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739845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xx市位于鄂xx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宜昌的东大门。西汉时置枝江县,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1996年撤县建市,国土面积1310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0万人。枝江是XX省重点开发区域,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地段,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宜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拓展区。20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财政总收入27.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亿元。连续11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2022年名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一类县市、区第四位。 近几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

2、投入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51所小学30所,初中16所,高职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2311人小学15371人,初中8628人,高职中8229人,特校83人,教职工3359人;幼儿园54所,在园学生9228人。我市是国家首批“两基达标验收县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县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2022年被授予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xx县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三个优先,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底 一坚持教育发展优先,高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衰

3、,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全市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中小学校调研,屡次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教育规划优先,科学合理布局城乡教育资源。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

4、订了?xx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xx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和文件,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在科学预测、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和充分征求意见的根底上,制订出台?xx市20222023年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整体规划,稳步实施,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先后迁建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XX县区丹阳小学,投资8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小学1所,撤并学校15所。目前,我市义务教育校点布局根本到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同时科学制定“改薄规划,拟投资2亿元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三坚

5、持教育投入优先,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教育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2022年,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35554万元,比上年32496万元增长9.4%,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0.28个百分点;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到达3164.3元、2404.7元,增长78.5%和5.6%,依法实现了“三个增长。同时,加强教育专项经费管理。2022年,全市城市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为2566万元、857万元,全额用于教育发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962万元,拨付教育资金1266万元,占64.5%,高于省定60%的比

6、例标准;按照规定标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2615万元。我市被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评为义务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示xx县市。 二、实现“三个全覆盖,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 一加大建设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一是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制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三年20222022年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近几年来,全市投入1.1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03个,建设规模8.9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所有d级危房全部消除,c级危房均进行了加固改造,寄宿制学校均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公共浴室等。二是加强中小学根底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共投入1.2亿元加强中小学根底设施建设

7、,先后对雅畈中学、雅畈小学等进行改扩建;对董市中学、七星台中学等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全市所有初中和40%的小学建设了塑胶运动场,所有中小学安装了校园直饮水,所有寄宿制学校安装了太阳能洗浴设备。三是着力改善教学设备设施。投资1500万元,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课桌椅更新、实验仪器达标及教育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因特网实现了光纤接入,建立了校园网,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均配备了现代化远程教育“班班通,计算机网络教室均实现学生上机一人一机。所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全部到达省定标准,全部配备校园安保设施和食堂餐桌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单人单桌、单人单铺,教育装备及设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8、。 二建立健全机制,实现优质师资全覆盖。一是完善招聘补充机制。建立农村老教师提前病休、青年教师分年招聘引进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补充机制。近几年来,我市共招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资教生187名,全部分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大大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到达2641人,根本满足了小班化教学的需要。二是完善城乡交流机制。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建立城乡结对子、XX县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教师进城跟班学习、骨干教师送课下乡、音美教师联校走教等制度,要求城镇学校教师晋升职务时必须有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使教师交流逐步走上了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

9、提高。近年来,我市每年安排农村学校支教和送教下乡的骨干教师50余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间交流700余人,占教师总数的31.4%。实行校长聘任及交流轮岗制度。加大校长考核任用和交流力度,适时进行交流调整,不断缩小校际差距。近几年来,调整和交流校长、副校长到达100人次。三是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将教师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近几年来,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全面实施校长队伍优化、综合素质提高、学科结构均衡、校本研修改良“四大工程,积极开展“五五五培训活动国家、省、市、县、校五个层次,全员培训、校长培训、骨干培训、学科培训、专题培训五个类别,高端送培、集中自培、远程学习、校本研修、个人自学五种方式

10、,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学分登记制度和评比表彰制度,提高培训质量。教师参训率到达100%,教师综合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优质管理全覆盖。一是建立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和监控制度,明确办学行为、装备应用、普及程序等方面要求,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大力实施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近几年来,我市已将省级示范高中枝江一中70%以上正取计划分解到各初中学校,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镇域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差距。二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积极推广枝江一中“四二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实施高效课堂创建

11、工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从2022年起全面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目前全市所有初中平均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93%的小学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根本实现了中小学小班化的目标。开展特色学校创建。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全市各中小学均制订创建方案,确立特色项目,努力形成建成特色学校。三是进一步标准办学行为。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师行为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教学管理用表备案审查、质量评价硬扣分、明查暗访等方法,并聘请632名办学行为社会监督员,强化监督,催促落实。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标准,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到位,学生课业负担得到有效

12、减轻。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上报测试结果。目前,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到达98%以上。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通过课外活动等群体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通过普及优秀校园歌曲,推广校园集体舞、武术操、健身操等方式,培养学生艺术气质和特长。 三、落实“三个保障,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保障每个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每学年开学前,向社会公布

13、各学校效劳范围和招生人数,严格实行学生异动审批和学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现象发生。在生源相对集中的XX县区,通过调整校点布局,严格控制办学规模,重新划定各校效劳范围,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对进城务工人员和搬迁移民子女入学,提供相关有效证件,提出申请,便可进入指定学校,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近年来,我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100%。同时,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400多万元,整体搬迁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集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康复训练和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寄宿制学校,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保持在97%以上。实施困难帮扶,成立学生资

14、助管理中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那么,认真落实资助政策,2022年以来,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9862人次1079万元。积极开展志能关爱行动,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与隐私保护、亲情联系、教师家访、爱心帮扶等制度,加强“爱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学生帮扶工作,组织开展“代理妈妈等系列帮扶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二保障每个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效能考核奖励制度,落实农村教师补贴政策,教师工资、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由市财政足额保障,教师待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市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市财政拨付专款,建立教育质量奖励制度,2022至

15、2022年均拨付50万元。设立教育人才专项基金,每年安排50万元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奖励。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20222022年建设教师周转宿舍445套1.5万平方米,目前投资1021.6万元已建成教师周转宿舍296套9404平方米。 三保障每个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市政府成立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校车安全管理等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教育体育局及各中小学校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定期召开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展“平安校园创建、“百干百警联百校护蕾行动等专项活动,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为全市校园配备专职保安全及设备,在所有校园门前安装道路警示牌、斑马线、交通标识,严格落实校园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校园安全保卫全面加强。认真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推进校车办理使用许可,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监管。目前,全市核发校车标牌104个,检查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5000余台次。我市未发生一起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和校车安全责任事故。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推动我市义务教育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