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743852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阜新市农业基本情况责任编辑:未知点击:12来源:阜新农业信息网时间:2012-7-1阜新位于辽宁西北部,东邻沈阳,南靠锦州,西接朝阳,北与内蒙古毗邻。全市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阜新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属北温带*型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一般在520毫米左右,平均无霜期154天,初霜日期在9月 28日前后,终霜日期在4月28日前后。气温年平均在71-76之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摄氏度的活动积温3764摄氏度,5活动积温3647摄氏度,lO摄氏度活动积温3377摄氏度,年日照时数28267小时,太阳辐射和光照条件是全省最好的地区之一。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

2、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阜新市下辖两县五区,总人口193万人。 65个乡镇,835个村,5056个村民组,29万农户,105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8万人。全市现有耕地564万亩,人均耕地54亩,为全省人均耕地之首,全地区现有草场面积106万亩。全市水资源总量103亿立米,其中地下水储量70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557亿立方米,现已开发利用205亿立方米。全市有机电井6767眼,用于农业灌溉的有5107眼。有水库73座,塘坝230座,总库容72亿立方米,水利设施灌溉面积6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31万亩。一、农作物结构状况阜新市现有耕地564万亩,其中玉米190万亩,高梁5l万亩

3、,水稻18万亩,小麦20万亩,谷子28万亩,大豆40万亩,薯类 15万亩,杂粮58万亩,花生64万亩,向日葵6万亩,芝麻4万亩,烤烟4万亩,蔬菜2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30万亩。正常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15亿公斤,最高年份(1998年)达182亿公斤。玉米和高粱正常年平均亩产可达400公斤,亩产值320元,亩成本150元,亩纯收入170元;谷子亩产200公斤,亩产值240元,亩成本100元,亩纯收入140元;糜子亩产150公斤,亩产值 210元,亩成本80元,亩纯收入130元;杂豆平均亩产150公斤,亩产值300元,亩成本100元,亩纯收入200元;花生平均亩产 200公斤,亩产值400元,

4、亩成本150元,亩纯收入250元。二、蔬菜生产情况截止到2001年末,全市蔬菜总面积为21万亩,总产量40万吨,其中蔬菜保护地净面积为21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10。在蔬菜保护地面积中,“四位一体”生态户面积为07万亩,占全市蔬菜保护地面积的30。目前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中,栽培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角瓜、香瓜、韭菜、食用菌及花卉等,其中花卉面积近100亩,食用菌面积400亩,露地菜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豆角、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胡萝卜、韭菜等。今年全市蔬菜总面积要发展到23万亩。其中:计划新增蔬菜保护地面积1万亩,配合全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新建蔬菜保护地园区21

5、个,每个园区的面积在1000亩以上,仅蔬菜保护地一项可安排下岗职2万人以上。今后我们在调优保护地生产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加大花卉的种植面积,计划2002年全市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达到750亩,到2005年花卉面积将达到2000亩。三、果业生产现状截止到2001年末,全市现有果树面积54万亩,其中大扁杏 17万亩,梨15万亩(其中苹果梨8万亩,南果梨5万亩,其它秋子梨等2万亩),葡萄3万亩,苹果84万亩,鲜食杏2万亩,枣 1万亩,山楂1万亩,桃、李等其它66万亩。全市结果树面积15万亩,其中梨6万亩(苹果梨3万亩、南果梨2万亩,其它秋子梨等1万亩),扁杏2万亩,葡萄2万亩,苹果2万亩,山楂1万亩,鲜

6、食杏1万亩,枣05万亩,桃、李等 05万亩。正常年份全市水果产量10万吨,其中梨万吨(苹果梨15万吨、南果梨12万吨,其它秋子梨等03万吨),扁杏2万吨(果),葡萄3万吨,苹果1万吨,山楂01万吨,鲜食杏07万吨,枣 01万吨,李、桃等01万吨。年产值1亿元。结合阜新市经济转型要求建设,5个果树园区,分别是:1、阜新县沙拉镇查海1000亩扁杏园区;2、阜新县东梁镇东梁村1000亩李子园区;3、细河区水泉镇大巴沟1700亩苹果梨、南果梨园区;4、细河区韩家店镇南营子1000亩加工型葡萄园区;5、清河门区河西镇邢家屯1000亩加工型葡萄园区。上述园区建成后,可安置670人就业(葡萄园每人管理5亩,

7、扁杏每人管理20亩,梨每人管理10亩,李子每人管理20亩)。全市10年内新发展果树200万亩,其中大扁杏160万亩,优质梨35万亩,葡萄等浆果5万亩。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年产值可达495亿元,年上缴税金495亿元。四、“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发展现状阜新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从1990年开始建设,在省农业厅、省能源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直接指导下,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农村能源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共计完成“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21760户。为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指示,2002年,全市计划完成“四位一体”生

8、态模式户8000户,其中,阜新县完成3500户,彰武县计划完成3200户,细河区计划完成800户,清河门区计划完成500户。从全市“四位一体”建设情况看,每户“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能安排下岗职2人,2002年,全市计划建设“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8000户,可安排下岗职工16000人。全市2002年计划建设2个“四位一体”生态园区,其中,一个生态园区占地1100亩,建设生态户1100户,每户投资近47000元,总投资为5170元,另一个园区占地1000亩,建设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1000户,每户投资47000元,总投资为4700万元。阜新市土壤及气候基本情况一、土壤基本情况阜新市总土壤面积1420

9、万亩,其中耕地600万亩,共有八大土壤类型:褐土、棕壤、草甸土、风沙土、盐土、碱土、水稻土。以褐土、棕壤、草甸土、风沙土为主。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为我市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073,全氮为0066,全磷为0043,全钾为248,微量元素锌为006033ppm,PH值在6585之间,土壤质地砂*的占总面积的259,团粒结构土壤占73,土壤容重为1315克立方厘米,土壤孔隙度多在40-50。近几年我市对重点地块进行了土壤养分监测,具体结果见附表。阜新地区土壤总体评价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钾不足,微量元素缺锌突出,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小,PH值偏高,土壤质地粗,容重大,孔隙度小,土壤肥力低。二、气候

10、条件 1、气候特点我市气候受东亚季风的支配,属于温带。全年降水量一般在 52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达825毫米,最少年份为310毫米。气温年平均为7176摄氏度之间,全年最热的月份为7月,最冷的月份为1月,无霜期平均为150天。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2、光能资源59月农作物生育期生理辐射量371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295小时,太阳辐射和光照条件是全省最好的地区之一。3、热量资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摄氏度的活动积温为3764摄氏度,初日3月19日,终日11月10日。5活动积温为3647摄氏度。1O摄氏度活动积

11、温为3377摄氏度,日期始于4月20日,止于10月19日。平均无霜期154天,初日平均10月2日,终日平均为4月30日,各界限温度初终日西北部比东南部晚58天。4、水份资源59月农作物生育期间平均降水量46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6,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55。我市太阳幅射、光照条件优越,降水量虽少,但分配较好。降水、积温、无霜期年季间变化幅度大,热量基本能满足需求,水分条件较差,从而*光、热资源的利用。水份条件年际间变化、供应状况的不稳定,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是本市农牧业的重要气象灾害。5、各季气候特点冬季(122月):经常受西伯利亚蒙古冷空气控制,多寒潮天气,盛行西北风,空气寒冷干燥

12、,雨雪稀少,降水量一般在10毫米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96摄氏度。其中:1月平均气温为 12摄氏度,日最低气温在零下1O摄氏度的日数有30天,在零下20摄氏度的日数有8天;2月气温较上月回升3摄氏度左右,但全年最低气温在本月,3月温度回升很快,月平均气温在零度附近。从3月10日以后,土壤表层开始解冻。春季(35月):3月上、中旬仍具冬季气候特色,以后由于太阳直射北移,大地逐渐回暖,蒙古高压北撤,寒潮侵袭次数大为减少,西南大风次数增加。最大风速可达33米秒。降水量平均在67毫米。其中,4月平均气温9摄氏度左右,平均终霜日在4月末,本月冻土能化通。平均风速36米秒,是全年最大的,以偏南风为主,最大

13、风速达21米秒;5月平均气温17摄氏度。本月日照时数和蒸发量是全年最多的月份,日照平均为286小时,蒸发量平均为312毫米。夏季(68月):受海上暖湿季风影响,我市雨水逐渐增多,进入汛期,平均降水量为364毫米,占全年雨量的67。夏季平均气温228摄氏度,但炎热时间较短,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日数有33天,高于35摄氏度的日数为2天。其中: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全年最高气温在本月,月平均降水量为83毫米,进入汛期;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4摄氏度,最高气温大于30摄氏度的日数为15天,最多年达24天。本月降水为155毫米,是全年最多月份。本月是全年湿度最大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76;8月

14、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月降水量121毫米,日最大降水量多发生在本月。月平均风速1.7米秒,是全年最小的。秋季(911月):降雨量着减少,秋高气爽,风和日暖,全季降水量为98毫米。由于寒潮入侵,北风增加,气温逐渐下降,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初见初霜。其中:9月降温明显,月平均气温17摄氏度,冰雹多发生在本月;10月气温急剧下降,平均气温为 9摄氏度;11月气温月平均为-l摄氏度左右,气温低于0的日数平均为 27天。阜新市畜牧业生产肯况2001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17万头、195万头、72万只、1200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为持平、增长26、 29和90,猪、牛、羊、禽出栏量分

15、别达到120万头、95万头、 33万只和560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持平、增长 9和98,肉、蛋、奶、毛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35万吨、1万吨和1400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9、3、10和29。一、草业全市现有天然草场183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106万亩,人工草场面积36万亩,平均每年生产各类牧草3亿公斤左右,2001年末全市退耕还草54万亩,人工草场中苜蓿草占50。二、生猪生产按农业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养猪超过2头,人均出栏商品猪超过1头,在全省生猪生产中位居前列。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建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原种猪场,现存栏基础母猪700头,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12万头。河南双汇集团与阜新合资建设阜新双汇食品公司,企业年生产能力1万吨,其中低温火腿系列产品7000吨,高温产品3000吨,公司计划在2002年在阜新建设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屠宰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集团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于2001年10月份与我市签订年供50万头的瘦肉型猪安全食品基地,并于12月20日正式举行办事处和基地授揭牌仪式,基地工作现已全面启动。近年来,全市进一步加大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实施生猪良种工程为重点,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出栏达到 40万头,占生猪出栏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市确定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