比例的知识还能看出公平不公平,以后体育老师不公平了,你可以运用比例的知识向他发起猛烈的攻击(生笑)。其实,这四个数还能组成其它的比例,试一试看你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比例。通过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个

8、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的“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二、在互动的游戏中,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组织猜数游戏。师:只要你告诉我你把5写在哪个位置,我就可以确定你把20写在了哪个位置。你告诉我,你把25写在了哪个位置,我就可以确定你把4写在了哪个位置。借助板书进行游戏( ):( )=( ):( );学生纷纷将自己组成的比例报出一项,教师迅速报出另一项来(用不同色笔区别内外项,并要求学生说出每个比例的实际意义,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等于男生发的垒球数比女生发的垒球数等。)。学生会感到惊奇,有的会跃跃欲试,你想奥秘在哪里吗?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老师之所以会这样判断是因为我掌握

9、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揭题)如果你真的看懂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也能!请打开课本自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看书自学,屏显自学提纲:1)什么是比例的内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这一环节我借助游戏让学生产生自学比例基本性质的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关系实现从扶到放的转变。不仅如此,还将两个生活实例中的每个数字都赋予它实际的意义,不在是单纯的数字间的变换和计算,这样就将数字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的。三、在平凡的生活中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我们的

10、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屏幕出示:大侦探柯蓝接收到一位证人提供的数码相片,他用电脑将数码相片进行如下分析后断定这张相片是假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照片上的数据:小孩身高:15厘米 影子长:12厘米 木杆高:45厘米 影子长:40厘米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以上四个数据不能组成比例,于是判断相片是有人做手脚合成的。柯蓝的“出现”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他们还能了解一个新的知识,形成一个新观念: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两个物体的高度和它们影子的长度能组成比例;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还真多。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对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热点问题,即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有了自己的感悟:生活赋予数字以意义,使枯燥的数字灵动起来,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数字为学生开启了一扇新的认识生活和世界的窗口,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生活和世界的新方法,感受数学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